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同步练习

年级:六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22小题)

1、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②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2、补充完整词语

      惯、无独       、见              

        不得、追             、       而不      


3、多音字组词

旋   xuán        xuàn                

转   zhuǎn        zhuàn          

著    zhù      zhuó                               

4、写出近义词

敏锐—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5、看拼音写汉字。

      zǎo

     xiè

      nì

méi

       yù

      

      

      

      

      

6、我是拼音小能手

róng yù

chú chuāng

juān zèng

zhuó yǒu chéng xiào

      

      

      

      

dòng jiāng

jī’ è

xī wàng

sī kōng jiàn guàn

      

      

      

      

7、写出反义词

锲而不舍—          司空见惯—           敏锐—         偶然—      

8、形近字组词

            蜗         贴             设      

            锅         沾             没      

9、选出带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nuó luó)      动   杂(bàng  bàn)         (kū  gū)       

(he  huo)            (quán qián)       腿  (jié  jué)       

10、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今天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11、我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普通      普遍

①洗澡是一件非常      的事情。

②这是一种非常      的现象。

兴趣      趣味

③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超大      

④这是一道      性很强的物理题目。


12、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回答问题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2)文章中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课文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联系全文想一想,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13、填入合适的词。

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锲而不舍

①“故圣人      ,睹始知终。

②夏日里的故乡,偶尔烈日当空也能下着绵绵细雨,可对于我们却是      的事情。

③“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      ”。

④面对困难我们只有      地找寻战胜他们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14、缩句

①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②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③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5、扩句

①我和小刚来到市场。

②玲玲做操。

③雨点落下来。

16、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本文的论点是      

A、人们重视很尊重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

B、要发现真理,说难不难,说不容易并不容易。

C、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D、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②这篇文章在表达上比较突出的特点是      

A、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

B、前后照应的写法

C、运用比较的写作方法

17、辨认下列个字后,在分别组词

僚   潦  嘹  燎
                草            亮   星火      

18、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某事物常见,就不觉得奇怪了。      

②并非只此一个,还有可以一个和他配对。      

③对事物寻根究底,要搞个明白。      

19、用“充”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①科教兴国这个策略      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②这个产品畅销,货源也      

③《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很不错,语言优美,内容也      

20、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为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镂刻 B、隐约 C、多次 D、停止 E、明显 F、理解 G、根源

      思不得其      

②见            

      而不      

④追根求      

21、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回顾课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      ,有所      ,有所      ,有所      

      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若干个问号后,      能发现真理。

22、照样子,写成语(至少两个)

①世上无难事(五字成语)

      

②百思不得其解(六字成语)

      

二、阅读题(共1小题)

1、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①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②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认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③综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④就拿洗澡来说吧,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旋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方向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之所以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旋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旋涡______;在赤道,则_______。他的这种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完全正确。

  ⑤无独有偶。在六十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形成了两大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书。

  ⑥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眼珠子突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儆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的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妻子和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查实验,最后写成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次数和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⑦洗澡水的旋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那些科学家们却从中发现了真理。由此可见,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就能从平常的事情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⑧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文章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段中画线句中和“?”指       ,“!”指       


(3)谢皮罗教授发现洗澡水的漩涡与地球的白转有关,他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        ;在赤道,则       。”


(4)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