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3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同步检测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像发出的光射入了眼睛
B . 比镜面大的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C . 遮光板在平面镜的后方,会遮住平面镜所成的像
D . 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镜面,像的大小不变
2、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
A .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 .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C .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 .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3、今年“六•一”儿童节,面对面爱心捐助活动在我市某公园举行,杨杨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新衣服。当杨杨穿着新衣服走近穿衣镜时,他在穿衣镜中的像将( )
A . 大小不变
B . 逐渐变小
C . 逐渐变大
D . 远离穿衣镜
4、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下面的实验中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
A . 真空铃实验中根据声音随着空气逐渐被抽去变小,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B . 用音叉研究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时用乒乓球显示振幅大小。
C . 把光的传播情况用 “光线” 描述。
D . 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为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用和物完全相同的另一个物体代替像。
5、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 . 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 . 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 . 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6、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面镜成的都是虚像
B . 有的像是正立的,有的像是倒立的
C . 物体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D . 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不属于平面镜成像
7、如图所示,物体S 在平面镜前,所成的像为S'。若在镜后AB处放一块不透明的塑料,则像S'将会 ( )
A . 不变
B . 变暗
C . 只剩一半
D . 消失
8、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
B .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 . 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
D . 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 . 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 . 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m
D .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0、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当她向平面镜走近0.5m时,她与平面镜中像之间的距离为( )
A . 0.5m
B . 1m
C . 1.5m
D . 2m
11、把一个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人以2米/秒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
A . 以4米/秒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B . 以4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C . 以2米/秒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D . 以2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12、中学生要注意仪容仪表,在你出门之前,整理衣着时所选用的是( )
A . 平面镜
B . 放大镜
C . 望远镜
D . 显微镜
13、小型汽车驾驶室的挡风玻璃都采用倾斜安装,其主要原因是( )
A . 为了造型美观
B . 使玻璃不易震碎
C . 排除像的干扰
D . 为了减小噪声
14、图中是一位小朋友正在打量玻璃幕墙中的自己的一幅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朋友能打量自己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B . 小朋友在右侧,左侧为他在玻璃幕墙中的像
C . 小朋友不可能在玻璃幕墙中看到自己的后脑勺,故照片一定是合成的
D . 照相机不可能拍到小朋友在玻璃幕墙中的虚像,故照片一定是合成的
15、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
A . 所成的像是实像
B . 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 .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D . 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16、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M , 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
A . 90°
B . 60°
C . 45°
D . 30°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小明在完成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把一只瓢虫放在平面镜前20cm处,则瓢虫的像与瓢虫相距 ㎝;后来,瓢虫慢慢地向平面镜爬去,在此过程中,瓢虫的像 (填“变大”、“大小不变”或“变小”)。
2、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m当该同学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小红站在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最方便的做法是小明应将光源向
(选填“衣领”或“平面镜”)照射。
4、某水池中水深为1.5m,池边的路灯高出水面5m,路灯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 m
5、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定 的位置? ②如何比较 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
(2)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 ,重复实验。
(3)实验表明:像与物相对于镜面 。(选择“对称/不对称”)
(4)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明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实”或“虚”)像。
(5)如果玻璃板放置没有与水平桌面竖直,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
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 。
(4)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
3、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
(2)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 ;
(3)如图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
(4)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5)此实验不能用平面镜进行,是因为平面镜 ,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小明的房间比较狭小。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他想个办法,使他的房间感觉大一些吗?并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