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十二中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月考考试试卷(10月份)

年级:高三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氧化物

A

硫酸

纯碱

硫酸钙

氧化铁

B

盐酸

烧碱

纯碱

氧化钙

C

碳酸

硫酸钙

碳酸钠

干冰

D

干冰

苛性钠

食盐

石灰石

A . A   B . B   C . C   D . D
2、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 .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离子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AlO2、OH、CO32 B .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离子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为:Fe3+、Cu2+、H+、Fe2+ C .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 , 离子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为:KOH、Ba(OH)2、K2CO3、BaCO3 D .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离子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为I、Br、Fe2+
3、若35.4g 铜银合金与2L 0.5mol/L 的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收集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A . 11.2 L B . 6.27 L C . 5.6 L D . 无法确定
4、下列单位中,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七种基本计量单位之一的是(  )
A . B . 千克 C . 摩尔 D . 厘米
5、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0L 1.0mol•L﹣1 CH3COOH溶液中,CH3COOH分子数为NA B . 1mol Na2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NA C . 常温常压下,22.4L氧气含有氧原子为2NA D . 1.8g重水(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0.1NA
6、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 . c(H+ B . C . D .
7、用下列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实验

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装置

A . A B . B C . C D . D
8、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气体摩尔体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B .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必定也不同 C .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主要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D .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主要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5℃时,pH=2的1.0 L H2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02 NA B . 0.5 mol雄黄(As4S4 , 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结构如图)含有NA个S﹣S键 C . 39 g苯分子中共含6 NA个共价单键 D . 向FeI2、Na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1 molFe2+被氧化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至少为3 NA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78g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 B . 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所含原子数为0.2NA C . 1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 . 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0.6NA
11、假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3NA B .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C . 7.8g Na2O2中含有阴离子数目为0.1NA , 与足量水反应时电子转移了0.1NA D . 标准状况下33.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1.5 NA
12、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 B . 最初20 mL 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 C . 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1 D . 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二、解答题(共9小题)

1、下面是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成0.5mol/L的稀H2SO4500mL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1)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      
(2)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所配溶液浓度将      (偏高、偏低、无影响).
(3)将量取的浓H2SO4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100mL水的      里,并不断搅拌,目的是      
(4)将       的上述溶液沿      注入      中,并用50mL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要      中,并摇匀.
(5)加水至距刻度       处,改用      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
2、根据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此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      ,④      ,⑤冷却、结晶.
(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      (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 (2)
A . 左盘重,样品轻 B . 左盘轻,砝码重 C . 右盘重,砝码轻 D . 右盘轻,样品重
(3)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      
(4)在进行第④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目的是防止      
(5)所得产物中主要的钾盐有      等.
3、如图所示,某气体X可能由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X气体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B两个洗气瓶.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的质量不变,则气体X是      
(2)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的质量增加,则气体X是      
(3)若A、B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气体X可能是:

      

      

      

      

      


4、我国规定食盐的含碘量(按每千克食盐含碘元素计)为20mg•kg﹣1~40mg•kg﹣1 , 则每千克食盐加入碘酸钾(KIO3)的物质的量应不少于      
5、图中A~J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D为金属单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J与D反应转化为G的离子方程式      
(4)C和盐酸反应生成E,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如图是由常见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常温常压下,B、E、F、H、I均为气体,F为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E、I均有刺激性气味,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E在空气中相遇会产生白烟,I为红棕色.A是一种常见的肥料.C、G、K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反应中生成的部分物质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的化学式为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7、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丙、丁、戊五种化合物有下图所示转换关系,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乙      、丁      、戊      
(2)写出甲物质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      
(3)写出甲→乙+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乙+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甲、乙、丙、丁、戊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甲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丙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少4个,丁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是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戊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试用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乙和戊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e结构,其化学式为      
(2)写出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与甲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戊的最高价氧化物与丁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常温下戊单质被NaOH溶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为      
(5)氢与丙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液体,该物质中存在的作用力有      

①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      ③离子键      ④氢键      ⑤范德华力.

9、5种固体物质A、B、C、D、E由表中不同的阴阳离子组成,它们均易溶于水.

阳离子

Na+  Al3+Fe3+  Cu2+、Ba2+

阴离子

OH Cl CO32 NO3 SO4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①A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稀HNO3 , 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固体;②B溶液与E溶液混合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③少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过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④B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⑤将38.4g Cu片投入装有足量D溶液的试管中,Cu片不溶解,再滴加1.6mol•L﹣1稀H2SO4 , 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据此推断A、C的化学式为:A      ;C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D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现象是      ,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4)步骤⑤中若要将Cu片完全溶解,至少加入稀H2SO4的体积是      mL.
(5)现用500mL 3mol•L﹣1的E溶液充分吸收11.2L CO2气体(标准状况 下),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6)若用惰性电极电解A和B的混合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请在坐标系中画出通电后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V与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关系(不考虑气体溶于水).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省昆明十二中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月考考试试卷(10月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