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B . 赤铁矿、磁铁矿是重要的金属资源 C . 铝比铁活泼,所以铁比铝耐腐蚀 D . 纯铜的熔点小于铜锌合金
2、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 B . 脂肪 C . 无机盐 D .
3、谷氨酸钠(化学式为 C5H8O4N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是一种有机物 B . 加热会产生含硫物质 C . 由五种元素组成 D . 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 5∶8
4、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

加入酚酞试液

加入稀盐酸

B

浓盐酸和浓硫酸

打开瓶盖观察

滴在纸上观察

C

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D

生石灰和熟石灰

加水观察

加水后分别加入酚酞试液

A . A   B . B   C . C   D . D
5、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钠溶液 B . 锌粒 C . 碳酸钠溶液 D . 紫色石蕊溶液
6、一块不纯的铁质量为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2克氢气,已知所含杂质是碳、铝、铜、锌、镁中的三种.下列各组杂质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 碳、铝、铜 B . 铝、铜、锌 C . 铜、镁、锌 D . 碳、铜、锌
7、天平两端托盘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足量且相同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向左边托盘的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欲使天平保持平衡,右边烧杯中应加入的是(   )

( 已知:MgCO3+2HCl═MgCl2+H2O+CO2↑)

A . 10克镁 B . 5.6克铝 C . 10克碳酸镁 D . 5.6克水
8、物质X、Y反应生成Z,化学反应式为:X+3Y═2Z,现有6gX与足量Y反应,生成12gZ,则Y、Z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
A . 3:1 B . 3:2 C . 1:3 D . 1:2
9、下表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转化关系

物质

C

Na2CO3

CO2

Fe

O2

Ca(OH)2

CaCO3

HCl

CuO

MgCl2

NaOH

CuCl2

CO2

稀H2SO4

Na2CO3

NaOH

A . A   B . B   C . C   D . D
10、有些科学概念之间具有一定包含关系.下列概念符合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A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B

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C

染色体

DNA

基因

D

化合物

纯碱

A . A   B . B   C . C   D . D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B . 能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就是酸 C . 有盐参加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D . 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12、有些化学变化可以用X+Y=M+R表示.关于此类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X是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 若Y为金属,则该反应一定生成氢气 C . 若M和R为盐和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若X为可溶性碱,Y为可溶性盐,则M和R可能是两种沉淀物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蒸发食盐水 C . 套橡胶管 D . 测溶液pH
14、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根据需求会选择不同的去污或洗涤方法,下列去污或洗涤方式利用溶解原理的是(   )
A . 医院用酒精除去工作服上的碘渍 B . 钢管厂用盐酸清洗铁锈 C . 厨房中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 . 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15、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 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C .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16、将37%的浓盐酸加热蒸发掉20g水,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后其质量分数将(   )
A . 变小 B . 变大 C . 不变 D . 无法比较
17、梅梅同学很善于归纳总结,她的化学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一定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B . 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知道金属活泼性的强弱 C . 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 .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18、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 .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C . 反应前后两种原子的数目不变 D . 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9、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和演绎合理的是(     )
A . 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O2 都是有机物 B . 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 , 所以 电离时能产生H+的化合物是酸 C . 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D .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
20、如图,在盛有一定质量分数稀盐酸的容器中,放一塑料方块,漂浮于稀盐酸中,若向容器中加入足量石灰石(CaCO3)使其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则塑料方块在溶液中(     )

A . 下沉 B . 上浮 C . 不变 D .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给我们平时常吃的食物找“家”:米饭、羊肉、苹果、白菜、牛肉、花生、糖果、猪肉、黄瓜、鲜奶、鱼肉、玉米、鸡蛋、柑橘、萝卜、蒜苗、雪梨.

主要含蛋白质的有      ;主要含糖类的有      

主要含油脂的有      ;主要含维生素的有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填名称),可用稀盐酸除去锈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盐酸过量,还会观察到溶液中有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KNO3、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一定不含有      

4、

按如图完成“蒸馏法淡化海水”的实验,并思考.

(1)向试管中加入5~10mL海水,塞好瓶塞加热,然后往小试管冷凝的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2)下列哪种方法冷凝效果最好       . (填序号)

(2)
A . 玻璃管加长 B . 在烧杯内加冰块 C . 使用冷凝器
(3)实验结束时应该先      (填“撤导管”或“熄灭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      

(4)某同学向海水里加入硝酸银溶液做对比实验,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甲乙两个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1)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收集一瓶E物质,检验E物质的方法和看到的现象是      

(3)从上述反应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

6、用烧碱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烧碱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烧碱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加入烧碱n克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改用n克氢氧化钾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

图片_x0020_14

三、探究题(共2小题)

1、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钡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中仪器G的名称为      
(2)C中溶液呈      性.
(3)F中沉淀的化学式是:      
(4)四支试管内的物质在G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2、某化学探究小组用如下实验证明了烧碱与稀硫酸能发生中和反应.

②③两步均充分反应,加入硫酸铁溶液,立即产生明显现象,最终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发生的反应及现象可知反应②结束时溶液中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②无明显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求解③中参加反应的烧碱的质量为      
(3)发生中和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      
(4)最终得到的无色不饱和溶液只含一种溶质,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

如图表示NaCl、Na2CO3、AgNO3、BaCl2、HCl五种溶液之间的部分反应关系,线条相连的溶液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图中还缺少一条连线,此线应连在       两溶液之间(填字母)。

(2)E是  溶液。

(3)A和B反应有气体生成,则C是    溶液。

2、现有一定质量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2SO4 , MgCl2 , CaCl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步骤如下: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      

(2)请写出实验步骤②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4)步骤②和步骤④      (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理由是      

(5)检验步骤④中Na2CO3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3、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学习任务:调查化工颜料店出售 的涂料添加剂“银粉”是什么金属?某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分别获得了“银粉”是银粉、铝粉、 锌粉这三种不同结果。为了确定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 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2Al+6HCl=2AlCl3+3H2↑)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有      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

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还是锌,学习小 组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

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根据上图可知,“银粉”是      。计算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

用如图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1)丁装置的碱石灰为生石灰和NaOH的混合物,能充分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 , 防止空气从右侧进入丙,如果没有装置丁,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为排除生成的CO2残留在装置内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实验后继续通入气体X,则气体X可以是        

(2)
A . 氮气 B . 空气      C . 经干燥处理的空气 D . 除去CO2的空气
(3)准确称取牙膏样品5g放入乙装置内,反应完全后称得丙装置质量增加0.44g。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