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淘米 B . 洗菜 C . 苹果榨汁 D . 葡萄酿酒
2、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 . 磷矿粉 B . 硝酸铵 C . 硫酸钾 D . 氯化钾
3、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 . 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 . 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C . 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 . 分子总数增加
4、如图为市售盐酸的标签内容,倒出一半盐酸后(不考虑盐酸的挥发),不能表示剩下盐酸信息的数字是(   )

A . 500mL B . 36.5 C . 1.19g/cm3 D . 37%
5、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B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1 D . 反应后所得物质是混合物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钢铁表面镀铬能防止钢铁生锈 B . 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大 C . 棉纤维在空气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D . 煤块粉碎后燃烧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7、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干燥CO2 B . 收集O2 C . 检验CO2的性质 D . 监控气体流速
8、向MgO和CuO的混合物12g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生成Mg(OH)2和Cu(OH)2沉淀的总质量为15.6g,则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   )
A . 3.6g B . 8.0g C . 16.0g D . 18.0g
9、最早通过定量实验测定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 道尔顿 B . 门捷列夫 C . 拉瓦锡 D . 阿伏加德罗
10、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④是一种阴离子 B . 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 . 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D . ②容易得到电子
11、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Ba2+、X离子,则X可能是(   )
A . Na+ B . SO42- C . NO3- D . OH-
12、小郑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如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不可能是(   )

A .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B . 纯碱和稀盐酸 C . 硝酸铵和水 D . 烧碱和水
13、向Cu 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液中只有Al2(SO43 B . 滤渣中一定有Cu,不可能有Al C .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 . 滤液中一定有CuSO4可能有Al2(SO43
14、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O、CH4气体

鉴别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B

Na2CO3(NaOH)溶液

检验

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C

CaO(CaCO3)固体

除杂

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D

MnO2、KCl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15、一定温度下,向图I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 . 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 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C . 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增加 D . 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

二、信息分析题(共3小题)

1、  根据问题填空:
(1)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硫酸铜            B.石墨        C.酒精        D.氦气

      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②      可用于做干电池的电极

       是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        ④      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2)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大枣、瘦肉、加碘食盐等,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②原料中使用的加碘食盐可以补充碘元素,其目的是预防      (填“甲状腺肿大”或“佝偻病”);

③使用不锈钢锅将粽子煮熟,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      性;

④要检验煮粽子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      ;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      

2、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是      ;②是      
(2)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固体混合物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收集装置可选D是因为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二氧化锰的      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常选用的实验装置是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油层的作用是      ;若把收集满二氧化碳的两支试管分别倒插入盛有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里,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对比两支试管内液面高低的不同,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3、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

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      转变为电能。
(2)吸收步骤中,石灰浆的作用是      
(3)溶解步骤中,产生的H2的化学方程式为      。除此反应外,溶解步骤还能发生两个反应:①Fe2O3+3H2SO4=Fe2(SO4)3+3H2O②Fe+Fe2(SO4)3=3FeSO4 , 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的是       (填序号),其中①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4)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       (填操作名称)、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      
(5)请你就东台市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建议      

三、探究题(共1小题)

1、小华和小慧两位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1)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实验前小华向水中加入硫酸钠固体.则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2)小慧在做实验时误将氯化钠当成硫酸钠加入水中,结果在检验b气体时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和小慧一起就这一异常现象开展了研究.

【定性研究】

小慧猜想刺激性气味气体是氯化氢或氨气.小华则认为一定不是氨气,理由是      

在老师指导下得知:①食盐水通电时发生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②氯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由此可推测该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3)定剩余溶液中的溶质,小慧进行如下实验,请帮她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剩余溶液,滴入氯化铜溶液.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溶液中含有      

②将①中反应后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

      

溶液中含有氯化钠

小华则认为实验②不能确定一定有氯化钠,理由是      

(4)【定量研究】

两位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      。滴加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后,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足量的具体操作:静置,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5)计算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6)【实验反思】若步骤④中缺少洗涤干燥的操作,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