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安柳城片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年轻的跨栏名将刘翔,在男子110m栏决赛中,以12.91s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记录,勇夺冠军.他在上述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 7.7m/s
B . 8.5m/s
C . 10m/s
D . 11m/s
2、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面时,则( )
A . 他的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B . 他的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C .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D .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3、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
A . 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B . 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
C . 中学生身高约1.5m
D . 在中学生百米赛跑中,冠军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20m/s
4、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 .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C . 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 . 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5、小华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甲、乙两小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两车的速度关系是( )
A . 甲快
B . 乙快
C . 甲、乙一样快
D . 无法判断
7、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
A .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 . 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
C .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D . 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
8、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的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数万人不幸遇难!数百万人失去家园! 以下是关于被困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佳的是( )
A . 大声呼救
B . 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C . 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 . 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9、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拨打放在真空中的手机,手机显示呼叫号,却听不到铃声;③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0、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改变音调
B . 改变响度
C . 改变音色
D . 改变频率
11、我国的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盛已乘坐着宇宙飞船“神舟六号”邀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 .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 .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 太空中噪声太大
D .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12、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这里的“不同”是指(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以上都不对
13、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 .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D . 以上都不对
14、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
A . 保护车辆行使安全
B . 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 .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 .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15、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 声音太大
B . 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C . 声音太小
D . 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16、一束光线以入射角5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 . 100°
B . 120°
C . 140°
D . 160°
1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B .
C .
D .




1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折射现象的是( )
A . 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象在水面处折断了
B .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 . 阳光下,立竿见影
D . 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鱼群和水草
19、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
A . 镜花水月
B . 一叶障目
C . 凿壁借光
D . 形影相随
20、光照射到下列物体的表面,发生的反射属于镜面反射的是( )
A . 室内的石灰墙壁上
B . 平静的水面
C . 白色衣服上
D . 投影的幕布上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 而产生的,并经 传入人耳.
2、太阳光照在白纸上,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白纸,他看到白纸是 色.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地球是 的,而相对于太阳是 的.
4、把绚丽的七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混合在一起可以组成 光.电视机艳丽的画面是由 、绿、 三种基本色光组成的..
5、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如图,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体的长度为 cm.
(2)如图机械停表的读数是
6、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跟着减小,使∠ i增大,∠r跟着增大,∠r总是 ∠i,说明
(2)如图乙,该实验中硬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 在 .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一束阳光射到水平镜面,请你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2、根据光的折射特点,画出光线从玻璃到空气的折射光线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在学校学习中你遇到哪些噪音?你能提出哪些方法来减弱噪声吗?(分别写出两种)
2、如图所示,数值40的意思是什么?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从此地到达泉州至少要多长时间?
五、简答题(共1小题)
1、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你能找出一个事实来支持你的说法吗? (填“能”或“不能”)事实是:
六、实验题(共4小题)
1、小明同学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活动,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或归纳实验结论:
(1)小明用手触摸发声的音叉时,感觉到音叉在 ,当他用手握紧音叉时,发声就停止了,这说明了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小明轻敲桌子的一端,耳朵贴紧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很响亮的声音,这说明了 .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声音 ,最后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这说明了 .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公式)是
(2)实验中需要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 .
(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m/s.
3、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 (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 的关系;
(4)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5)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4、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鼓、一张硬纸片、小锤.你任选器材(一种或几种器材),设计一个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并按下列要求填写.
(1)写出你所选用的实验器材:
(2)实验过程和现象: ;
(3)实验结论: .
七、计算题(共2小题)
1、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收,求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
2、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Ⅰ所示.
项目 | 上海 | 苏州 | 常州 | 南京 |
到站时间 | 09:51 | 10:32 | 11:45 | |
发车时间 | 09:15 | 09:53 | 10:34 | |
里程/km | 0 | 84 | 165 | 300 |
求:
(1)在苏州的停车时间有多长?
(2)动车由上海到南京全程的时间有多长?
(3)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