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2016-2017学年初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有关我国邻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印度位于我国西南,与我国黑龙江省接壤
B . 蒙古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 . 菲律宾位于我国东南,与我国隔南海相望
D . 泰国既与我国陆上接壤,又是我国海上邻国
2、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A . 四川省、西藏自治区
B . 云南省、甘肃省
C . 广东省、福建省
D . 陕西省、河北省
3、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知识。有关下列地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20元人民币上景观所示地区主要少数民族为壮族
②信封上收件人地址中最小的行政区划是桃溪镇
③图中汽车牌照的属地为青岛
④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画面为内蒙古草原景观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读下图,关于我国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领土最南、最北端跨纬度近50度。
B . 领土南北端直线距离50000千米。
C . 我国位于北温带,无热带。
D .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小,光热条件好。
5、材料1:我国总人口数:2000年比1990年增加了1.64亿,2010年比2000年增加7390万。
材料2:我国部分省区人口、面积占全国比重比较表
省(区) | 粤 | 苏 | 藏 | 新 |
人口占全国比重(%) | 7.79 | 5.87 | 0.22 | 1.63 |
面积占全国比重(%) | 1.88 | 1.07 | 12.79 | 17.29 |
(1)材料1可以说明我国( ) (1)
A .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 . 人口增长很快,净增人口数量减少
C . 本世纪初10年人口增长减缓
D . 不再需要控制人口增长数量
(2)材料2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2)
A . 人口分布均匀
B . 东部稠密,西部稀少
C . 西部人口密度大
D . 沿海人口密度小
6、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以下小题。
(1)根据该图判断我国地势特征( ) (1)
A . 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B .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 . 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D .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就中国地势的影响,同学们在地理课上展开了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A . 贝贝说:“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B . 玲玲说:“阶梯交界处,河面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 . 晶晶说:“河流的流向有利于加强沿海与内陆的联系”
D . 媛媛说:“阶梯交界处高大的山脉有利于交通的发展”
7、读下面甲、乙、丙、丁四个轮廓图,回答以下小题。
(1)丁图中所示山脉走向是( ) (1)
A . 东—西走向
B . 南—北走向
C . 东北—西南走向
D . 西北—东南走向
(2)四幅图中那一幅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 (2)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3)乙图所示山脉与下列那条年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 (3)
A . 1600毫米
B . 800毫米
C . 400毫米
D . 200毫米
(4)丙图中太行山脉以西地形区是( ) (4)
A . 山东丘陵
B . 四川盆地
C . 华北平原
D . 黄土高原
8、读下列北京年降水量极值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1)根据上图中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数据,北京应该属于( ) (1)
A . 湿润区
B . 半湿润区
C . 半干旱区
D . 干旱区
(2)上图还能说明( ) (2)
A . 北京气温年较差大
B . 北京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C . 北京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
D . 北京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9、读吐鲁番、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示意图”回答问题:
(1)季风气候的突出特点是雨热同期,上图中不是反映季风气候特征的图号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与北京气候状况最接近的是( ) (2)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0、下图为东半球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图中②、④两地位于温带地区,但④地比相近纬度的②地年降水量多的原因是( ) (1)
A . ④地位于内陆,②地位于沿海。
B . ④地距海洋近,②地距海洋远。
C . ④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D . 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2)图中①、③两地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①地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山清水秀,而③地却沙漠广布。两地景观差异巨大的原因是( ) (2)
A . ①地位于季风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③地不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稀少。
B . ①地纬度低,③地纬度高。
C . ①地位于山地迎风坡,③地位于山地背风坡。
D . ①地位于内陆地区,③地位于沿海地区
11、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1)黄河含沙量增长最快的河段位于下列地形区中的( ) (1)
A . 内蒙古高原
B . 黄土高原
C . 华北平原
D . 四川盆地
(2)黄河自桃花峪以下至利津河段含沙量下降的原因( ) (2)
A . 进入华北平原,流速减慢,河水中所含泥沙部分沉积于河床
B . 黄土高原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成绩显著
C . 大量引黄河水灌溉两岸农田,使该河段水量减少
D . 黄河初春或初冬发生凌汛现象,使该河段流量增加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及“我国东部部分城市气候类型图”,回答问题。
(1)根据上图中的风向判断,影响我国的是 (冬、夏)季风。
(2)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季风区水热配合的特点是 。
(3)造成A城市与D城市一月份气温差异很大的主要因素是 以及寒冷冬季风加剧了北方严寒。
2、读长江有关图片后回答:
(1)《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如果这里的高山和大海代表长江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那它们分别是( ) (1)
A . 巴颜喀拉山,东海
B . 唐古拉山,渤海
C . 巴颜喀拉山,渤海
D . 唐古拉山,东海
(2)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重要战役主要有血战湘江、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其中提到的湘江位于长江水系中的 (上、中、下)游河段。湘江属于 (内、外)流河。
(3)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3)
A . 夏季降水量丰富,雨季长。
B . 支流众多,河湖密布。
C . 筑堤圈地,围湖造田,上中游山区森林破坏严重。
D . 河道弯曲,地势低洼。
(4)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长江干流不同河段的景观,其中最有利于航运的是 图;乙图山高谷深,它反映的是长江 (上、中、下)游河段的特征,该河段水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