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A . 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B . 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 C . 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D . 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
2、古印度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在印度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请问,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种姓(    )

A . 婆罗门 B . 刹帝利 C . 吠舍 D . 首陀罗
3、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精神家园”是指(    )

A . 种姓制度 B . 宗教统治 C . 民主政治 D . 商品经济
4、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古希腊——西方文明之源”主题探究活动,下列与此主题无关的是(    )
A . 《天方夜谭》 B . 《荷马史诗》 C . 浮力定律 D . 伯里克利改革
5、世界上的人类主要分为三大人种,这样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
A . 人的体貌特征 B . 生活习俗 C . 生存环境 D . 人种的发源地
6、西欧城市中,市民与封建主斗争最典型的是( )
A . 英国伦敦 B . 法国巴黎 C . 法国琅城 D . 意大利的威尼斯
7、大河流域孕育了人类早期文明。公元前3500年出现在尼罗河流域的文明是(  )
A . 古埃及 B . 古代印度 C . 古巴比伦 D . 古代中国
8、今天的伊拉克仍然暴力不断。它所在的两河流域曾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出现在该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
A . 古代印度 B . 古代埃及 C . 古代希腊 D . 古代巴比伦
9、“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历史上有许多名不副实的历史名词,下列不属于这特征的名词是(  )
A . 印第安人 B . 象形文字 C . 阿拉伯数字 D . 文艺复兴
10、哪一作品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
A . 《神曲》 B . 《蒙娜丽莎》 C . 《最后的晚餐》 D . 《大卫》
11、“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
A . 斯巴达 B . 雅典 C . 罗马帝国 D . 西罗马帝国
12、布匿战争发生在(  )
A . 雅典共和国时期 B . 罗马共和国时期 C . 罗马帝国时期 D . 凯撒统治时期
13、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文学名作是(  )
A . 《荷马史诗》 B . 《俄底浦斯王》 C . 《天方夜谭》 D . 《马•可波罗游记》
14、下列宗教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
A . 基督教 B . 伊斯兰教 C . 佛教 D . 犹太教
15、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
A .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B .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 .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D . 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16、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
A . 亚历山大东征 B . 希波战争 C . 罗马帝国扩张 D . 马可·波罗来华
17、红十字是舍己救人的记号,医院和红十字会都用它作为标记。但在古代它曾是一个羞辱与残酷的刑具,自从耶稣被钉死之后成为赎罪的象征。下列宗教与红十字有关的是(  )
A . 佛教 B . 道教 C . 伊斯兰教 D . 基督教
18、在雅典城邦拥有最高权力的政治机构是(  )
A . 五百人会议 B . 公民大会 C . 贵族元老院 D . 陪审法院
19、下列著名建筑中,其建筑风格是哥特式的是(  )
A . 中国故宫 B . 麦加清真寺 C . 罗马圆形大剧场 D . 巴黎圣母院
20、奥运会中有马拉松长跑的运动项目,这一运动项目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渊源(  )
A . 希腊内战 B . 希波战争 C . 斯巴达克起义 D . 亚历山大东征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材料一: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的庞大舰队自东而西,横渡爱琴海,向希腊本土压来。随后,波军在马拉松平原登陆。雅典军队英勇迎战,以巧取胜,以不到二百多人的代价,歼敌六七千。

材料二: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不同地区人们交往的什么方式?试举两例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古代不同地区人们交往的什么方式?试举两例说明。
(3)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哪种方式是最主要的?这两种方式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二: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次改革的内容?
(2)请分别说出与材料中改革有关的人物各一位。
(3)这两次改革都分别有什么作用?
(4)中日交往源远流长,那么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日本效仿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成功,今天我们学习了这段历史,对你有何启示?
3、材料一:当地居民都跑来崖边……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个老人坐船前来……许多人都来到了,包括妇女在内,每个人都带些东西。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与次之后,我回到了长勒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根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到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指的是哪一事件?当地居民指什么人?哥伦布称他们为什么人?谁最终完成了“地圆”的证明。
(2)从材料中找一句能典型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本质的话。
(3)从史料中可见当地居民对哥伦布一行采取了什么态度?
(4)欧洲殖民者后来又是怎样对待这些当地居民的?它揭示了什么?
(5)说说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