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乾安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5小题)
1、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晨昏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1)
A . 晨线
B . 昏线
C . 晨昏线
D . 不能判断
(2)这一天的日期和节气分别是( ) (2)
A . 6月22日 夏至
B . 12月22日 冬至
C . 3月21日 春分
D . 9月23日 秋分
(3)关于A、B、C、D四点地方时的计算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 (3)
A . 16 14 20 22
B . 14 19 20 15
C . 16 13 19 20
D . 18 19 21 22
3、读上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④地区的植被类型为( ) (1)
A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 热带荒漠
C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 温带草原
(2)⑤地区炎热干燥时( ) (2)
A . 地球到远日点附近
B . 蒙古高压最强盛时期
C . ②地处于多雨季节
D . 我国东部盛行东南风
4、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北印度洋海区的海水,冬季向东流,夏季向西流
B .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 . 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称为赤道暖流
D . 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环绕地球的西风漂流
5、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
A . 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B . 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C .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 . 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6、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 . 降水
B . 湖泊水
C . 地下水
D . 冰川积雪融水
7、下面四种气候类型中,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8、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 )
A . 河流水、咸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B .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C .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 . 海洋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9、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 . 黄土高原的形成
B . 崇明岛的形成
C . 沙丘的形成
D .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10、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B . ①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
C . ②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温度最高
D . ③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2)流经①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2)
A .
B .
C .
D .




11、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1)
A . 一直向东走
B . 一直向西走
C . 先向东北,最后向东南走
D . 先向东南,最后向东北走
(2)在经纬网中,A点在E点的方位( ) (2)
A . 西北
B . 东北
C . 东南
D . 正西
12、下图中N地常年受到盛行西风影响,M地季节性受到盛行西风影响,M、N两地西侧均为海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M地最可能是( ) (1)
A . 开普敦
B . 雅典
C . 惠灵顿
D . 伦敦
(2)N地近地面的盛行风向和自然带分别是 ( ) (2)
A . 东北风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 东南风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 西北风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 西南风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3、在我国西北河西走廊有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像蜂巢一样。花岗岩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图中“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 (1)
A . 流水侵蚀
B . 风力侵蚀
C . 冰川侵蚀
D . 流水沉积
(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 (2)
A . 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 . 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 . 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 . 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14、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1月、西北风
B . 7月、西北风
C . 1月、东南风
D . 7月、东南风
(2)M地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2)
A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 受地形的影响
D . 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
15、下图中,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图示甲气压带名称为( ) (1)
A . 赤道低气压带
B .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 极地高气压带
D . 副热带高气压带
(2)关于乙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乙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
B . 受乙风带的影响,形成全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 . 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
D . 乙风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16、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26′S向北移至23°26′N
B . 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
C .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D . 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17、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
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相邻
④不属于河外星系
(1)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
①大气环流 ②石油、天然气资源 ③火山爆发 ④地壳运动
(2)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8、“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塞北到江南地域分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水分
B . 热量
C . 土壤
D . 地形
19、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图中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基础是( ) (1)
A . 地形
B . 水分
C . 热量
D . 土壤
(2)图中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2)
A . 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B . 由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C .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 地方性分异规律
20、读“北半球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 (1)
A . ③和⑤
B . ④和⑧
C . ①和⑦
D . ②和⑥
(2)对图示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白天①地气温大于②地
B . 城市出现晴朗天气
C . ②地气温未来会升高
D . ⑤⑧两地有连续性降水
(3)甲图表示的锋面系统是( ) (3)
A . 冷锋
B . 暖锋
C . 准静止锋
D . 锋面气旋
21、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山脉D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
B .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C .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D . 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
(2)关于图中A处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加那利寒流
B . 本格拉寒流
C . 千岛寒流
D . 秘鲁寒流
22、下图中四幅地球光照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 .
B .
C .
D .




23、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
A .
B .
C .
D .




24、下图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 )
A . abcd
B . abdc
C . badc
D . cbad
25、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视频显示,在2014年10月19日到27日期间,太阳表面出现了24年来规模最大的太阳黑子爆发。10月24日,太阳耀斑活动达到顶峰,引发了强烈的无线电干扰。结合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太阳黑子和耀斑( ) (1)
A . 都发生在①层
B . 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 . 都发生在②层
D . 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2)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2)
A . 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 . 许多地区的有线电通信中断
C . 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
D . 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地地质构造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 ;该处地形形成的原因为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 循环,图中B环节是 。
(3)在图中C环节的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这种地质作用属于 (内、外)力作用。
(4)N地河流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此地此时气候特征为
(5)N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
(6)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印度及其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季节的风是 季风,此风形成的原因是
(7)假设该地处在北大西洋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该处洋流名称是
2、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 ,在该系统控制下,A处天气特点是 。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 ,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处可能出现 天气。
(2)图中C、D两处中 处即将发生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即将受到 (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天气系统影响下冬季可能会出现 灾害性天气
(3)E、F两点的风力较大的是 。
3、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甲图表示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A、B处近地面,则B气压带名称为 ,则A气压带名称为 ,①风带的具体风向为 ;在B气压带和①风带交替 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该地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
(2)若甲图表示海陆风,A、B处近地面,海陆间气压形势如乙图所示,则A为 (陆地、海洋),则B为 (陆地、海洋)。若乙图表示亚欧大陆与太平洋间的气压分布情况,则此时北印度洋季风环流为 时针运动。
(3)若甲图表示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示意图,在大西洋海区,②洋流名称为 在太平洋海区,③洋流名称为 。
(4)若甲图表示海陆间循环,则南水北调工程属于对 环节施加的影响(填数字)。
4、图示为北半球,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此图地球自转的方向 时针。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弧ABC中属于晨线的是 。
(3)A点的地方时是 时,B点的地方时是 时。
(4)A、B、C点中昼夜平分的是 ,B点白昼长 小时
(5)假若B点的纬度为70°N,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
(6)BCD三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