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寡人之于国也》 同步练习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攻坚(共15小题)

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  )

①养生丧死无憾 ②不违农时 ③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⑤ C . ②③⑥ D . ①④⑤
2、下列各句,与“沛公安在?”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 .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B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C .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D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求人可使报秦者 B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 . 无乃尔是过与
4、下列句子中的“与”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王庶几无疾病与?                与:助词   通“欤”,表疑问语气 B . 是谁之过与?                     与:呢、吗 C .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与:动词,结交 D . 和从缔交,相与为一。       与:动词,赞同     
5、“何”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B .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C .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 .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6、下列各选项中对“是”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是:代词,指誓言 B .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是:代词,这 C .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         是:对、正确 D . 求!无乃尔是过与?                     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7、选出加线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   )

A . 百步而后止(或许)              无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 B . 以战喻(请您)                  谷不可食也(尽,完)  C . 申之以孝悌(兄弟友爱)之义        涂有饿莩而不知(打开官仓) D .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约束)
8、加线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 填然 B . 然而不者   C . 五十者可以帛矣 D . 庠序之教
9、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 (   )

①是亦走也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王道之始也 ④树之以桑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⑥未之有也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 . ①②③⑥ B . ②④⑥ C . ②④⑤⑦ D . ③⑥⑦ 
10、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奥巴马总统下令冻结伊朗政府和伊朗所有金融机构在美国境内的资产,伊朗政府扬言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战争呼之欲出 B . 最近发生的方舟子和韩寒之间关于韩寒作品是否由他人代笔的争论,将《儿子韩寒》这本书推上了风口浪尖 C .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在外经商的中国人受到驻在国官方和民间双重侵害的新闻报道不绝如缕 , 引发了国人的普遍关注。 D . 冬春之交,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病毒肆虐,流感疫情方兴未艾 , 我国台湾地区在数天内有18人因感染流感而死亡。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B . 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C . 这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D .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 . ③①⑥⑤②④ B . ①④⑤⑥③② C . ①②③⑥⑤④ D . ③②①④⑤⑥
1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河东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 . 非能水也,而江河          绝:横渡 C . 蒙故业,遗策                 因:沿袭 D . 均之二策,宁许以秦曲   负:辜负
14、下列句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填然鼓/ 师道不传也久矣 B . 求人可使报秦 / 蔺相如 , 赵人也 C . 师不必贤弟子 / 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D . 勇气闻于诸侯 / 五亩之宅,树之
15、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B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 . 履至尊而制六合 D .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5小题)

1、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4、师者,      。(韩愈《师说》)

5、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飞过。

三、阅读题(共2小题)

1、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以下问题

圣诞夜的歌声

[匈牙利]约卡伊•莫尔

      城里住着一个叫亚诺什的穷靴匠。

      他每天拼命赚钱,却一直没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因为家中隔年就有新生命呱呱坠地。第三个孩子出生后,他的妻子不幸离开人世,撇下他孤零零地给孩子喂饭、穿衣。分面包时,一次得切成三片!给孩子们做鞋时,一下就要做三双!养家糊口难啊,靴匠常常叹息。

圣诞节那天,披着飘飘洒洒的雪花,靴匠去给客户送靴子。奔忙了一天的他,很晚才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店铺里的玩具和花花绿绿的糖果,他禁不住想:过节了,得给孩子们买些礼物。买三份,花销太大;只买一份,又不公平。想来想去,他决定送给孩子们一件特别的圣诞礼物!

     “孩子们,都到这儿来!”亚诺什到家后招呼道。孩子们一个搂住他的脖子,一个扑到他怀里,他又把最小的一个抱在膝上。

     “知道吗?今天是圣诞节!今晚不干活了,我们好好乐一乐!我来教你们一支歌,非常好听的歌,这是父亲为你们准备的圣诞礼物。”

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得几乎要把家里闹翻天了!

     “静一静!现在跟着我唱。”亚诺什清了清嗓子,缓缓唱起那首优美而古老的圣歌。歌声轻盈,调子欢快,孩子们瞬间就被吸引住了。在这个温馨的夜晚小天使们美妙的歌声 , 从婉转到高亢,一遍又一遍……

然而,这歌声却惹恼了楼上住着的人,一位富有的老爷。他一个人住着九个房间,第一个房间用来闲坐,第二个睡觉,第三个用餐……其余的又派什么用场呢?此刻他正在第八个房间里抽烟,琢磨着自己怎么在圣诞夜也提不起兴致呢。楼下传来的声音越来越响,当亚诺什们唱到不知第几遍时,他再也无法忍受,循声找到靴匠家。

     “你就是亚诺什,那个靴匠吗?”

     “是的,老爷,您有什么吩咐?”

     富人本来是要发火的,可他瞬间改了主意,说:“哦,你有这么多的孩子!”

     “是的,老爷,唱歌,嘴多声音大。”

     “吃起饭来,恐怕嘴更多吧。听着,亚诺什,我给你带来了好运——把你的孩子送给我一个,我来养,将来他会成为有钱的老爷。”

亚诺什惊讶地睁大了双眼,谁还能不动心呢?他孩子将成为老爷!这些乖巧可爱的孩子,该过上好日子啊!给!为什么拒绝呢?可选谁呢?他喃喃自语:“老大,听话懂事,长大会有出息的;老二是个女孩,送给老爷不好;老小,是妻子豁命生下的,怎能送人?”

      可怜的亚诺什嘴唇直哆嗦,几乎哭着说:“谁想离开这儿,坐漂亮的马车?吃好吃的东西?谁想去,就站出来吧……”

      面对这样的诱惑,孩子们却都怯生生地缩到父亲背后,扯住父亲的手、裤腿和皮围裙,谁也不吱声,好像要远远地躲开这位富有的老爷。

      “不行,老爷。不行啊!我不能把任何一个孩子送给您,我们得在一起……”

     富人无奈,只好要他们别再唱歌了。作为补偿,他给靴匠1000本戈。随后回到楼上去继续他的无聊时光。

     亚诺什小心翼翼地将钱锁进箱子,藏好钥匙,内心五味杂陈。孩子们噘着嘴,不说话。屋里笼罩着冰冷而令人窒息的气氛。

     亚诺什坐下,又习惯性地做起靴子来。拿着皮料,他裁着,削着,不知不觉又哼起那首歌。似乎有微弱的声音在应和?抬头一看,孩子们闪着亮晶晶的眼睛,正围着他小声哼唱。他一脚踢开椅子,打开木箱,翻出那1000本戈,三步两步跑到楼上。

     “老爷,请收回您的钱,让我们唱吧!我们高兴,这比1000本戈重要啊……”

     没等富人反应过来,,亚诺什就将钞票放到桌上,转身跑回了家。他挨个亲吻孩子,屋里重新响起了优美而纯净的歌声……

     唱着唱着,望着简陋的厨房,想起锅里的白水煮土豆,亚诺什又为把钱送还感到一丝歉疚。圣诞节,除了歌声,孩子们是不是也得有点儿奶酪和香肠呢?孩子们的歌声很快淹没了他的不安。

     富有的老爷在第九个房间里来回踱步,思忖着,诧异着,在这个世界上,别人究竟寻到了什么快乐?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圣诞夜里的故事,语言质朴,表现手法多样,情节张弛有度,主题耐人寻味。

B.“温馨的夜晚”之所以温馨,是因为整日为生计操劳的父亲“今晚不干活了”,更是因为孩子们收到了礼物。

C.文中对孩子们面对诱惑时“怯生生”的神态描写,体现出他们对富人的提议既憧憬又恐惧的心理。

D.作者写亚诺什还钱时,连续使用了“踢”“打”“翻”“跑”等动词来表现他动作的迅速与决心的坚定。

E.作者为我们描述了穷人和富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穷人疲于奔命,但很快乐;富人衣食充裕,但并不快乐。

(2)结合文中内容,分析富人与亚诺什一家交涉的心理变化。

(3)文中画线部分都提到“歌声”,概括说明其不同的含义及重复出现的作用

(4)小说结尾写到亚诺什心存歉疚。他是否应该还钱?请结合作品加以解说,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练习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它们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寡人之于国也》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