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开学考试试卷
年级:高三 学科:物理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 )
A . 第1s内的位移是5m
B .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 . 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
D .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2、一个物体自由下落6s后落地,则在开始2s内和最后2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 1:5
B . 3:5
C . 3:11
D . 1:3
3、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微元法
B . 根据速度定义式v=
,当△t→0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C .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里运用了假设法
D .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平均速度
B . 运动员在处理做香蕉球运动的足球时,要将足球看成质点
C . 运动员的链球成绩是指链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
D . 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不同
5、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 . 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 . 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秒做减速运动
D . 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
6、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重力为G的物体在一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斜面的倾角为θ,则( )
A . F=Gcosθ
B . F=Gsinθ
C .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N=Gcosθ
D .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N=

7、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 F不变,N增大
B . F不变,N减小
C . F增大,N减小
D . F减小,N不变
8、在某一高度以v0=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10m/s2)( )
A .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m/s,方向向上
B .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下
C .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上
D . 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
9、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上的软着陆为我们的月球旅行开辟了新航道.未来的某天,一位同学在月球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小球在第5s内的位移是7.2m,此时小球还未落到月球表面.则( )
A .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6m/s2
B . 小球在5s末的速度是16m/s
C . 小球在前5s内的位移是20m
D . 小球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
10、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
A . 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 . 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 .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 . 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11、如图所示,A是一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m,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斜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在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
A . 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B . 绳子拉力逐渐增大
C .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始终为零
D . 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12、如图,一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斜面垂直,则( )
A . 滑块不可能只受到三个力作用
B . 弹簧可能处于伸长状态
C . 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
D . 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
mg

二、实验题探究题(共2小题)
1、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m=50g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
(1)实验操作:应先 ,后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实验结束后应立即 .
(2)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2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60cm,x2=4.14cm,x3=5.69cm,x4=7.22cm,x5=8.75cm,x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如表:(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砝码质量m/102g | 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标尺刻度x/10﹣2m | 15.00 | 18.94 | 22.82 | 26.78 | 30.66 | 34.60 | 42.00 | 54.50 |
(1)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判断,在 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的弹簧劲度系数为 N/m.
三、计算题(共4小题)
1、用与竖直方向成α=37°斜向右上方,大小为F=50N的推力把一个质量为m=5kg的木块压在粗糙竖直墙上保持静止.求墙对木块的弹力大小N和墙对木块的摩擦力f.(sin37°=0.6,cos37°=0.8,g=10m/s2)
2、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1s内位移为6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s内位移为2m,求:
(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的时间.
3、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块套在竖直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m=2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20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竖直向下匀速运动,运动中M、m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10m/s2 , 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2)木块M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4、甲、乙两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6m/s.遇到情况后,甲车紧急刹车,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也采取紧急刹车.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1=3m/s2 , 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2=4m/s2 , 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5s(即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0.5s才开始刹车).
(1)甲车紧急刹车后,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2)为保证两车紧急刹车过程不相碰,甲、乙两车行驶过程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