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4小题)

1、角峰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 流水侵蚀 B . 冰川侵蚀 C . 风力侵蚀 D . 温度变化
2、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

A . 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 . 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 . 为了通过更多地山村 D . 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3、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河外星系 D . 总星系
4、下列渔场不属于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  )
A . 北海道渔场 B . 秘鲁渔场 C . 北海渔场 D . 纽芬兰渔场
5、北京时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交会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神舟八号”发射升空时,纽约(西五区)时间为(  ) (1)
A . 10月31日13时58分 B . 10月31日16时58分 C . 10月30日16时58分 D . 11月1日2时58分
(2)结合下图, “神舟八号” 从发射升空至首次对接期间,有关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位于DA段,并向北移动 B . 位于AB段,并向南移动 C . 位于BC段,并向南移动 D . 位于BC段,并向北移动
6、北京时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交会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神舟八号” 从升空到首次对接期间,关于东莞的昼夜长短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昼长夜短,昼继续延长 B . 昼长夜短,昼不断缩短 C . 昼短夜长,夜继续延长 D . 昼短夜长,夜不断缩短
7、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1)
A . B . C . D .
(2)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2)
A . 减弱① B . 增强② C . 减弱③ D . 增强④
8、下列所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9、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信风带的是(  )
A . B . C . D .
10、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11、岩石圈是指(  )
A .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 . 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 . 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 .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12、下列四幅图中,能引起寒潮的是(  )
A . B . C . D .
13、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梅雨过后,会出现“伏旱”天气。形成“伏旱”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A . 气旋 B . 台风 C . 锋面 D . 反气旋
14、下列河湖,没有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
A . 塔里木河 B . 闽江 C . 长江 D . 太湖
15、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  )

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

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     ④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

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⑤
16、下图为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后回答下面小题。

(1)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1)
A . 5月 B . 6月 C . 10月 D . 12月
(2)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 (2)
A . 黄河流域 B . 塔里木河流域 C . 长江流域 D . 珠江流域
1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  )

 

  暖流    寒流

A . A    B . B    C . C    D . D
18、分析下面海洋表面等温线、洋流分布示意图和澳大利亚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北半球寒流的是(  ) (1)
A . A    B . B    C . C    D . D
(2)在澳大利亚的轮廓图(右图)中有沙漠分布并与洋流相关的是(  ) (2)
A . B . C . D .
19、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显著(  )
A . 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作用,使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 B . 秘鲁附近海区由于寒、暖流交汇,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秘鲁渔场。 C . 洋流有利于海洋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D . 洋流能把近海的污染物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环境保护。
20、读下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面小题。

(1)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 (1)
A . 三角洲 B . 沙洲 C . 冲积扇 D . 沙丘
(2)上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2)
A . 流水侵蚀 B . 风力沉积 C . 风力侵蚀 D . 流水沉积
(3)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 (3)
A . 风力 B . 冰川 C . 流水 D . 植物
21、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 . 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 . 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 . 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 . 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22、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 B . C . D .
2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

①自然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③各要素对环境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④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24、下列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是(  )
A . 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B . 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类型不同 C . 坐火车从新疆乌鲁木齐到江苏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D . 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世界地图

材料中①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       引起自然带⑥-⑦—⑧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

2、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      ,丙处的地质构造为      
(2)乙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3)若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乙、丙、丁处中的      处开采合适。
(4)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      处为好,其中      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
(5)某地址考察队从山体丁的A到B、C处沿图示直线依次钻孔取样,发现岩石的年龄关系是(  ) (5)
A . 老——新——老 B . 新——老——新    C . 年龄一样 D . 由老到新
3、读下列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下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

A      ;D        ;B      

E        ;H        ; G      

(2)主要受西风影响而形成的洋流有(填代表字母)        、      
(3)在B、E洋流汇合处形成的渔场名称是      ,在I处形成      渔场。
4、根据下图回答:

(1)填写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名称

      ;乙      

      ;丁      

(2)终年由低压控制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      
(3)分布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      
(4)丙图气候类型下的自然带是      ,其夏季气候特征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