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2016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年级:九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巴西和澳大利亚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A . 大部分处在温带 B . 地形以平原为主 C . 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D . 都属于发达国家
2、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作为亚洲人,我们为之自豪。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B . 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C .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一个洲 D .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洲
3、“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我国哪一地形区的真实写照?(    )

A . 东北平原 B .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华北平原 D . 成都平原
4、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

A . B . C . D .
5、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

A . 日本资源贫乏,这样做是为了节省材料 B . 日本房屋更新快,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拆迁 C . 可以减轻对地面的压力,以免引发地震 D . 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6、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位于(    )

A . 旧金山 B . 芝加哥 C . 纽约 D . 休斯敦
7、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 西藏自治区 B . 内蒙古自治区 C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 青海省
8、读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C点地理坐标是(  ) (1)
A . 20°E,0° B . 0°,20°N C . 20°E,20°S D . 20°W,20°N
(2)有关图中A、B、C、D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A地位于南半球 B . B地位于西半球 C . C地位于高纬度地区 D . D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9、喜马拉雅山是由下列哪两大板块挤压而成(  )
A .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 .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C .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D .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10、下列叙述,表示天气的是(  )
A . 昆明四季如春 B . 镇江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C . 夜来风雨声 D .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11、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极地地区终年寒冷,冰雪覆盖,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海陆因素 B . 纬度因素 C . 洋流因素 D . 地形因素
12、下列属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
A . 亚马孙平原 B . 西西伯利亚平原 C . 黄河、长江流域 D . 青藏高原
13、印度是(  )
A . 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 . 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C . 世界耕地面积最广的国家 D . 著名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14、如图所反映的是撒哈拉以南地区多数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制造业发达 B . 许多国家的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C .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D . 粮食产量高、出口量大
15、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地理位置的哪一特征?(  )
A . 经度跨度大 B . 纬度跨度大 C . 海域跨度大 D . 东西跨度大
16、关于下列四省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西部地区的省是甲、乙 B . 濒临海洋的省是甲、丁 C . 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的省可能是甲、丙 D . 外国朋友要考察少数民族风情,建议他去甲省
17、2014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即一方独生子女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其目的是(  )

A .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 . 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 C .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D . 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18、民居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搭配不相符的是(  )
A . 延安——窑洞 B . 西双版纳——竹楼 C . 皖南——冰屋 D . 吐鲁番——平顶屋
19、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土壤类型也各不相同,下列各种土壤与所在地形区相吻合的是(  )
A . “红土地”——四川盆地 B . “黄土地”——黄土高原 C . “紫土地”——东北平原 D . “黑土地”——东南丘陵
20、下图所示新疆的地形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其中位于两盆之间的山脉是(  )

A . 阿尔泰山 B . 天山 C . 昆仑山 D . 喜马拉雅山
21、关于长江和黄河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全河段都有结冰期 B . 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中游河段 C . 治理的首要任务都是防洪 D . 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
22、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采取的态度是(  )

a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b要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c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可持续利用

d我国资源人均量少,应节约使用

A . abc B . abd C . bcd D . abcd
23、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漫画反映的是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A . 土地荒漠化 B . 乱占耕地 C . 水土流失 D . 滥砍滥伐
24、下列交通运输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
A . 从西藏拉萨送伤员到北京——铁路 B . 从武汉运1万吨大米到上海——水运 C . 从天津塘沽运海鲜到北京——航空 D . 从大连运5000吨钢材到广州——公路
25、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④合理发展畜牧业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26、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下列叙述与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①农田以旱地为主

②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③赛龙舟为传统的运动项目

④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⑤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

A . ①②⑤ B . ③④⑤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⑤
27、关于香港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香港是交通运输中心 B . 香港重工业发达 C .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 D . 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
28、随着海峡两岸“大三通”时代的到来,两岸人民的交往日益密切。某游客赴台湾探亲前查阅到台湾的相关资料,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
A . 居民多为高山族 B .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 . 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 D . 河流短小,水能资源贫乏
29、“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除澜沧江以外,另外两条是(  )
A . 长江、黄河 B . 长江、雅鲁藏布江 C . 黄河、珠江 D . 珠江、塔里木河

二、综合题(共6小题)

1、某中学计划开展野外考察。读右图将本次活动计划补充完整。

(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      米。
(2)甲、乙两条山路坡度更缓的是      
(3)选择营地:图中A、B两地适宜搭帐篷的是      
(4)调查区域内居民点判断图中李庄在吴庄的      方向。根据李庄、吴庄的所在位置,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      
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2月7日至2月23日,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南部海滨城市索契市举行。

材料二:2014年5月21日,中俄在上海签署30年天然气供应协议,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见证签字仪式。

材料三: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庆祝活动,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

(1)读图,索契北靠大高加索山脉,西临黑海、地中海,东面有世界最大的湖泊      。索契气候宜人,是俄罗斯冬季的旅游胜地。
(2)读索契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索契市的气候类型是(  ) (2)
A .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 温带季风气候 D . 地中海气候
(3)俄罗斯地跨亚洲和欧洲,俄罗斯面积居世界第      位,矿产资源丰富,2018年起俄罗斯将通过      运输方式,向中国供应天然气。
(4)庆典上盛大的阅兵仪式在      (首都)红场举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是      洲的主战场。
(5)下列工业部门中,俄罗斯不太发达的是  (  ) (5)
A . 钢铁工业 B . 宇航工业 C . 核工业 D . 轻工业
3、读材料和“一带一路”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为推动区域经济一  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愿同东南亚等地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连接了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大洋,其中经过的A海域是我国的      海。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有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      海峡和亚非分界线的      运河。该运河东侧为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该半岛居民主要为      色人种。
(3)“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西端,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多      洲。
(4)下列有关“一带一路”沿途旅游景观说法正确的是(     ) (4)
A . 走陆上丝绸之路可以参观泰国泰姬陵 B . 走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参观花园城市新加坡 C . 走海上丝绸之路可到日本欣赏樱花 D . 走陆上丝绸之路可以参观新疆的都江堰
4、读材料及“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京津冀将走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一体化道路。

(1)北京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等众多国家机关所在地,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中心。
(2)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  ) (2)
A . 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B . 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C . 资源丰富 D . 临海,交通便利
(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      为主,是我国重要的      产区(粮食作物);由于这里河湖众多,也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品产区,因而本区有“      ”的美誉。
(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4)
A .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 . 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 C . 长江三角洲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D .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林、牧、副、渔业基地
(5)连接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铁路干线名称是      
(6)两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①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两地的煤炭资源都十分丰富

③两地的钢铁工业都靠近原料产地

④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⑤两地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6)
A . ① ② ③ B . ② ③ ④ C . ③ ④ ⑤ D . ① ④ ⑤
5、读下列图片、文字等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继2013年12月8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式通水后,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日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沿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全程自流,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

(1)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      (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就是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      、华北地区。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      水库调水,经过      、河北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北京、天津。
(3)西线方案直接将长江上游的水,引到黄河的上游。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这里      现象(环境问题)严重。
(4)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的主要优势是(  ) (4)
A . 输水线路较短 B . 有京杭运河及天然湖泊可以利用,且取水有保证 C . 人口少,最为经济 D . 可以自流引水
(5)针对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      尤为重要。
6、阅读材料与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青藏地区是当今旅游热点地区之一。某旅游团7月下旬准备到西藏地区旅游,旅行社宣传单提示:①早晚外套、棉衣;②准备遮阳伞、墨镜;③有心、脑、血液系统疾病者不宜去西藏旅游;④带好雨衣等。

(1)上述材料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①气温日较差大      ②空气稀薄,光照强   ③海拔高,气压较低  ④经常下雨

(1)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旅行团通过      铁路来到西藏,该铁路东起青海省西宁,南至西藏自治区      (城市名)。
(3)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喜爱喝青稞酒,日常食物常以青稞制作而成的糌粑作为主食。青稞多生长在海拔较低的      地区,请分析这些地区适宜青稞生长的有利条件(多选)      

A.气温较高,土质肥沃                B.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C.日照时间长,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D.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4)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们在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以石块为原料砌成碉房。以下描述中,不符合碉房特征的是(  ) (4)
A . 墙体厚实 B . 多为平顶 C . 门窗小而少 D . 斜顶大窗
(5)在青藏高原上,生存着被称为“高原之舟”的动物是(  ) (5)
A . 牦牛 B . 骆驼 C . 藏绵羊 D . 三河马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2016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