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汇仁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组稀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 Na2CO3、H2SO4、HCl、NaNO3 B . HCl、K2CO3、BaCl2、Na2SO4 C . CuSO4、NaOH、KNO3 、KOH D . NaOH、NaCl、HCl、FeCl3
2、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常识

B.安全常识

用铁锅烹调食物→防止贫血

亚硝酸钠(NaNO2)→有咸味可用于腌制

煤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

进入人迹罕见的山洞→做灯火试验

C.物质鉴别

D.环保知识

区别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食盐和面碱(碳酸钠)→食醋

白色污染→大气中白色粉尘含量超标

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水污染和土壤板结

A . A    B . B    C . C    D . D
3、三甲基一氯硅烷[(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火能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保存三甲基一氯硅烷时应密封防水 B . 三甲基一氯硅烷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 C . 三甲基一氯硅烷元素质量比C:H:Si:Cl=24:18:56:71 D . 三甲基一氯硅烷充分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
4、下列有关生活事件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浯溪碑林雕刻 B . 用葡萄酿酒 C . 羊角塘鞭炮爆炸 D . 铁杵磨成针
5、实验室里,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开始时,应该先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一氧化碳 B . 实验过程中,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C . 实验结束后,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D . 该反应中,一氧化碳转化为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故不需要尾气处理装置
6、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   )

物质

选用试剂

主要操作

A

MnO2(KCl)

H2O

过滤

B

NaCl溶液(CuCl2

AgNO3溶液

结晶

C

Cu(CuO)

HCl溶液

过滤

D

Fe(Zn)

H2SO4溶液

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7、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 .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 C .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铁 D .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8、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流程图中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生成过程必须防止泄漏产生污染 B . 炉渣(Fe2O3)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 C . 流程中SO2转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 O2 = SO3 D . 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9、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示中反应共有八种物质 B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 图示中的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 D . 此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0、下列各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B . 探究CO2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C . 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 探究分子的运动现象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根据问题填空:

(1)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①2个氮分子      ;② 2个氢离子      

③2个氢氧根离子      ;④标出氧化铁中铁的化合价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①将“分子”、“原子”、“元素”填入如图1序号所对应的横线上.

      ;②      

②在铜、氯化钠、水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填化学式)。

③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和图2的信息填空:甲图中x=      ,该原子所属的元素处于第      周期;

④乙图中若Z-Y=9,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它与丙粒子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软水与硬水,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除去水中不溶性的固体杂质,其实验操作方法称为      
(2)水是常用的溶剂,配制下列溶液时,以水做溶剂的是                (填序号)。 (2)
A . 食盐 B . 医用碘酒 C . 高锰酸钾 D . 植物油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4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8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      作用;化合物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 = 2 NaCl + 2 X,则X的化学式为      ;能够充分说明水的组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三、探究题(共4小题)

1、小明按照课本实验(如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闻到刺激性的氨味,并立即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与结论】请你帮助小明完成图2装置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变成红色.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此现象说明      ;从浓氨水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说明浓氨水呈      
(2)(2)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3)(3)与课本实验比较,小明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一点)      
(4)【继续探究】小英受小明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4)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两条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滤纸现象差别是      先变红。小英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溶液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的现象差别验证的二氧化碳性质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钙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于是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大胆提出猜想,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Ⅰ.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成分?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1)【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HCl;

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

猜想Ⅳ: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HCl。

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不合理的猜想是哪一种并说出理由:      

为了验证余下的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2)【进行实验】研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猜想Ⅲ不正确

②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钠

有气泡产生

猜想      正确

(3)操作②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4)4.下列曲线能够表示所做实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      (填序号)。

(5)【反思交流】

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CaCl2 , 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然后过滤。

(6)Ⅱ.定量探究

兴趣小组同学想对本地化工厂排放废水中的HCl含量进行了测定(不含其他酸性物质)。取废水5 g,用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中和,如下图所示。请你计算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3、现有某不纯的碳酸钠固体样品,已知其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Na2SO4、CuSO4、NaCl、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杂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分析判断,并填写以下空白:

(1)把气体D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是      
(2)碳酸钠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杂质是      (写化学式)。
(3)碳酸钠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的杂质是      (写化学式)。
(4)请写出过程②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5)碳酸钠固体样品中还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要确定它是否存在,可用溶液A再实验。请简述你的设计方案(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      
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一些常用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2)用E和F组合可以测量所制得气体的      
(3)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测氧气收集满的方法      

用H装置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左或右)。

如果干燥二氧化碳气体,能否用氢氧化钠作为干燥剂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5)B、E、H装置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如果用H装置收集气体,如何使用H装置      

四、信息分析题(共1小题)

1、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4Cl、Na2SO4、CuCl2、NaCl、AgCl几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下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均填写相应的化学符号):

(1)混合物A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2)气体B是      ,现象X为      
(3)滤液C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4)滤渣D是      。 
(5)写出实验过程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简答题(共1小题)

1、小东从海边捡来一些嵌有砂砾的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为测定碳酸钙的含量,他做了如下实验:首先称取50g贝壳样品,然后将150mL的盐酸分5次加入(假设其余杂质均不与盐酸反应),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如下:

稀盐酸的体积

第一次30mL

第二次30mL

第三次30mL

第四次30mL

第五次30mL

剩余固体质量

40.0g

X

20.0g

10.0g

5.0g

(1)X=      g;
(2)小东测得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3)若把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共有      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汇仁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模拟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