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市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5月一模调研测试考试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40%),另一瓶是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 . 加一定量的水 B . 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 C . 降低温度 D . t℃时蒸发少量水
2、两个软塑料瓶中分别充满CO和CO2两种无色气体,下列试剂不能将二者鉴别出来的是(   )
A . 澄清石灰水 B . C . 紫色石蕊试液 D . 氯化钠固体
3、两个软塑料瓶中分别充满CO和CO2两种无色气体,下列试剂不能将二者鉴别出来的是(   )
A . 澄清石灰水 B . C . 紫色石蕊试液 D . 氯化钠固体
4、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脱色、除异味 C . 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焊割金属用保护气 D . 铝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在铁栏杆的表面涂铝粉防止生锈
5、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 2Co──2个一氧化碳分子 B . Mg+2──1个镁离子 C . H2──2个氢原子 D . ──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6、物质的变化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化学反应的快慢。下列做法是为了控制化学反应变慢的是( )
A . 用较浓的食醋除水垢 B . 某些食品密封包装时充入氮气 C . 面团发酵时放在温热处 D . 煤燃烧时向煤炉中不断地鼓入空气
7、下图反映了某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 . 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 D . 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8、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方法(在箭头右侧)正确的是( )
A . CO2气体(CO) 点燃 B . MnO2固体(KCl) 加水过滤 C . CO2气体(HCl) 通入NaOH溶液中 D . KCl溶液(K2CO3 加稀H2SO4
9、防锈和回收废旧金属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为测定一种待回收的废铁中铁的锈蚀程度,某同学取该部分锈蚀的铁片样品(仅由铁和氧化铁组成),测得其中氧元素的含量为12%,则样品中已被锈蚀的铁元素占原金属铁的质量分数约为( )
A . 28% B . 31.8% C . 46.7% D . 70%

二、选择填充题(共17小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滴水成冰  B . 铁杵成针 C . 热胀冷缩 D . 百炼成钢
2、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 . 氧化钙、消石灰、CaO B . 氯化氢、盐酸、HCl C . 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 . 氢氧化钠、烧碱、NaOH
3、近年来苏州市围绕空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据苏州市环境保护局统计,2016年苏州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75.6%,较2015年提高了8.3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较考核基准年2013年下降了29.3%。下列措施中与降低大气中PM2.5污染物无关的是( )
A . 市政府出台《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4-2017年)》和年度实施方案 B . 关停燃煤小锅炉,淘汰黄标车 C . 春节期间倡议不燃放烟花爆竹 D . 雾霾天过敏体质患者戴好防尘口罩
4、熟悉各种化学仪器有助于我们进行化学实验,下列化学仪器名称正确的是( )
A . 量桶 B . 坩埚钳 C . 镊子 D . 研钵
5、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是进行各种化学定量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称取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B . 称取指定质量的药品时,应先加药品,后加砝码并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C . 称量时观察到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时,可认为天平已平衡 D . 托盘天平使用前、后应在天平托盘下取下或套上橡胶垫
6、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需要收集一瓶大约含1/4空气的氧气,下图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某些玻璃仪器,为了保证其密闭性,需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中未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 )
A . 广口瓶 B . 集气瓶 C . 滴瓶 D . 锥形瓶
8、试管内壁附有油脂,下列洗涤方法,不可取的是( )
A . 用洗衣粉溶液刷洗 B . 用热的纯碱溶液刷洗 C . 用肥皂水刷洗 D . 用自来水刷洗
9、氧气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一种气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划刻度线之前可先在瓶底加少量水  B .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D . 电解水实验中,电极上产生气体的快慢与电压无关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均由金属跟同一种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 . MgSO4和Al2(SO4)3 B . Na2SO4和K2SO3 C . FeCl2和FeCl3 D . ZnCl2和CuCl2
11、从图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 . 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 . 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 .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 . 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12、“尾气催化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下面是其中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从图中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B . 分子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 C . 图中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 . 将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同时溶液变蓝色 C .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D .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14、小明从化学方程式3Fe+2O2 Fe3O4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铁和氧气 ②反应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改变 ⑤反应时火星四射⑥反应生成的物质是四氧化三铁。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⑤⑥ B . ①②③⑥ C . ①②③⑤⑥ D . ①②③④⑥
15、将a克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固体反应物消耗的质量m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实线所示。在相同条件下,将b克(a>b)粉末状碳酸钙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6、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 . 将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 B . 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 C . 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D . 向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
17、下列各组物质在pH=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Na2SO4、KCl、Na2CO3 B . NaNO3、K2SO4、CuCl2 C . BaCl2、Na2SO4、KOH D . KNO3、HCl、Na2SO4

三、信息分析题(共3小题)

1、写出下列叙述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1)氢能源以热值高、零污染、制氢原料丰富而成为未来最理想燃料。       。
(2)红磷燃烧时因其白烟浓厚,军事上常将其制成烟幕弹。      
(3)工业上常采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生石灰。       。
(4)某些工厂废水中含有硫酸,处理时可通入适量氨水,反应后还能得到氮肥硫酸铵。      
(5)由于某些溶液易与空气中一些气体反应,故用胶头滴管吸取溶液时,要在液面上先挤出胶头中空气,再伸入液体中吸取,比如用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      
(6)食盐除了能作调味品外,在氯碱工业上通过电解食盐水,可得到烧碱、氯气、氢气等重要的工业原料。      
2、化学使人类生活更美好
(1)豆浆已成为众多家庭的饮品。下表是豆浆中部分营养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

成分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维生素

质量分数/%

1.8

0.7

1.1

0.01

0.0005

0.015

请据表回答:

①豆浆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      ;青少年因缺      而导致佝偻病。

②豆浆所含的营养素中不能供给人体能量,但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作用的是(填字母,下同)      

A.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维生素

(2)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①用作保险丝的武德合金属于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②下列方法不能防止钢铁腐蚀的是      

A.表面镀铬    B.表面涂油漆    C.部分浸入食盐水

③有一种“冰蚕丝”面料做的衣服,面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的化学方法是      

3、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 , 杂质不含硫元素)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黄铁矿中FeS2含量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查阅资料】 ①4FeS2+11O2 2Fe2O3+8SO2

②Na2SO3+H2O2=Na2SO4+H2O

【实验探究】

Ⅰ. 称取2.40g黄铁矿样品放入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

Ⅱ. 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

【问题讨论】

(1)Ⅰ装置中甲瓶内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      
(2)Ⅰ装置中乙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含量测定】

计算该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4)【交流反思】

如果缺少甲装置,则最终测得FeS2的质量分数将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Ⅱ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      ,说明已洗涤干净。
(6)【拓展应用】

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实验室常需要用到较稀的硫酸,把浓硫酸稀释的操作是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      

(7)依据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7)
A . 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 . 催化剂能够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产量 C . 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D . 吸收塔中为了提高吸收效率,采用喷淋的方式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某化学探究小组打算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加以区别。请回答:
(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于不同物质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


所选试剂

判别方法

方法一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反应,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盐酸,没有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二

氧化铁

      

方法三

      

      

(2)物理方法同学小王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

操作方法:      

判断方法:      

五、探究题(共2小题)

1、小亮通过学习知道了氧气的验满方法,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处,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了。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一定是纯氧吗?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小亮又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收集的氧气占容器的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34

带火星木条

微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      (填“是”或“否”)。

(3)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      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百分号内保留一位数小数)。
(4)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气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      ℃以下。
(5)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

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为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      

2、“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1)【实验探究1】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      ,用带异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

试管中固体逐渐减少, 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样品中一定含有      ,不含Fe2O3

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试管底部有不溶物,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样品中含有      

(2)【实验质疑】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进一步确定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定量实验:

(3)【实验探究2】取3 g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2.6 g,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操作二、操作三名称是      

②固体I的成分是       (填物质化学式,下同);

③烧杯A中溶液和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依据实验探究1、2中现象的分析及数据计算判断,这包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      

(4)【实验反思】下列对实验探究1、2的反思,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4)
A . 对物质成分的探究有时需要定性与定量实验的结合 B . 实验探究2烧杯C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 C . 实验探究1、2中都有气体产生,但生成的气体成分不同 D . 在原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有4个反应发生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市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5月一模调研测试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