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一组是(   )
A . NH3  NO  HNO3 B . NO  HNO3  NH3 C . NO  NH3  HNO3 D . HNO3   NH3 NO
2、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 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 B . 将橄榄油加入水中配制成溶液 C . 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试验导电性 D . 用加热的方法给聚乙烯塑料袋封口
3、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固体碘受热后变成紫红色碘蒸气 B . 打开浓盐酸瓶盖,从瓶口涌出白雾 C . 分离液态空气获取氧气 D . 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后液面产生了一层白膜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 . 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 . 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D .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5、下列物质所选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聚乙烯塑料袋 B . 不锈钢刀 C . 陶瓷 D . 铝合金门窗
6、某“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B . 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 . 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 D . 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B .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C . 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 . 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8、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
A . NaOH和NH4NO3 B . CuSO4和Na2CO3 C . CaO和Ca(OH)2 D . Mg(OH)2和CaCO3
9、下列物质间的每一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 CuO→Cu→CuO B . NaOH→Na2CO3→NaOH C . O2→Fe3O4→O2 D . Fe→FeCl2→Fe
10、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 .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B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 相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相同的盐酸反应 D .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11、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塞紧橡皮塞 B . 称量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 C . 稀释浓硫酸 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粒子的是(   )
A . B . C . D .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A

FeCl2

CuCl2

铁粉

B

CO2

HCl

氢氧化钠溶液

C

NaCl

Na2CO3

稀硫酸

D

CuO粉

Cu

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14、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C . 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 .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 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根据问题填空: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双氧水分子      

②3个氢氧根离子      

③标出BaO中钡元素的化合价      

(2)已知由钙、碳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中钙、碳元素的质量比为5: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请你按要求填空。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3、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多吃蔬菜可补充的营养素是      
(2)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转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根据上图所提供的信息,写出在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中发生的一个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填字母)的。 (2)
A .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 无法判断
5、根据下面部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
(1)上述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2)按年代最早被广泛使用的金属是      
(3)已知:①X+H2SO4 = XSO4+H2↑;②Y+2ZNO3 = Y(NO3)2+2Z;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

则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填字母);

(3)
A . Cu、Hg、Ag B . Fe、Cu、Ag C . Mg、Zn、Fe
(4)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A . 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 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 C . 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 , 金属单质有Zn、Cu、Ag D . c点和d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6、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G的溶液呈蓝色。图中的“—”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G的化学式为      
(2)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G和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写出C→B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硅钢可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硅钢(主要含有Fe、C、Si),设计了如图的试验流程(有些反应的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

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单质硅(Si)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2+2H2↑)。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成分为      ,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为      
(2)写出步骤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3)在过滤操作时,若发现滤液浑浊,应      
(4)步骤⑤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尝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8、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2)实验过程中经常要连接仪器。将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应先将要插入塞子的玻璃导管的一端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带孔橡皮塞;
(3)实验室制取O2、CO2、H2均可选择      (填装置代号)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
(4)实验室不使用催化剂就能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制取纯度较高的氧气,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5)请从以下装置选择并连接成一套组合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按照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写出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

( )→( )→( )→( )→( )→( )→(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6)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常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I中的现象是      

②装置H的作用是      

③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      ;(填“K”、“L”或“M”)

(7)将CO2和O2通入图N进行分离,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 (7)
A . CO2、O2 B . CO2 C . O2 D . O2、H2O

三、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小组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查阅资料】
通常状况下,1 体积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 约为5.6。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设计与操作】
(1)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液水所得溶液调查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体积。

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开启弹簧夹      、(填K1或K2或K3 , 下同)关闭弹簧夹      ,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3)关闭K1 , 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 和K3 , 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计测得如下数据:

物质

丁装置中溶液

丙装置中溶液

pH

6.50

5.60

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水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      (填“大于”、“小于”、“等于”) 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

(4)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 会      
(5)由实验分析,你认为二氧化碳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措施是      。(写一条即可)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H7N9新药上市药效良好,已治愈一名禽流感患者.以下是H7N9新药的部分信息:
通用名: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
性状: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为透明澄清液体.
适应症:抗病毒药,主要用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普通流行性感冒、甲型流行性感冒.包括:H1(H1N.),HA(HAN.)及H9N9等系列病毒引起的流行感冒.也可以用于奥司他韦不能控制的重症型流感.
用法用量:静脉点滴,成人,每次100mL,每日三次.严重者适当调整剂量或遵医嘱.
规格:100mL/瓶;100mL:帕拉米韦三水合物(按C15H28N4O4计)0.3g与氯化钠0.9g.
请回答:
(1)H7N9新药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帕拉米韦三水合物(按C15H28N4O4计)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帕拉米韦三水合物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某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患者按照要求注射该药,每天摄入氯化钠的质量为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镁是一种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在空气中易发生缓慢氧化,表面呈灰黑色。
(1)将2.4g未氧化的镁加入到97.8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假设反应过程中水分未损失);(写出计算过程)
(2)若30g镁条存放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了34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为      g(假设镁只与氧气反应)。若将上述氧化前和氧化后的镁条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的质量关系是前者      后者(填“>”、“=”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