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政治期初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思想政治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33小题)
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收入者减少——实现公平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缩小收入差距——释放消费红利——拉动经济增长
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消费需求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
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按劳分配增多——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经济效率提高
①践行对入民负责原则,依法科学民主执政
②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④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①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变为0.75%-1.00%
②美元汇率可能上升,美国的进口会减少
③国际资本将回流美国,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
④黄金价格必然走高
①主张企业应当通过广告宣传提高影响力 ②认为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③警醒我们消费者不可盲从广告 ④表明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①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增强 ②我国国有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③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得到共同发展 ④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①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别
③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④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
①变革了原有支付模式,能够提高作者的收入
②增加了读者的支出,会降低读者的消费体验
③增加了微信公司的收入,提高了其经营效益
④体现了社会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③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①我国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国家保护居民合法的财产性收入
③财产性收入成为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④我国逐步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②扩大了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③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根本保证 ④要求劳动者依法树立维权意识
①褒扬诚信,发挥诚信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③加强社会协同,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制
④强化政府监督和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①全面实施营改增——企业税负减轻——扩大投资——刺激经济
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市场流通货币量减少——平衡供求——CPI回升
③提高个税起征点——税后实际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生产
④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大优质商品有效供给——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需求量增加
①是基于市场能通过价格涨落,传递供求信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②彰显政府通过简政放权逐步降低对经济宏观调控力度的坚定决心
③将推动食盐的市场价格稳步上升和居民对食盐需求量的大幅减少
④有利于打破行政壁垒,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盐业市场
①扩大出口商品价格优势——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增加外汇收入
②人民币升值——扩大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加快“走出去”步伐
③海外采购成本降低——增加先进设备引进——推动企业技术升级
④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提升企业进口成本——促使企业转型升级
①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彻底消除分化中国的图谋
③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利益 ④捍卫国家的安全、统一和稳定
①应提高政治素养,认真履行义务
②需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③应增强选举的参与感、责任感
④能够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①村委会是群众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组织
②村委会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推动基层民主的发展
④通过基层民主可体会直接管理国家的意义
①建议居委会创新管理模式,发挥财政作用弥补市场失灵
②建议居委会回应居民关切,发挥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作用
③行使表达权,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向政府提出治理措施
④行使提案权,建议政府调动社会多方资源,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①公正司法,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②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
③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④转变政府职能,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
①W商品是高档电子产品,居民的收入提高
②W商品的供应量增加,供过于求
③W商品是商品房,房贷利率下调
④W商品是大米,粮种的价格上升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材料一:中国当下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跌破8%,中国经济由短缺向过剩时代转变。以钢铁业为例,过去只要炼出钢,都能卖出厂,现在产品质量要好,否则项目就不能投产。另一方面,包括工人工资在内的要素价格“变贵”,调查显示,中国工人的成本2000年只有美国的3%,2010年提高至9%,2015年达到17%,2016年,美国与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之差收窄至7美分每小时,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将消失殆尽。而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企业的环境成本将内在化,以往靠牺牲环境的低环境成本道路已经行不通。中国企业的这些传统优势正不断被削弱。
材料二:中国企业建立竞争新优势的典型案例
案例1:华为集团全球化创新平台建设一览 ◆在全球各地拥有优质资源的地方建立了17个研究所,采用全球化同步研发体系,进行产品研究开发; ◆28个联合创新中心; ◆40多个专业能力中心; ◆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训技术人才。 | 案例2:联想集团10年内的收购情况一览 ●2014年1月,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2012年9月,收购巴西个人电脑和消费电子行业企业CCE公司; ●2011年6月,收购德国电脑生产商Medion,拓展欧洲消费电子市场; ●2005年,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制造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仍然以中低端为主,六轴及以上的多关节机器人占有率较低。为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工信部等部委将陆续出台一系列后续产业发展促进措施,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机器人产业无序发展,推进机器人产业高端化。
材料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其中,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机器人产业,说明机器人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来,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有的企业甚至提出“机器换人”的战略构想。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提出,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做事,—起受益。其中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使命所在。
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出有益于打破固有的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提到崭新高度。这就是要通过经济纽带将各个区域联系在一起,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区域之间、国内外之间的互联互通。其中既包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等硬件联通项目,也包括通信、海关、检验检疫等软件联通项目,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却寥寥无几。品牌发展严重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目前,不少行业产能过剩,高品质消费品却供给不足。品牌是连接需求与供给的桥梁和中介,推进品牌建设,能促进经济向“高精尖”转型,可以说,品牌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