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锦华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 7.2m=7.2×100=720cm B . 7.2m=7.2m×100=720cm C . 7.2m=7.2×100cm=720cm D . 7.2m=7.2m×100cm=720cm
2、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 .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 .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 . 大地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D .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3、下列做法会使蒸发变慢的的是(   )
A . 冬天,用电热吹风吹湿了的头发 B . 湿衣服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C . 把抹布卷成一团 D .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4、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在平静的湖边看到树的倒影        B . 白天浓密树荫下有许多小圆形光斑 C . 夜晚,路灯下看到自己的影子      D . 圆形玻璃缸中的金鱼,看上去变大了
5、下列现象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
A . 放进冰箱的水结冰了 B . 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室内,镜片突然蒙上一层小水珠 C . 寒冷的北方下雪了,雪的形成过程 D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6、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 . 蜡烛的正立像 B . 蜡烛的倒立像 C . 三角形光斑 D . 圆形
7、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4.00s,当时气温是15℃,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  )
A . 14.00s B . 14.29s C . 13.71s D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夏天喝冷饮时,发现杯子外面有水珠出现,好像在“出汗”,这是       现象;冬天,晾在室外的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       现象.

2、一切发声体都在      ,声音靠      传播,      不能传声.
3、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      的,卡车是       的(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4、乐音三要素是音调、      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给摩托车的排气管加装消声器是在      减弱噪声.
5、每年三四月份,珠海都会出现了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因为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      ,但暖湿气流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极易发生液化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都是湿的.而液化石油气是用      的方法液化的.
6、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      (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7、晴天大树下的光斑是光的      现象; 雨后彩虹是光的       现象; 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      现象.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   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作图:  
(1)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OA是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室内一盏电灯通过墙上的两个小洞,透过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请根据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S.

(3)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4)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

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共4小题)

1、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并计算:            
(1)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物体A 的长度分别为            .

(2)小红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小车的平均速度.他用刻度尺测得斜面长为S=1.2m,小车通过前一半路程S1的时间为1s,通过全程S所用的时间是1.5s.那么,小车通过后一半路程S2的平均速度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2、如图,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实验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
3、如图所示,是某种固体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且每分钟的供热不变,由图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物质是      体.
(2)这种物质在AB段是呈      态.
(3)BC段表示这种物质的      过程,熔点是      ℃.
(4)CD段这个过程中      热量,温度      .
(5)DE段表示这种物质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
4、有一种家用取暖器,外形如图甲所示,它是由电热丝发热达到取暖的目的;如果从侧面剖开,它的主要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Q为电热丝,MN为一个内表面极为光滑的金属弧面.

(1)电热丝通电后产生的是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它通过MN的内表面产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弧面金属板MN与下列哪种器材的作用相似(    ) (2)
A . 凸面镜 B . 平面镜 C . 凹面镜 D . 潜望镜
(3)电热丝安装在图示位置的目的是使热能      (选填平行或发散)射出.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郑州到上海的铁路线长约1100千米,已知南京到郑州的铁路线长约800千米,从郑州开出的快车经过10小时到达南京,郑州南京间的平均速度多少?假设列车仍以郑州南京间的平均速度运行,那么从南京到上海大约需多少时间?

2、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置有声呐.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米/秒,在考察时发出声音1.6秒钟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六、综合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              , 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         , 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划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提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2、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      .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深圳锦华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