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

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硫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B . 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832 C . 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D . 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 , 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2、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被称为“BMALI”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哪类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与“BMAL I”最相似(  )

A . 血红蛋白 B . 抗体 C . 胰岛素  D . 胃蛋白酶
3、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酶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故该酶失去了活性 B . 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 . 这个实验证明结构并不一定决定功能 D . 这个实验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4、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如图为蛋白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B . 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C . 蛋白质加热过程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 D .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5、胰岛素是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它含有51个氨基酸,由两条肽链构成.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合成该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于细胞内的能源物质葡萄糖 B . 胰岛素一般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胰岛细胞 C . 胰岛素中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至少各2个,氧原子数至少53 D . 将胰岛素用高温处理,恢复常温后其功能可以恢复
6、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构成,决定后代性状的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如图中被标记的部位是(    )

A . B . C . D .
7、科学家发现用脲和巯基乙醇处理RNA酶分子时,发现酶分子的多肽链伸展开来,酶分子丧失了所有的酶活性.当除去制备物中的脲和巯基乙醇时,RNA酶分子恢复了正常的酶活性,并且重新形成的蛋白质在功能上与实验开始时正确折叠的天然蛋白质不可区分.由该实验不能推测的是(   )
A . 折叠信息包含在氨基酸序列中 B . 折叠过程需要某种分子协助完成 C . 发生变性的蛋白质也能够恢复原来的结构 D . 天然构象可能是其最稳定构象
8、“三聚氟胺”(分子式为C3H4N6)一度被奶业界、监测学上称为“假蛋白”,其含氨量可高达66%;而蛋白质的含量不超过30%.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三聚氟胺加入奶粉后可造成蛋白质含量增高的假象 B . 长期食用富含三聚氟胺的奶粉,婴幼儿会导致严重营养不良 C . 三聚氟胺分子结构中也含有肽链 D . 加入三聚氟胺的奶粉进行检测时,仍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9、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一种是PrPc , 一种是PrPsc , 它们的比较如下表:由表推知控制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以及它们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分别是(   )

PrPc

PrPsc

空间结构

α螺旋为主

β折叠为主

溶解度

致病性

不致病

致病

肽链氨基酸排列顺序

相同

A . 不相同  溶解度不同 B . 不相同  氨基酸组成的种类不同 C . 相同  空间结构不同 D . 相同   组成氨基酸的数量不同
10、在谷物蛋白质中,尤其是玉米的蛋白质中缺少某种必需氨基酸,该种氨基酸是( )
A . 亮氨酸 B . 甘氨酸 C . 赖氨酸 D . 色氨酸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可表示如下:
(1)A可分为A1、A2、A3、A4、A5 , 从a的角度分析A具有多样性是由于      
(2)写某些物质名称:A3        , A5      
(3)小分子c的名称为       , C1的名称为      
(4)B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则b是      
(5)在生命活动中,A和C的功能分别是      
2、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图1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图2为部分肽链放大示意图,图3为某50肽,其中含有丙氨酸(R基为﹣CH3)2个(相应位置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图2中有      种R基,该肽链至少有      个游离的羧基.
(3)假设有一个十肽,分子式为CxHyOzNmSn , 组成该肽的氨基酸只有图2的几种,则含有①的氨基酸有      个.
(4)现脱掉图3五十肽中的丙氨酸,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则产生的多肽链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与原五十肽相比至少      (增加或减少)了      个.
3、以下几种符号代表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请完成有关问题.

(1)写出它们的结构通式       , 它们结构的差别在于      的不同.
(2)7种氨基酸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通过      的方式形成一条肽链,此过程可形成      个肽键,得到      个水分子,该化合物称为      
(3)如果上述肽链原长度不变,改变其中       , 就可改变该肽链的性质.
(4)健康人的尿液中,含极微量的由上述不同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若尿液中的蛋白质过多,则称蛋白尿.健康的人在剧烈运动后,也会出现暂时性的蛋白尿.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验证剧烈活动后出现了蛋白尿.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剧烈运动前后的尿液、双缩脲试剂A、双缩脲试剂B.

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且颜色深浅与蛋白质的量成正比.

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和B,各加入      

②先向A,B两试管各加入       , 振荡均匀,再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 振荡均匀.

③观察对比两试管的颜色变化.

预测实验结果:A试管溶液为      ;B试管溶液为      

4、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如图为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蛋白质,请回答:

(1)A蛋白参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      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该物质处理A蛋白后得到的产物是      
(2)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若转运过程不消耗ATP,则转运方式称为      ,能量来自于被转运物质的      势能.若B蛋白是一种离子通道,当神经细胞兴奋时,B蛋白打开,使      ,形成动作电位.
(3)C蛋白只能与特定的分子结合,结合后使蛋白质的      发生变化,像“分子开关”一样,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是细胞膜信息交流功能的分子基础.
(4)E蛋白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功能具有      的特点.
(5)F蛋白与DNA分子的特定部位结合,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分子,F蛋白的名称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都会使蛋白质变性.请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提示:淀粉酶为蛋白质,它可以催化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假设:      
(2)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mL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编号A、B.

②向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      

③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适量的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摇匀后放入适宜温度的水浴锅(温水)中保温5分钟并取出.

      

⑤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3)预测实验结果及得出结论:

      ,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4)某同学在实验前,向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实验材料中的淀粉溶液和1mL斐林试剂,混匀后在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观察现象,然后才开始实验.你认为该同学这样做的目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