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盟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30小题)
1、下列对果蝇某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复制时,不会出现差错
B .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A、T碱基均以氢键连接
C . 全部碱基中,若C占30%,则A占20%
D . 转录出的mRNA只能指导一条肽链的合成
2、下列有关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体细胞增殖的唯一方式是有丝分裂
B .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均相同
C . 细胞核中DNA的含量相对稳定是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因素之一
D . 显微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视野,往往看不全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象
3、以下关于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都有较大的膜面积,有利于代谢高效进行
B . 都需要以水作为代谢的原料
C . 都含有DNA和RNA
D . 都能生成ATP并为各项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
4、囊性纤维病的致病原因是由于基因中缺失三个相邻碱基,使控制合成的跨膜蛋白CFTR缺少一个苯丙氨酸.CFTR改变后,其转运Cl﹣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肺部黏液增多、细菌繁殖.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CFTR蛋白转运Cl﹣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 . 该致病基因中缺失的3个碱基构成了一个密码子
C . 合成CFTR蛋白经历了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肽链的盘曲、折叠过程
D . 该病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
5、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凋亡是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B .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比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高
C . 衰老个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D . 在适宜条件下,癌变细胞能无限增殖
6、下列可“双向”进行的是( )
A . 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 . 缩手反射时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C . 人体血浆和组织液间的物质转移
D . 草原生态系统中狼和兔子间的能量流动
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但磷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无关
B . 吞噬细胞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处理离不开溶酶体的作用
C . 破伤风杆菌分泌外毒素(一种蛋白质)离不开高尔基体的作用
D .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离不开中心体的作用
8、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 )
A . 影响因素不同
B . 起始条件不同
C . 产生的植物种类不同
D . 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9、所谓“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中不包括( )
A . 捕食者大多捕食年老、体弱或年幼的食物个体
B . 捕食者多数在个体数量较小的种群中捕食
C . 捕食者往往在个体数量较大的种群在捕食
D . 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
10、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 )
A . 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B . 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C . 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D . 分析→假说→实验→验证
11、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
A . 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 . 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C . 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D . 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12、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
A . 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B .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 .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D . 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13、下列有关人或动物免疫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淋巴细胞膜上有特异性受体,能区分或识别“异己”细胞
B . T细胞只存在于胸腺和骨髓
C . 效应B细胞(浆细胞)合成的抗体在体外就失活
D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与生俱来的
14、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B . 细胞膜上接受信息的受体是载体蛋白
C .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 . 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淀粉,也可以合成糖原
1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B . 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C . 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 . 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16、如图是某种生物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该种生物的基因型以及染色体组数可表示为( )
A . ABCd,1
B . Aaaa,8
C . AaBbCcDd,8
D . BBBbDDdd,4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核细胞内不存在细胞核,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B . 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C . 有线粒体的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有线粒体
D . 含叶绿素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不一定含叶绿素
18、关于遗传信息及其传递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只能储存于细胞核中,通过复制传递给下一代
B . 同一细胞在不同时期的转录产物可以不同
C . 转录和翻译时的模板及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相同
D .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密码子有所不同
19、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性激素和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B . 糖类和脂质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C . 脂肪中含有而葡萄糖不含有的元素为N、P
D . 葡萄糖和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
20、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B . 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快速产生新的红细胞
C . 大肠杆菌增殖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属于无丝分裂
D . 减数分裂能保证卵母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1、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 . 适当喷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C . 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
D . 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2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包括种间关系、优势种、种群密度等
C .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等的不同,不同种群常呈镶嵌分布
D . 每平方米草地中狗尾草的数量符合种群密度的概念
23、有一生态系统总面积为500km2 , 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A种植物一B种动物一C种动物,B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2000头.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 当B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2头/km2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B . 若C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内,A种植物的数量也增加
C . 在A种植物一B种动物一C种动物食物链中,A的同化量是B的同化量的10﹣20倍
D . 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B种动物种群数量为150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B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3头/km2
24、如图是某家系一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解,成员中Ⅰ﹣1、2和Ⅱ﹣2为患者.推测合理的一项是( )
A . Ⅲ﹣2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50%
B .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 . Ⅱ﹣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50%
D . 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5、研究表明,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且这些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骨骼肌细胞
B . 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细胞将葡萄糖转化成脂肪
C . 胰岛素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促进肌糖原的合成
D . 胰岛素可抑制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26、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体液的四种成分,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所示四种液体可相互转化
B . 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溶菌酶等都是①的成分
C . ①②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D . ③中液体成分在人体中所占比例最大
27、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B . 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 . 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 . 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28、下列对有关鉴定性实验、观察类实验、探究性实验以及调查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鉴定组织中还原糖实验时,可依次向待测样液中加入甲液和乙液
B . 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可以设置不同梯度的低温进行实验,确定染色体加倍的适宜温度
C . 设计探究实验时,自变量的设置应考虑周全,而无关变量可忽略不计
D . 调查某荒地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不影响调查结果
29、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由下到上的第二条色素带颜色,与健那绿染线粒体的颜色都为蓝绿色
B .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需要水浴加热
C . 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液使细胞分散开,溴麝香草酚蓝使染色体着色
D . 重铬酸钾溶液在浓硫酸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颜色变为灰绿色,稀蛋清在碱性条件下与 CuSO4反应,颜色为紫色
30、下列实验操作方法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利用无水乙醇、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可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B . 利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可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C . 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 . 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用目测估计法统计种群的数量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如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一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处,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 段,其中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 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点.
(3)乙图中FG段CO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 ,以致光反应产生的 和 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强度,使 含量减少,影响了CO2的固定.
(4)乙图中E点CO2吸收率降低,可能是因为 .
2、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生长激素,还分泌 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
(2)图中可见,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 .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 .
(3)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与c具有协同作用的 (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热增加.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 .
3、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已知黑颖(B)和黄颖(Y)为显性,只要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请分析回答:
(1)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Y(y)存在于 对染色体上.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
(2)F2中,黄颖的基因型有 种,黑颖中纯合体的比例是 .
(3)现有一黑颖个体,不知其基因型,选择表现型为bbyy的个体与其交配,若后代全是黑颖,则其基因型是 ;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则其基因型是BbYy.
4、如图1是将灰喜鹊引入某生态系统后,研究人员连续10年调查其种群数量的变化,绘制成的λ值变化曲线.图2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灰喜鹊从第1年至第9年种群的数量变化是 ,A、B、C 三点相比,种群数量最多的是 点.
(2)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若有部分个体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调查结果 (偏大或偏小).
(3)图2食物网中,若鹰从其上一营养级不同种生物获得的食物比例相等,则鹰增重3kg至少消耗草 kg.
(4)图2生态系统中的一条蛇吞了一只鼠,正常情况下,蛇能够同化这只鼠体内能量的 (填字母). (4)
A . 10%以下
B . 10%﹣20%
C . 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