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三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

1、阅读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 páng  bó 的史诗!红军战士纵横十一省,跨越两万五千里,不论是悬崖俏壁,还是草地泥泞,不论是饥饿疾病,还是敌人的围追堵结,都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黄沙大漠,激流长河,刻下了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刺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páng  bó               泥      

(2)以上上文段中有两个错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改为        

2、根据语境,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什么不到抗日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人的身体和手臂) B .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像山泉在呜咽 , 像波涛在澎湃。(凄切的声音) C .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我便从懵懂无知的孩童,蜕变成胸怀理想的青年!(模糊,看不清楚) D . 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被马蹄声惊醒而突然惊惶)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B . 我们不能不否认,读那些文字粗糙内容单薄的消遣读物应该有所节制。 C .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D . 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4、在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之前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展现勃勃的生机;假如生命是花,不要华而不实,要无怨无悔地奉献沁人的芬芳;                  

5、课内诗文及名句默写。
(1)      ,夜泊秦淮近酒家。
(2)      ,坐断东南战未休。
(3)辛苦遭逢起一经,       。
(4)       ,家书抵万金。
(5)       ,乌蒙磅礴走泥丸。
(6)工欲善其事,       。
(7)非学无以广才,       。
(8)天上闪烁的星星      ,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9)“            ”这两句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表现了民族英雄文天祥高尚的情操,威武不屈的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让我们肃然起敬。
6、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一本      (体裁)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 。 
(3)“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4)《朝花夕拾》中描写了两位极具特色、性格迥异的女性人物形象,《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琐记》、《父亲的病》中写到的衍太太。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位谈谈你对她的看法。
7、综合性学习

    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学校准备开展纪念活动,决定于9月25日下午两点在校大礼堂举行以“长征——不朽的丰碑”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2)【活动二】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串联词,将下面的两个节目巧妙地串起来。节目一:诗朗诵《七律•长征》(朗诵者:李明)。节目二:独唱《走进新时代》(演唱者:王虹)

串联词 :

(3)【活动三】请你以校团委委员的身份前去邀请老红军张爷爷来观看演出,见面时怎么说?

二、阅读天地。(共3小题)

1、古诗吟赏。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                  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      的心情。
(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2、文言咀嚼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意思。

晏子使楚      

今方来,吾欲辱      

王曰,何      

齐人善盗乎?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2)
A . 吏二缚一人诣王 B . 缚者曷为者也 C . 圣人非所与熙也 D . 系向牛头充炭直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圣人非所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4)课文的人物性格刻画鲜明,寥寥数语,就把人写活了,请用词语概括晏子的性格特点。

晏子:      

(5)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从容以对,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设喻,使楚王十分尴尬,   其实“橘”指的是:       国人,“枳”指的是        国人。
3、时文品味。

爱,踩着云朵而来

丁立梅

    父亲说,你妈现在不中用了,在家门口都迷路。母亲小声争辩,是夜里黑,看不见嘛。

    母亲去亲戚家做客,当夜搭了顺路车回来,车子停在离家半里路的河对岸,过了新修的桥,就到家了。可她却找不着回家的路,稀里糊涂踏上了相反的路,越走离家越远,幸好遇到晚归的村里人,把她送回家。

    母亲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她再也没有从前的利索和能干了。我看着母亲,百感交集,想起了多年前与她相关的一件事,我一直觉得它是奇迹。

    那年,我在外地上大学,第一次离家上百里,想家想得厉害,便写了一封家书。字里行间满是孤寂,如跋涉在沙漠里的人。母亲不识字,让父亲念给她听,她竟一刻也坐不住了,决定坐车去学校看我。

    母亲是从未出过远门的,大半辈子只圈在她那一亩三分地里。可她决心已下,任谁也阻拦不了。她去地里拔了我爱吃的萝卜,烙了我爱吃的糯米饼,用雪菜烧了小鱼……临了,母亲又去和邻居大婶借了做客的衣——一件鲜艳的碎花绿外套。母亲考虑得周到,她不想让在大学里念书的女儿丢脸。

    左挎右掮的,母亲上路了。那时去我的学校,需要在中途转两次车。到了终点站还要走十来里路。我入学报到时,是父亲一路陪着的。上车下车,穿街过巷,直转得我头晕,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记不住路。

    然而我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却准确无误地摸到我的学校。我清楚地记得,那是秋末的一天,黄昏降临了。风起,校园里的梧桐树,飘下片片金黄的叶。最后一批菊们,在秋风里,掏出最后一把热情,黄的脸蛋红的脸蛋,笑得满是皱褶。我在教室里看完书,正要收拾东西回宿舍,一扭头,竟看见母亲站在窗外,冲着我笑。我以为是眼花了,揉了揉眼,千真万确是母亲啊!她穿着鲜艳的碎花绿外套,头上扎着的方格子三角巾,被风撩起。黄昏的余辉,在母亲身上镀一层橘粉,她像是踩着云朵而来。

    那日,我们的宿舍,过节一般。女生们个个都有口福了,她们咬着母亲带来的大萝卜,吃着小鱼,还有糯米饼,不住地说,阿姨,好吃,太好吃了。而母亲,不大听得懂她们说的话,只是那么拘谨地坐着,拘谨地笑着。那会儿,一定有风吹过一片庄稼地,母亲淳朴安然得犹如一棵庄稼。

    一路之上,母亲是如何上车下车,又是如何七弯八拐到达我们学校的。后来,她又是如何在诺大的校园里,在那么多的教室中,一眼找到了我的,这成了一个谜。

    我曾问过母亲,她始终笑,不答。现在我想,这些问题根本无需答案,因为她是母亲,所以她的爱能踩着云朵而来。

(1)文章写的是多年前的一件事,为何开头用了两段文字写现在母亲的情况?
(2)为什么第2段结尾说“想起了多年前与她相关的一件事,我一直觉得它是奇迹”?
(3)第7段画线句是什么描写?说出它的作用。

风起,校园里的梧桐树,飘下片片金黄的叶。最后一批菊们,在秋风里,掏出最后一把热情,黄的脸蛋红的脸蛋,笑得满是皱褶。

(4)分析结尾画线句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三、写作实践(共1小题)

1、跋山涉水,风景就在眼前;打开窗扉,春天就在眼前;辛勤耕耘,收获就在眼前;奋力冲刺,终点就在眼前;翻看相册,鲜活的面容就在眼前;蓦然回首,美丽的往事就在眼前…… 

请以“______就在眼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少于600字。(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誊写力求整洁美观。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东台市第三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