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学业水平测试(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填充题(共10小题)

1、联合国确定2017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废水”,旨在引起对废水问题的关注,引导废水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下列有关“废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硫酸工厂的酸性废水常用熟石灰中和处理后排放 B . 印染厂的废水常含有烧碱,一般呈碱性 C . 废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处理后得到的是软水 D . 生活废水经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可以用于浇灌农作物
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单质:水银、蒸馏水、铁水 B . 有机物:蛋白质、淀粉、酒精 C . 氧化物:二氧化锰、干冰、氯酸钾 D . 混合物:煤、石油、甲烷
3、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领域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层面上设计开发出来的“最小机器”,向其提供能量可移动并执行特定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机器是由原子构成的 B . 分子机器的运动无需消耗能量 C . 分子机器的定向运动属于化学变化 D .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分子机器
4、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现象

B.化学与实验

镁在空气中燃烧——耀眼白光

铁在空气中燃烧一火星四射

磷在空气中燃烧——大量白烟

实验室制CO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

实验室制O2-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电解水一说明水是由氢、氧原予构成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健康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点燃嗅闻气味

鉴别磷肥与钾肥一观察颜色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往锅内加少量水

加碘盐——能防治“甲状腺肿大”

喝牛奶——有利于补钙

吃水果一补充维生素

A . A    B . B    C . C    D . D
5、下列图示药品保存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保存白磷 B . 稀释浓硫酸 C . 测溶液pH D . 蒸发食盐水
6、小雅同学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用细尼龙线将三根大小相同的无绣铁钉分别固定在如下图所示的三个液面高度相同的装置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到U型管左侧液面高度为I>Ⅲ>II。则根据以上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装置I、II中的铁钉被腐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 B . 装置I、II中的铁钉被腐蚀都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通过装置II III中的现象对比说明浓盐酸有挥发性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 . 通过装置I、III中的现象对比,只能推出“铁生锈必须要有水参与反应”的结论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A

N2 (O2)

过量硫粉

在混合气体中点燃硫粉

B

Cu (Fe)

过量稀盐酸

加入过量稀盐酸后过滤,再进行干燥

C

Al(NO3)3 (AgNO3)

过量铝粉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KCl溶液(MgCl2溶液)

过量KOH溶液

加过量的KOH溶液后进行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8、下图是A,B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温度下,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B . 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 . t2温度下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且A的溶解度为40克 D . 在t2温度下能分别配制25%的A,B两种溶液
9、通过下列实验现象,能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
A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再逐滴加入硫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 B . 在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用pH计测得溶液的pH值变为9 C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加无色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硫酸,看到酚酞红色逐渐变浅 D . 在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用温度计测得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10、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中,测得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不同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t1时刻,乙、丁、丙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23%和43% B . 若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克,则再增加12克甲,甲与乙则恰好 C . 该反应既不可能是化合反应,也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 . 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二、信息分析题(共2小题)

1、请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及化学变化的本质。

(1)图1、图2表示同一种元素Se,则图2中n=      ;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2)图3是氢弹的结构图,其中钋、铍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氘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则图4中表示氘原子的是      (填“A”或“B”)。
(3)图5、图6分别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①写出图5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②从微现的角度说明图6中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      

2、根据所学碳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北宋画家张择端用墨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      

②2017年3月,全球首批石墨烯手机在中国问世,这类手机具有更好的触控性能、更长的待机时间和更优的导热性能。石墨烯是从石墨薄片中剥离出的单层石墨,重量不足1毫克的石墨烯能做成一块1平方米的石墨烯吊床。由上述信息可知,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只要写出1点即可)

(2)①“动车时代、节点城市”已经成为枢纽海安一张靓丽名片。制造高铁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以赤铁矿(主要成介为氧化铁)为例,写出工业上用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②下图是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的几个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I.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中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      (填序号)。

II.图A所示实验中,a处滤纸条最终会变红,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III.图C所示实验中,迅速盖紧瓶塞并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填序号)。

a.软塑料瓶变瘪           b.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

c.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瓶内溶液慢慢变红

(3)2016年9月,全球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我国政府提出了“低碳经济”理念,所谓“低碳经济”就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填序号) (3)
A . 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 B . 因为燃煤价格低,所以要大力提倡和发展火力发电 C . 研制和开发氢能源动力车 D . 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的催化剂,它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绿色固体Cu2(OH)3Cl。以粗盐水(含CaCl2、MgCl2、Na2SO4)、Cu等原料制取CuCl的工艺如下图:

(1)CuCl的名称是      ,操作1、操作2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2)反应I中,依次加入试剂①②③,若A为BaCl2溶液,则B为      溶液,加入该溶液的目的是      
(3)写出反应II中不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工业上进行反应III时,常加入足量稀硫酸并通入过量的氧气,其目的是      
(5)沉淀池中有H2O参与反应,该反应Ⅳ中有      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6)CuCl易被空气氧化的原理为:4CuCl+4H2O+O2=2Cu2(OH)3Cl+2A,则A为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实验室存放近一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H2O2溶液(如下图一),进行如下实验:

(1)小亮从瓶中取出50mL溶液,稀释成10%的H2O2溶液待用,理论上他需要加水      mL。
(2)小丽同学用上述稀释后的H2O2溶液和下图二装置探究不同物质对H2O2的催化效果是否相同。实验中她看到左侧试管比右侧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此外还观察到      ,说明MnO2对此反应的催化效果比水泥好。请判断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小杰同学用上图三装置测定上述稀释后的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为10%,反应前他在分液漏斗中加入50 g稀释后的H2O2溶液,在干燥管中加入足量无水氯化钙,并在广口瓶中加入适量MnO2样品,共称得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力564.57g。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H2O2溶液全部流入瓶中,迅速关紧活塞,待反应结束后,称得装置及其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为562.97g。

①请计算上述稀释后的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10%是否相符?      (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②若不符合,其可能的原因是      。(注:若符合,此问不作答)

四、探究题(共1小题)

1、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某班学生对氯气的制取、性质、用途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气(Cl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

【探究一】制取氯气

(1)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锰(其中锰元素显+2价)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实验室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最佳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3)【探究二】氯气的性质

小明用下图一装置探究氯气的漂白性:

实验步骤:I.将滴管内的蒸馏水滴到B瓶中的干燥有色布条上,布条没有褪色;

II.通入干燥的Cl2 , 发现A瓶中的布条没有褪色,而B瓶中的布条褪色。

①通过上述实验,小明能得到的结论是      

②小颖根据查阅的资料信息,补充做了一个实验:      (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从而得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的结论。

③小明同学认为,上图一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小星用上图二装置探究氯气的助燃性:

实验步骤:I.用锌粒和稀硫酸在C装置中制取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先      ,然后再点燃氢气,产生淡蓝色火焰;

III.将燃着的氢气导管缓缓伸到装满氯气的集气瓶D中,观察到氢气继续燃烧并产生

苍白色火焰。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①小星发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集气瓶D瓶口上方有大量白雾,你认为产生白雾的可能原因是      

②通过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4)【探究三】氯气的用途

氯气不仅用于消毒,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氯气可以制取盐酸、“84”消毒液、漂白粉等。

①已知“84”消毒液的生产原理是:Cl2+2NaOH=NaCl+NaClO(次氯酸钠)+H2O,若向lOOkg16%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适当的氯气恰好完全反应,理论上可得到“84”消毒液的质量是      

②请仿照“84”消毒液的生产原理,写出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海安县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学业水平测试(一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