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17届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图所示现象,主要反映了(    )

A . 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B .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D . 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
2、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也是后世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此著作是(    )
A . 《伤寒杂病论》 B . 《齐民要术》 C . 《水经注》 D . 《天工开物》
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思想家是(    )
A . 孔子 B . 孟子 C . 荀子 D . 墨子
4、“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
A . 洋务运动兴起 B . 辛亥革命兴起 C . 新文化运动兴起 D . 国民大革命兴起
5、2016年是长征胜利结束80周年,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淄博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 . 甲、乙 B . 甲、丙 C . 乙、丁 D . 丙、丁
6、1949年4月毛泽东的一首七律,诗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其中的“天翻地覆”指的是(    )
A .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 . 辛亥革命取得成功 C . 战略决战取得胜利 D . 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7、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    )

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  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  ④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8、下列有关雅典城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 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农业发达 B . 古代雅典城邦是著名的君主专制国家 C . 伯里克利时期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 D . 古代雅典用系统的教育将全体小孩培养成合格公民
9、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10、今天,人们用这座可以容纳1600名观众的“环球剧院”来表达对一位天才的怀念之情。他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等被全世界公认的经典剧作,一直是剧院唯一的选择。请问这位天才是(    )
A . 西班牙人 B . 英国人 C . 法国人 D . 意大利人
11、“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的舞台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显得突出许多。”是因为法国大革命(    )

①首创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颁布了《1987年联邦宪法》    ③受启蒙思想影响更深远       ④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2、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 .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 .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C .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 . 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13、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夸张的手法、简洁的笔锋、丰富的寓意展现着社会主题,与下边漫画主题有关的是(    )

A . 巴黎和会 B . 华盛顿会议 C . 慕尼黑会议 D . 雅尔塔会议
14、下列事件中,对美苏两极格局具有冲击作用的有(    )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②欧洲共同体形成  ③中国崛起  ④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5、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 . 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B . 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宰世界 C .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 D .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一个强国的建成,需要血与肉的筑就,更需要周旋世界的勇气。把握外交与国防的发展,学会坚强与增长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一组图片

材料二:雄军铁甲卫我国防,钢铁长城扬我国威,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2017年将发行建军90周年纪念金币6枚,包括陆军(如下图)、火箭军、预备役部队、战略支援部队等六枚金币。

材料三: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在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

——摘自2014年3月习近平在德国柏林的演讲

(1)据图1,回答条约对中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图2的访问带来的重大成果是什么?图3中的乔为何事而大笑?
(2)图4反映的这次会议如何评价?观察图1到图4的变化,你得到哪些启示?
(3)阅读材料二,除材料中提及的,你确认应该还有哪两枚金币发行?人民解放军的创建最先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4)阅读材料三,习近平的讲话表明中国始终坚持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灾难,也带来了深刻的思考。据要求回答问题。
(1)【战争之因】两次大战的原因各不相同。据图1,写出大战爆发的原因。据图2和图3,写出二战爆发的共同原因。

(2)【战争之程】战役从1916年2月一直延续到12月,交战双方争相使用了各种新式武器,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伤亡。请写出这场战役的名称。

二战期间罗斯福的演讲谈到:“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一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

(3)【战争之果】战争有直接和间接结果。据图4,写出战争的直接结果。图5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什么结束?写出为这一事件的到来,中国军民的2例具体贡献。写出一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的名称。

(4)【战争之思】避免战争,成为战后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追求。写出二战后,为防止大战爆发而成立的国际组织的名称,以及苏美两大集团对峙的最大特点。
3、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探寻经济发展规律、推动经济繁荣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和世界,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

材料四:二战后,德国人诚恳地接受了自己历史上沉重的一面。没有推卸自己应该对犹太人大屠杀所负的责任,没有否认自己经受了12年的纳粹独裁统治……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这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重创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所说的工业化的“起点”开始于哪一生产部门?请写出推动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的2件大事。
(2)材料二这项发明是哪一个国家率先完成的?这一发明的改进和广泛使用,对人类生活有何积极影响?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原子能的发展利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表现之一,哪一科学理论的创立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4)由材料及所学知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5)阅读材料四,“12年的纳粹独裁统治” 指的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德国人为什么能再次创造经济奇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17届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