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小林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这样一幅图片:一群游行的人手举旗帜和横幅,上面写着“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标语。你认为这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应是(  )
A . 公车上书 B . 五四运动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事变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毛泽东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3、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队伍壮大 B . “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略中国 C . 北洋政府对外卖国、对内掠夺,阶级矛盾加深 D .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4、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
A . 一次大战 B . 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的决定 C . 十月革命 D .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
5、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  )
A . 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 .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作用 C . 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和领导作用 D . 广大人民的彻底觉悟
6、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 . 废除二十一条 D .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
A .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 . 学生爱国运动 C . 工人和学生的革命运动 D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 . 领导阶级不同 B . 指导思想不同 C . 所处时代不同 D . 革命前途不同
9、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1921年召开的(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中共七大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0、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中国共产党一大 B . 遵义会议 C . 中国共产党七大 D . 井冈山会师
1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 . 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 . 通过第一个党纲 C .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 .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1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 .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 . 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C .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 . 《青年杂志》改称《新青年》
13、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
A . 新文学、新道德 B . 民主、自由 C . 民主、科学 D . 民主、富强
14、下列人物中,属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有(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周恩来    ④鲁迅

A . ①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③④
15、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    )
A . 北京 B . 延安 C . 上海 D . 瑞金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阵地是《      》和      
2、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      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3、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      年,地点是      ,后转移到      
4、五四爱国运动的前期的主力是      ,后期的主力是      
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是指哪些人?
(3)材料二中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是指什么事?
(4)从材料三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5)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学习上述运动中学生、工人的什么精神?
2、阅读材料,回答提问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迥然不同,后期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文集》

材料二:五四运动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1)新文化运动前期高举什么旗帜?
(2)据材料一回答,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3)材料二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哪一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哪种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
(4)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