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2017届中考模拟考试(二)地理试题
年级:九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别在南方地区
B . 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
C . 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
D . 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
2、下列地形区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
A . 东北平原
B . 四川盆地
C . 准噶尔盆地
D . 云贵高原
3、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东经40°和西经20°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 )
A . 他们不可能相遇
B .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
C . 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D . 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
4、下列现象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 . 据科学家观测,海平面有的上升
B .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 .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D . 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海洋生物化石
5、下列有关世界海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无论南、北半球都是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 . 七分陆地 ,三分海洋
C . 东半球的陆地面积比西半球的陆地面积大
D .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
6、依据人口分布的特征,可知下列四大地形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A . 亚马孙平原
B . 撒哈拉沙漠
C . 青藏高原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7、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A点与右图对应的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A——甲——温带海洋性气候
B . A——乙——热带沙漠气候
C . A——甲——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 . A——乙——终年炎热干燥
(2)影响图中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2)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人类的活动
8、“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以上所描述的大洲具有的特征是( )
①世有界上面积最大的季风气候区
②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③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④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9、读下图,一艘由西向东航行的船经过P点,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船正进入( ) (1)
A . 麦哲伦海峡
B . 莫桑比克海峡
C . 马六甲海峡
D . 英吉利海峡
(2)该船计划在M港装运该国出口贸易最大的矿产,其矿产最有可能是( ) (2)
A . 稀土
B . 锡
C . 煤炭
D . 铁矿石
10、截止2015年4月1日,法国、德国等国家先后已同意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将使亚投行扩围至51个成员国(及台湾地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西欧国家的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奶酪等食品,是因为这里( ) (1)
A . 工业发达
B . 旅游业发达
C . 制造业发达
D . 畜牧业发达
(2)小张去了一个欧洲西部某国家旅游,这个国家风情浪漫,工业以汽车、飞机制造和核电最为著名,有世界最好的葡萄酒,是世界时装中心和香水之国。请问,他去的是下列哪一个图片景观代表的国家( ) (2)
A .
B .
C .
D .




11、关于日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主要工业区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B . 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C . 工农业发达,农、矿产品和工业制品大量出口
D . 东亚岛国,海岸线曲折
12、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 . 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C . 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 . 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1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稀疏,西部地区人口稠密
B . 汉族人口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C .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D .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南部地区
14、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B . 东部地区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C . 西北广大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
D . 外流区的河流,越往北汛期越长
15、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的方式中,合理的是( )
A . 长江上游地区陡坡垦殖
B . 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C . 洞庭湖围湖造田
D . 黄河下游发展水电业
16、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农田多为旱地,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
B . 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甘蔗
C .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 .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17、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
A .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 .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 .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 .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18、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B . 气候越来越干燥,降水量越来越小
C . 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
D . 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且多暴雨
19、北京是我国现代化的大都市,具有多重城市职能,下列不属于北京市职能的是( )
A . 政治中心
B . 文化中心
C . 国际交往中心
D . 重工业中心
20、读台湾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台湾岛铁路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1)
(1)
A . 地形
B . 气候
C . 河流
D . 资源
(2)该岛在夏秋季节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 )
(2)
(2)
A . 寒潮
B . 干旱
C . 台风
D . 地震
21、有关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
B . 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 . 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一定是山地
D . 地图上方总是北方
二、综合题(共6小题)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①点的经纬度 ,图中①②③三点中位于东半球的点有 ,没有阳光直射现象的点是 。
(2)当太阳直射在①点时,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中的 (A、B、C、D)处,此时,南极圈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此时我们当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3)甲、乙两图分别是冬至日和夏至日我们当地某教室中午时分的太阳光照示意图。甲、乙两图中,属于冬至日太阳光照情况的是 图,室内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较多的是 图。
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需要大量的水分。
材料二:西亚和东南亚地区示意图:
(1)西亚地处“ ”之地,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 ”,地理位置都非常重要。
(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 湾及其沿岸地区。但是西亚的 资源却十分匮乏,因为这里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
(3)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请你结合该地区的两种气候图分析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4)以下三幅景观图,属于西亚的是 ,属于东南亚的是 。(填字母)
3、读甲、乙两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国最大的城市是 ,乙国首都是 。
(2)乙国境内有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A为 ,其流域内覆盖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植被类型)
(3)区域比较是学习区域地理时的重要学习方法。请分析甲、乙两国的相同点(从纬度位置、资源、人口和城市方面)和不同点(从半球位置、地形、语言、经济方面)(各写出两方面意思对即可)
4、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美两国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某地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美两国地势特征分别为 ; 。
(2)材料一中甲、乙所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高原和 山脉。
(3)中美两国西部地区海陆位置的差异是 。
(4)材料二代表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分布在材料一①、②、③、④四地中的 地(填数字),该气候的特征是 。
(5)我国西部地区主要位于 (季风区、非季风区),生态系统脆弱,造成此特点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现在我国为保护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采取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从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读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南北部之间可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势互补。北调的主要是水资源,可通过 工程实现;大量南运的资源是煤炭,主要利用的运输方式是铁路和 。
(2)途中铁路干线A的名称为 ,此铁路干线加强了 和 (京津唐、长株潭、沪宁杭)两大城市群的联系。
(3)图中河流B为 ,此河流下游流经的地形区为 。
(4)图中C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该省与河北省以 (山脉)作为省界。
6、读上图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祁连山的走向 ,它是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
(2)上图中序号①代表的铁路干线名称是 铁路 。该铁路自北向南连接的省会城市共 个。
(3)下图中A、B、C、D图片中与图中序号③所在的地理区域相对应的是 ,该地区地形区的主体是 。
(4)小李同学在暑假游记中写道:那天我终于看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就像白莲花”的美景.这让我想起了我家乡的另一番景象:一年四季绿树常青,水田稻花正飘香.小李游记中描述的是 地区的景观,他的家乡可能是在 地区(地理区域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