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一杯室温下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应选择(   )
A . 加水 B . 降温 C . 取出部分溶液 D . 恒温下加溶质
2、下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 . 陶瓷 B . 不锈钢 C . 塑料 D . 橡胶
3、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已知一种原子的中子数为173,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质子数为116 B . 核电荷数为116 C . 核外电子数为173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89
4、下列仪器中,其名称为烧杯的是(   )
A . B . C . D .
5、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6、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
A . 石墨 B . 木炭 C . 金刚石 D . 活性炭
7、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空气 B . 蒸馏水 C . 海水 D . 铝合金
8、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 . 用洗过衣服的水拖地板 B . 用淘米水浇花 C . 及时修理坏了的水龙头 D . 漱口时不关闭水龙头
9、下列化学式的读法错误的是(   )
A . SO2(二氧化硫) B . HNO3(硝酸)   C . KCl(氯化钾) D . Na2SO4(硫氧化钠)
10、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
A . 氯化钠 B . 生石灰 C . 硝酸铵 D . 浓硫酸
11、用扇子扇灭蜡烛火焰的灭火原理是(   )
A . 隔绝空气 B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清除可燃物 D .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2、从分子的角度,右图所示说明了      (   )


A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 分子间存在间隔
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伴有蓝色火焰 C .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浅蓝色 D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属于(   )


A . 分解反应 B . 化合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15、下列事实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   )
A . 银的导电性比铝强 B . 钨的熔点比铁高 C . 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D . 铁器比铜器容易生锈
1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 . 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少量的铜粉 C . 用pH试纸区别食盐溶液和纯碱溶液 D . 用稀硝酸除去KNO3中混有的K2CO3
17、在反应C + H2O CO + H2中,若生成物的总质量为15g,则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 )
A . 9g B . 12g C . 14g D . 15g
18、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30% C . 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 . 采用冷却结晶法从乙的饱和溶液中可得到晶体乙
19、下列各组内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中,存在不能一步转化的是(   )
A . Cu→CuO→CuSO4 B . H2O2→O2→P2O5 C . NaCl→NaNO3→NaOH D . Fe2O3→Fe→FeCl2
20、下列各组内物质的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大于7的是(   )
A . Na2CO3、HCl、NaOH B . BaCl2、H2SO4、Na2SO4 C . MgCl2、HNO3、AgNO3 D . Na2CO3、Ba(OH)2、KCl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氮元素      
(2)两个钾离子      
(3)氧化钙      
(4)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      
(5)氢氧化铜      
(6)硫酸亚铁      
2、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    的生命。回答:
(1)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 它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利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主要流程是:干燥、破碎青蒿叶→在乙醚中浸泡、萃取→浓缩提取液→粗品→精制。其中“破碎青蒿叶”主要发生了      变化。
(3)医生用青蒿素给病人治疗的同时,让其多吃蔬菜,目的是补充病人体内所需营养素中的      
(4)青蒿中不仅含有青蒿素,还含有青蒿甲素(C15H22O3),它与青蒿素的组成元素      (填“相同”或“不同”)。
3、氢能是人们积极利用的新能源。根据下列装置回答:

 

(1)用A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在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2)实验室制取氢气,可用以下药品中的      (填序号)。

①银和稀盐酸    ②锌和稀硫酸    ③氧化锌和稀盐酸

(3)B装置是氢氧燃料电池,它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      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这类电池已在宇宙飞船、太空站等航天器上使用,发电后的产物为      ,还可供宇航员饮用。
(4)研究人员最新研发出CO2经过“烟囱”变燃料的技术:让CO2和H2混合后通过有镍纳米粒子的细铝管道,加热,在管道另一端出来的就是燃料。反应原理为:CO2 +4 H2 X +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镍纳米粒子在反应中起      作用。
4、结合下列图示的信息,回答:

(1)①、②、③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填序号)。
(2)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A,B,C,D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是      
(4)②对应的碱与①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兴趣小组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进行了归纳,构建了下面的知识网络图。回答:

(1)根据图示信息,③处的内容是      
(2)写出⑦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  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

实验名称:铵态氮肥的检验。

实验目的:学习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

实验仪器和药品:研钵、试管、酒精灯、试管夹、胶头滴管、火柴、镊子、药匙、

氯化铵、碳酸氢铵、熟石灰、烧碱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蒸馏水。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解释

⑴将氯化铵和熟石灰粉末在研钵中混合后,研磨,再闻气味。

闻到      

铵态氮肥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⑵用碳酸氢铵进行类似(1)的实验。

⑶将烧碱溶液滴入装有氯化铵的试管中,稍稍加热,用湿润的      接近试管口检验。

观察到      

氯化铵与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氨水呈碱性。

⑷用碳酸氢铵进行类似(3)的实验。

2、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下图是某探究小组用含有MgCO3、MgSO4、Al2O3杂质的石灰石样品制取氯化钙的流程(所加入的试剂均为适量)。回答:

(1)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      
(2)①中共发生了      个化学反应。
(3)②中除去的杂质离子是      
(4)③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滤渣的成分有氢氧化镁、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回答:
(1)实验用剩的药品      (填“要”或“不要”)放回原瓶,      (填“能”或“不能”)拿出实验室。
(2)右图①、②操作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3)不规范的操作会引起意外。在以下列举的四种意外中选择回答:

A.液体溅出伤人      B.着火引起意外        C.酒精溢出致火焰熄灭    D.试管骤冷破裂

操作③可能引起      (填字母,下同);操作④可能引起      

2、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

(1)实验室若用分解暗紫色固体制取O2 , 该固体的名称是      ,可选      (填字母,下同)装置。若用分解H2O2溶液制取O2 , 可选      装置。
(2)探究CO2性质的装置Ⅰ、Ⅱ如下:

 

①装置Ⅰ,将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上,通入CO2后,观察到a管中试纸变红色,b管中试纸无明显变化,此现象说明CO2能与      反应,生成的      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装置Ⅱ,将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管在上方,b管在下方,通入CO2后,观察到b管中试纸先变红色且颜色较深,a管中试纸后变红色且颜色较浅,此现象说明CO2具有①所验证的性质外,还说明CO2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      (填字母)装置,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我市沿海地区大量养殖贝类海产品,贝壳中含有的碳酸钙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贝壳样品25.0g放入烧杯中,分五次加入稀盐酸,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如下表: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25.0

50.0

75.0

100.0

125.0

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

47.8

70.6

93.4

116.2

141.2

计算:

(1)当加入盐酸的总质量为50.0g时,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是      g。
(2)该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