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半截蜡烛》同步练习

年级:六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23小题)

1、按要求分类

试 引 测 括 误 途 证 冲 阻 超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2、修改病句。

①抗日战争时代,我国出现了不少抗日小英雄。

②他那和善的眼睛里射出慈爱的光亮。

③我在区运动会上,为学校争得了名誉。


3、按拼音写汉字。

dēng xīn

chǐ rǔ

xī dēng

      

      

      

4、我是拼音小能手。

      

      

      

      

灯芯

耻辱

熄灯

汹涌

5、多音字组词。

场chǎng          cháng                 称chèn         chēng      

6、写出近义词。

清苦-             藐视-              胆怯-                    羞涩-      

7、写出反义词。

清苦-                藐视-                胆怯-              羞涩-      

8、形近字组词 。

                     碗                    酸      

                     婉                    酥      

9、填入合适的词。

      的竹子                      的绿叶                       地说

10、选字填空。

拖 脱 托

                      寄                         

1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敏捷                           美                 后继      

1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描写人物品质的:
                                     
13、修改病句:

①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②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祸不单行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自相鱼肉  妥贴 B . 立椎之地  寄人篱下  背乡离井  吴下阿蒙  狼藉 C . 俯拾皆是  雄心壮志  文质彬彬  闻鸡起舞  赋闲 D . 呆若木鸡  喋喋不休  顽固不化  门庭若市  轻篾
15、给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挺:A.笔直 B.很 C.撑起,直起
挺有意思                      挺拔                  硬挺着      
16、解释下列词语。

①按兵不动

②必不得已

17、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更胜一筹

②感同身受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她一定聪明。

②她懂得洗衣服。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孙悟空击败了牛魔王。

②小方以班级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老师。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是好学生。

②吸毒是不正确的。

21、扩句。

①小蜜蜂飞来飞去。

②浪花跳跃。

22、缩句。

①笨手笨脚的黑熊正在表演。       

②五颜六色的鲜花在花丛中盛开了。       

23、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那些美好的印象,难道我会忘记吗?
②难道泪珠不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吗?

二、阅读题(共2小题)

1、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严密的搜查。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松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1)《半截蜡烛》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剧本中主要讲了      

(2)我最欣赏剧本中      的语言,因为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甲]中国的字画艺术源远流长。历朝历代,书法家、画家,名家辈出,名作如林,如同星月交辉,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只要你涉足中国字画的领域,你就会被中国字画独特的魅力所吸引,被中国字画的博大精深所感染。世界艺术大师毕加索看了张大千的画后,慨然说道:“艺术在你们中国。”连“野兽派”画家的代表人物马蒂斯都承认:“我的灵魂长来自东方的艺术。”客观地说,真正能把握中国字画神韵的还是中国人自己。历代那些或幼稚或淡雅或灿烂的绘画名品,本质上是书画艺术家们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与主客体世界进行心灵对话的形象记录。这种对话有时达到了哲学化的高度——在“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纵横笔画之间,在“微茫惨淡”“有风致、有缥缈”的笔情墨像之间,蕴含着情思,体现着“道”,表现着对人格乃至对宇宙、生命的体验。中国字画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华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艺术领域的最高水准,是中华民族的聪慧与创造力最集中的一种表现。
      [乙]我爱好音乐。我经常被那宁静如水、孔明如前的乐声所陶醉。这次深山听泉,我又产生了与聆听乐曲相同的感受。
       深夜听泉,另有一番滋味。全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听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深潭。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互不相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繁衍,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我的心犹如溶于水中随泉而流,随乐起伏。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纯洁,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泉水就是大山的灵魂。我感觉用泉水荡涤过的心田,如同用音乐耕耘过一样,能开出清新、典雅的花朵。
(1)作者在甲文中的看法主要是什么?

(2)甲文中提到的中国字画的“神韵”,从本质上说,它主要是指“字”的什么和“画”的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半截蜡烛》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