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 . 冰水共存物、过氧化氢、氮气 B . 可乐饮料、氢气、水银 C . 矿泉水、食醋、稀有气体 D . 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液态氧
2、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 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 . 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 . 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NH22属于复合化肥 B . 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不吃蔬菜 C . 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同时放出能量 D . 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可以大量施用化肥
4、“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 . 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 . 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 . 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
5、下列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A . Cl2 B . HClO4 C . KClO3 D . KCl
6、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Ca2+、Cu2+、NO3、Cl B . Na+、Mg2+、SO42、Cl C . Na+、K+、CO32、SO42 D . Na+、Ba2+、Cl、NO3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 把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8、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个操作过程,其中与事实不相吻合的是:(   )
A . 一定量Ba(NO32溶液中滴加稀H2SO4 B . 一定量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C . 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固体KNO3 D . 质量相同的KClO3中加入催化剂(MnO2)与不加入催化剂加热制取O2
9、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C22H25NO6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秋水仙碱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一个秋水仙碱分子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分子构成 D . 秋水仙碱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2︰25︰1︰6
10、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 . CO用于冶金工业CuO+CO Cu+CO2  置换反应 B . 用含Al(OH)3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3+3HCl=AlCl3+3H2O  复分解反应 C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 K2MnO4+ MnO2+O2↑  分解反应 D .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4P+5O2 2P2O氧化反应
1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 金刚石刀切割玻璃 B . 用粮食发酵酿酒 C . 生石灰吸水变成粉末 D . 铁矿石在高炉中炼铁
12、生活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 . 铁栏杆上涂铝粉——铝的化学性质没有铁活泼 B . 食品袋内充入氮气——防止食品变质 C . 森林着火,砍掉部分树木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D . 室内的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烟道——防止CO中毒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稀释浓硫酸 C . 蒸发 D . 测定液体的pH
14、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CO)

将气体点燃

B

CaO(CaCO3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C

KNO3(NaCl)

蒸发结晶、过滤

D

FeCl2(CuCl2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二、信息分析题(共2小题)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或数字填空:
(1)硝酸铵的阴离子      
(2) 所表示的微粒符号是      
(3)5个三氧化硫分子      
(4)分析KClO3中氯酸根的构成和化合价,写出氯酸钙的化学式      
2、某方便面的营养成分表如下(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等):
(1)表中“钠”是指            (填序号)。 (1)
A . 离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单质
(2)方便面中含的碳水化合物实际是营养素中的      
(3)方便面中使用的食盐可以是加碘盐,人体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填“甲状腺肿大”或“骨质疏松”)。
(4)若用漏勺捞煮好的方便面,与化学基本操作中的      原理相似。

三、简答题(共5小题)

1、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对于物质A而言,点P的含义为      
(2)t3℃ 时,A,B,C三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为      
(3)若A,B,C三种物质中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气体,则其溶解度曲线是      
(4)烧杯中有t2℃时20%的A溶液50g,要将该溶液变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需向烧杯中加入A物质      克。
2、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图所示反应,结合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D图中相关粒子图形为      
(2)若A中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反应条件为高温,请写出一个符合图示的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3)请结合你写的方程式从微观的角度具体说明C中物质属于单质的原因      
3、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G      ,H      
(2)写出化学方程式:C→H_      ,E+B→G      
4、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治疗H7N9亚型禽流感的有效药物之一,帕拉米韦的化学式为C15H28NxO4。试回答下列问题:
(1)帕拉米韦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帕拉米韦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则x的数值为      
(4)32.8g的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结果精确到0.1g)。
5、为分析某由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现取3份该混合物各20 g,分别缓慢加入到50 g、100 g、150 g某稀硫酸中,测得三组实验数据如表:
组别ABC
稀硫酸的质量/g501001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10.04.04.0
根据实验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实验中反应物氧化铜有剩余的是      组。
(2)20 g该混合物样品中含氧化铜的质量为      g。
(3)根据A组数据计算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将B组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0%的NaOH溶液,画出在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0% 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

提示:若溶液中溶质含有H2SO4 和CuSO4 , 则反应的先后顺序如下:

H2SO4+2NaOH=2 H2O+Na2SO4

CuSO4+2NaOH=Cu(OH)2↓+Na2SO4

四、探究题(共4小题)

1、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吗?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进行了下列实验:

(1)甲同学取10mL 10%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硫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本实验选用10%的NaOH溶液而不选用NaOH固体的原因是      
(2)乙同学按乙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的澄清饱和石灰水的作用是      
(3)丙同学按丙图实验,可以根据        的现象也能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的。

2、某粗盐样品除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我外,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探究二:从滤液1中提取氯化钠固体

(1)探究一中的操作I是      ,探究二中的蒸发结晶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2)探究二中,若试剂甲、乙、丙从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中进行选择,则乙和丙溶液中溶质化学式分别是乙为:      ,丙为:      ;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3)写出除去硫酸钠的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3、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2)实验过程中经常要连接仪器。将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应先将要插入塞子的玻璃导管的一端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带孔橡皮塞;
(3)实验室制取O2、CO2、H2均可选择      (填装置代号)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
(4)实验室不使用催化剂就能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制取纯度较高的氧气,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5)请从以下装置(A至F间)选择并连接成一套组合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写出所选装置小写字母接口的连接顺序:

(      )→(      )→(      )→(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6)将CO2和O2通入图N进行分离,最后当关闭阀门k,打开分液漏斗阀门时,收集到的气体是           

(6)
A . CO2、O2 B . CO2 C . O2 D . O2、H2O
(7)某小组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针对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进行辩论,正方认为,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理由是:      ;反方认为能用排水法收集CO2 , 因为有措施可以减少CO2气体的溶解体积,你认为可行的措施之一是: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向烧杯中加入变质的氢氧化钙固体和一定量的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固体全部溶解。他们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1)Ⅰ.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CaCl2和HCl;

猜想三: CaCl2、Ca(OH)2; 猜想四: CaCl2、Ca(OH)2和HCl;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一定不成立。理由是:      

(2)【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1:      。结论:猜想三不成立。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2:      。结论: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3)【反思与拓展】

①酸性较强的液体直接进入下水道,会污染环境。要处理上述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 , 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A. CaO    B.CaCO3     C.Ca(OH)2

②氢氧化钾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