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盟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30小题)
1、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 . 神经调节
B . 体液调节
C . 神经﹣体液调节
D .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 .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 . 特异性免疫,抗体
C .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 . 特异性免疫,抗原
3、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 )
A . 体液调节
B . 神经调节
C . 激素调节
D . 内分泌调节
4、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
①细胞内液 ②血浆 ③淋巴 ④组织液 ⑤消化液.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5、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
A . 大于7.35~7.45
B . 远小于7.35~7.45
C . 维持在7.35~7.45
D . 稳定在3~4
6、下列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 二氧化碳、氧气
B . 水、Na+
C . 葡萄糖、尿素
D . 血红蛋白、呼吸酶
7、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 . 稳态只需要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
C .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D .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8、神经纤维静息时的电位表现为( )
A . 内正外正
B . 内正外负
C . 内负外负
D . 内负外正
9、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 )
A . 甲、乙都偏转
B . 甲、乙都不偏转
C . 甲不偏转,乙偏转
D . 甲偏转,乙不偏转
10、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号转换是( )
A . 电信号 电信号
B . 化学信号 化学信号
C . 电信号 化学信号
D .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11、某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其原因是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哪个区受损造成的( )
A . W区
B . S区
C . V区
D . H区
12、如图为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
B . 图中的②是肝糖原和肌糖原
C . 胰岛素能促进④过程的进行
D .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②的分解和③的转化
1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 . 渴觉中枢兴奋的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 .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 . 细胞外液离子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14、下列关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生理变化,正确的是( )
A . 皮肤血管收缩
B . 体温大幅度下降
C . 皮肤血管舒张
D . 骨骼肌舒张
15、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 . 激素Y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C . 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②③④
D . 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
16、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B .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
C . 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通过体液运输
D . 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17、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B .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 . B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D .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18、如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杀伤作用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
A . 效应T细胞
B . 浆细胞
C . 吞噬细胞
D . 癌细胞
19、吞噬细胞在机体免疫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不参与( )
A . 非特异性免疫
B . 体液免疫
C . 细胞免疫
D . 产生淋巴因子
20、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B . 抗体可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C . 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
D . 记忆T细胞接受任何一种抗原的刺激时,都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21、下列不属于免疫系统异常的是( )
A . 缺铁性贫血
B . 自身免疫病
C . 系统性红斑狼疮
D . 过敏反应
22、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 .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种类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
B . 生态系统的种类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C .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
D .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可以为生物提供物质、能量和生存空间
B . 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 . 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D . 分解者可以将动植物遗体的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24、在草一兔一狐食物链中,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分别是( )
A . 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 . 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 . 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 . 初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2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 . 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 . 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就是其同化的能量
C .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D .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2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循环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
B . 在生物群落内部碳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的
C . 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D .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7、蜜蜂闻见花香到花丛中采蜜.这种信息属于( )
A . 物理信息
B . 化学信息
C . 行为信息
D . 声信息
28、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④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②③
29、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的是( )
A . 某种不知名的小昆虫
B . 许多动植物是药物的原材料
C . 植物为人类提供粮食和油料
D . 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30、下列自然保护办法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 严禁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 . 立法保护,并加强宣传教育
D . 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的内环境是由图中的 (填序号)组成的,其中能相互交换物质的是 (填序号).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
(3)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序号).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 (填序号)中的液体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2、如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 .刺激图中的b处,该反射弧 (是/否)发生反射.
(2)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④处的液体为 .
(3)神经递质是由A细胞合成并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
3、如图甲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的是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过程.
(2)图甲中c是 细胞,②表示 过程,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 .
(3)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填图中字母).
(4)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此免疫过程的主要途径是 (用图中数字表示).
(5)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 淋巴细胞,该细胞在 内分化成熟.
4、图甲是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图乙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依赖于 作用.
(2)图甲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3)图乙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猫头鹰和蛇的种间关系是 .
(4)图乙中除了已知的成分外,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还必须有的成分是 和 .
(5)如果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1kg,则至少需要草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