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唐之于汉的“变动”体现在
A . 皇帝制度的确立
B . 郡县制的实行
C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 . 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2、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政治现象,称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意思是官员由皇帝任免,但胥吏得不到升迁,却可以利用官员不熟悉政务,自己操办具体之事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说明( )
A .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 官僚政治的弊端
C . 君主专制的削弱
D . 行政效率的低下
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
A .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 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C .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
D .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
4、“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①分封制②等级制③君主专制④宗法制( )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5、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
A . 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B . 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 . 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 . 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6、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
A .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 . 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 . 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 .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7、明万历朝,内阁首辅赵志高曾说:“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则相率附之以谋进。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材料所述现象( )
A . 表明内阁大臣有职无权
B . 表明内阁大臣相互制约
C . 说明内阁内部矛盾尖锐
D . 是皇权专制加强的结果
8、“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从以上材料可以知中书和门下两省设立的最大意义是有利于( )
A . 正确决策
B . 限制皇权
C . 分权制衡
D . 推翻旧制
9、著名史学家何忠礼先生曾指出:“在唐朝选官制度中,除科举制外,公卿大臣也有权公荐举人,考试成绩好坏,并不能成为做官的唯一标准。”据此可推知( )
A . 科举制没有改变平民的等级观念
B . 士族门第的特权有增无减
C . 科举制初立时考虑协调政治矛盾
D . 科举取士不能满足人才需求
10、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
A .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11、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
公元纪年 |
郡级政区 |
汉高帝十二年 |
前195年 |
15郡 |
汉文帝十六年 |
前164年 |
24郡 |
汉景帝中六年 |
前144年 |
68郡、国 |
汉武帝元封五年 |
前106年 |
108郡、国 |
A .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1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大致经过“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隋唐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与秦汉时期相比,其最大特点是( )
A . 选拔官员受到世家大族的影响
B . 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C . 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选拔官员
D . 以品德素养为标准选拔官员
13、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这确保了监察权力的( )
A . 分散行使
B . 法制化
C . 独立运作
D . 世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