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隋朝虽然短暂,但却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下列有关隋朝历史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国家处于长期分裂之中 B . 隋朝前期实行暴政 C . 隋文帝时开通了大运河 D . 隋朝创立了科举制
2、家喻户晓的电视连戏剧《西游记》主要描写了唐僧到西天取经历经千难万险的故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故事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B . “西天”指古罗马 C . “西天”指古印度 D . “经”指佛经
3、小明五一期间去西安旅游,看到一个生产工具模型(图所示),该工具是(    )

A . 家庭棉纺织工具 B . 农业灌溉工具 C . 鼓风冶铁工具 D . 风力发电工具
4、下列史实,可以通过《资治通鉴》了解的有(    )

①秦始皇统一文字   ②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③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   ④隋炀帝时开凿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5、张三的祖上曾是岳家军的一名将领,当时他们作战的主要对手是(    )
A . 契丹军 B . 蒙古军 C . 金军 D . 元军
6、下列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和南宋不是同时并存的是(    )
A . B . 西夏 C . D . 蒙古
7、西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2017大西安创新论坛暨新零售新微商峰会(简称“双创双新”峰会)于5月27日在西安召开。如果你是峰会贵宾,你在长安可以了解到下列哪些朝代的遗迹(    )

①西汉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8、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文中的“伟大工程”是指(    )
A . 长城 B . 赵州桥 C . 故宫 D . 大运河
9、某校七(1)班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③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0、为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党和政府设置了纪委、监察局、反贪局,构筑了严密的防腐监察网络,使贪官污吏无藏身之地,其实,反腐监察机构早已有之,以下反复检查机构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司隶校尉

②锦衣卫

③御史大夫

④东厂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③②①④
11、2001年昆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选项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
A .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 京杭大运河 C . 孔孟儒家思想 D . 北京故宫
12、居住在宋都开封的张潇鸣为款待远道而来的朋友。带其到开封各处游览,下列描述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
A . 给朋友盛上占城稻米饭 B . 餐桌上摆放花生、玉米等物品 C . 夜里,上街逛夜市,品尝风味小吃 D . 带朋友去大相国寺观看舞剑、杂技等表演
13、不同时代购物方式、地点各不相同,唐朝时,长安市民要想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必须要去的地方时是(    )
A . B . 东市、西市 C . 瓦子 D . 勾栏
14、如果你是宋代一名沿海地方官员,想在本地建立一座造船厂,需要去考察造船业发达的城市,你不应该去的是(    )
A . 广州 B . 杭州 C . 泉州 D . 明州
15、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人物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
A . 唐太宗 B . 岳飞 C . 文天祥 D . 忽必烈
16、历史老师以“唐朝对外关系”为主题,让学生课下搜集材料,李媛搜集到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图,从该图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 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 . 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C . 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 . 钱币上都有汉字
17、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下列选项对应错误的是(    )
A . 明太祖——废除丞相 B . 明成祖——设东厂 C . 雍正——设军机处 D . 顺治帝——大兴文字狱
18、《红楼梦》中会出现的情节是(    )
A . B . C . D .
19、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开播,打造了一场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红也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 . 苏轼 B . 李清照 C . 岳飞 D . 辛弃疾
20、下列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四个事件,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
A . 戚继光抗倭 B . 丝绸之路 C . 鉴真东渡 D . 郑和下西洋

二、列举题(共2小题)

1、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突出,明清时期小说有了突出的发展,请写出下列相关的史实:
(1)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2)以农民起义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是      
(3)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是      
(4)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小说是      
2、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1)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      
(2)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起了疆域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3)“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他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4)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一位重要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      
(5)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说“《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创作《窦娥冤》的是      
(6)他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他是      

三、判断题(共1小题)

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当了皇帝。
(2)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北方政局相对稳定。
(3)元朝时,山东、陕西、河北被称作“腹里”,直属中书省。
(4)清朝时,皇帝专权的主要工具是六部。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桑哥(元朝宰相)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宣有以崇异之,凑改为宣政院。

——《元史》

材料四:清军评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如何正确看待两宋时期我国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并简述少数民族政权对历史发展的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宣政院”主要管辖范围是哪里?它的设立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人民网

材料三:郑和,云南人…..成祖…….永乐三月六日……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凡三十余国。所取宝物不可胜计。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初实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1)材料一中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与相关内容,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3)材料三反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4)材料四表明清朝实行什么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5)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什么启示?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篇】

材料一: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文化篇】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材料三:“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白居易《新乐府·红线毯》

(1)请你举出一项能体现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宋代科技成就。宋代科技成就主要经过谁传到欧洲的?
(2)阅读材料后,你有何感想?
(3)比较说明李白与白居易诗歌的不同。并指出其生活的时代背景
(4)青少年应该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做贡献,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