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东方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6小题)
1、某学校地理教室门口一副对联:看风水,乐道山川湖海玄机;察日月,巧解雪雨冰霜奥秘。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和现象与地理相关。据此完成各题。
(1)下列活动属于探究地理问题的是( )
①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
②学习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③认识《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点
④考察2016年奥运会举办地的风土人情
(1)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2)气候条件对水果生长影响很大,秋季我们当地出产的水果有( ) (2)
A . 香蕉
B . 苹果
C . 柑桔
D . 菠萝
(3)世界各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千差万别,下列地区与其代表的地理景观组合正确的是( ) (3)
A . 荷兰——阿拉伯人驼队
B .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在冰天雪地中捕鱼
C . 威尼斯——风车和郁金香
D . 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水城”风光
2、读图,完成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位于该岛西南部的是( ) (1)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 (2)
A . 50千米
B . 5千米
C . 0.5千米
D . 50米
(3)该岛位于( ) (3)
A . 高纬度
B . 中纬度
C . 低纬度
D . 无法判断
3、“十一黄金周”期间,小明同学去青岛旅游,临行前他爸爸给他四幅图。读图,完成各题。
(1)四幅图的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1)
A . 甲丙丁乙
B . 乙甲丁丙
C . 丙丁甲乙
D . 乙丁甲丙
(2)若绘制青岛市崂山区的地形图,为使其表示的内容最详细,应选择下列比例尺中的( ) (2)
A . 1厘米代表50千米
B .
C . 1:50000
D . 二百万分之一

4、下列图例符号表示大洲界线的是( )
A .
B .
C .
D .




5、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回想你看到的地球仪,完成各题。
(1)在地球仪上,0°经线与0°纬线相比( ) (1)
A . 正好等长
B . 0°经线稍长
C . 0°纬线稍长
D . 0°经线的长度只有0°纬线的一半
(2)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纬线都等长
B .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C . 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D . 经线和纬线有直交也有斜交
6、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各题。
(1)你能判断出M和N两点的位置吗?( )
①位于东半球 ②位于西半球
③位于北半球 ④位于南半球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M点的地理坐标为( ) (2)
A . 60°N,80°W
B . 60°S,80°E
C . 60°E,80°S
D . 60°W,80°S
7、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回答各题。
(1)图示地区地形的基本特点是( ) (1)
A . 以丘陵、平原为主
B . 以平原、盆地为主
C . 以山地、高原为主
D . 以高原、平原为主
(2)图示地区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 (2)
A . 西北高,东南低
B . 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C . 西北低,东南高
D . 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3)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3)
A . 山脊、山谷
B . 山脊、山脊
C . 山谷、山脊
D . 山谷、山谷
8、读“六大板块构造图”,完成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太平洋板块的是( ) (1)
A . A
B . B
C . C
D . D
(2)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 (2)
A . 亚欧板块
B . 印度洋板块
C . 非洲板块
D . 太平洋板决
(3)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A . 板块形状固定不变
B . 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C .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D .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新华网加德满都2015年5月3日电:尼泊尔4月25日发生的8.1级地震,已造成7056人死亡,14123人受伤。受其影响,我国西藏境内也有数十人伤亡。这次地震的成因是( ) (4)
A .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
B .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
C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
D .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
9、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完成各题。
(1)有关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地球表面71%为陆地,29%为海洋
B . 海洋面积南半球大于北半球
C . ⑤大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D . ⑥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2)①与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2)
A . 白令海峡
B . 土耳其海峡
C . 巴拿马运河
D . 苏伊士运河
(3)濒临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大洲是( ) (3)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③
10、地球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完成各题。
(1)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1)
A .
B .
C .
D .




(2)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2)
A . 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
B . 当北京是中午时,纽约是夜晚
C . 新沂四季气温差异大
D . 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
11、读图,回答各题。
(1)图中A点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1)
A . 256米
B . 260米
C . 265米
D . 281米
(2)按照陆地地形划分,该图所示地形属于( ) (2)
A . 高原
B . 盆地
C . 山地
D . 丘陵
(3)图中四条线路中,坡度最缓的是( ) (3)
A . AB线
B . AC线
C . AD线
D . AE线
12、世界人口分布及增长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分析表,完成各题。
国家 | 人口密度 | 出生率 | 死亡率 |
甲 | 108 | 4.2% | 1.8% |
乙 | 270 | 0.6% | 0.7% |
(1)乙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1)
A . 1.3%
B . 0.1%
C . ﹣1.3%
D . ﹣0.1%
(2)关于甲国与乙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甲国人口数量比乙国少
B . 甲国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
C . 乙国人口比甲国稠密
D . 乙国人口增长比甲国快
13、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世界上的居民可划分为三大人种。据此,回答各题。
(1)中国的主要人种是( ) (1)
A . 白色人种
B . 黑色人种
C . 黄色人种
D . 混血人种
(2)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 (2)
A . 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B . 气候温和的温带地区
C . 南极和北极地区
D . 气候寒冷的高山、高原地区
14、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据此,回答各题。
(1)下列证据中,最能确证地球是一个近似圆球体的是( ) (1)
A . 海边看船
B . 环球航行
C . 地球卫星照片
D . 观察日月形状推测
(2)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航海家是( ) (2)
A . 哥伦布
B . 伽利略
C . 魏格纳
D . 麦哲伦
15、等高线是地形图上海拔相同的各个地点的连线,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完成各题。
(1)图中各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 ) (1)
A . 10米
B . 50米
C . 100米
D . 200米
(2)上述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中,有陡崖分布的是( ) (2)
A . A图
B . B图
C . C图
D . D图
(3)若A图中发育一条河流,该河流的流向是( ) (3)
A . 由西北流向东南
B . 由东南流向西北
C . 由东北流向西南
D . 由西南流向东北
16、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据此,完成各题。
(1)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的连线错误的是( ) (1)
A . 非洲的西部海岸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破裂分离
B . 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有古河流及水井等的遗迹——地壳下沉
C . 欧洲的荷兰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平面——海水侵蚀
D . 在喜马拉雅山发现岩层中含有鱼、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壳抬升
(2)“沧海桑田”在地理科学上的正确含义是( ) (2)
A . 填海造陆种田
B . 比喻世事的变迁
C . 表示海陆的变迁
D . 在海边种植桑树
(3)“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者是( ) (3)
A . 勒皮顺
B . 麦肯齐
C . 摩根
D . 魏格纳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读“某村平面图”,图中右上方的箭头表示小河的流向,右下方的箭头表示汽车行驶的方向。据此,判断各题。
(1)该图应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 (1)
A . 正确
B . 错误
(2)小河的流向大致为由南向北流。 (2)
A . 正确
B . 错误
(3)图右下方的汽车正在向西北方向行驶。 (3)
A . 正确
B . 错误
(4)汽车行驶到村庄附近拐弯后将向正西方向行驶。 (4)
A . 正确
B . 错误
2、读“地球经纬网图”,判断各题。
(1)经过B、D两点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 (1)
A . 正确
B . 错误
(2)如果图中每两条相邻经线间隔的经度是15°,那么A点的经度是45°W,C点的经度是60°E。 (2)
A . 正确
B . 错误
(3)某飞机从B点一直向正北方向飞行,它将经过D点;C点在B点的正东方向。 (3)
A . 正确
B . 错误
(4)在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一位旅游者两腿跨0°经线面向北方站立,则他的左脚在西半球,右脚在东半球。 (4)
A . 正确
B . 错误
(5)图中经过B点的纬线是赤道,则A、B、C、D、E五点中,没有一个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 (5)
A . 正确
B . 错误
(6)过地心与B点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是(180°,180°)。 (6)
A . 正确
B . 错误
3、读图,判断各题。
(1)图中地形部位的名称:A是鞍部,G附近是陡崖。 (1)
A . 正确
B . 错误
(2)图中虚线CD代表山谷,EF代表山脊。 (2)
A . 正确
B . 错误
(3)甲山比乙山高,两山的相对高度是170米。 (3)
A . 正确
B . 错误
(4)甲山在乙山的东北方向。 (4)
A . 正确
B . 错误
(5)图中H点处于该山地的迎风坡,接受来自海洋的水汽较多;B点处于背风坡,接受来自海洋的水汽较少。 (5)
A . 正确
B . 错误
4、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判断各题。
(1)图中极点所在大洋为北冰洋,M处附近为白令海峡,P是大西洋,图示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
A . 正确
B . 错误
(2)图中主要位于西半球,且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B大洲。A大洲与D大洲的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它沟通了大西洋与印度洋。 (2)
A . 正确
B . 错误
(3)图中A大洲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和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3)
A . 正确
B . 错误
(4)图中D大洲人口稠密,近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4)
A . 正确
B . 错误
(5)黄色人种分布最多的大洲是A大洲,C大洲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D大洲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 (5)
A . 正确
B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