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某中学2017-2018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6小题)

1、下图是1900年8月外国军队在北京紫禁城内举行阅兵的照片,照片中耀武扬威的军队是(     )

A . 英国军队 B . 英法联军 C . 日本军队 D . 八国联军
2、一部历史作品中写道:“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中山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孙中山组建同盟会的场景 B .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场景 C . 孙中山组建兴中会的场景 D . 袁世凯就任中国国民党总理场景
3、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 .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 邓世昌殉国黄海 D . 义和团火烧教堂
4、

2011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下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这四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下图为上海轮船招商局,从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B . 洋务派筹建的北洋舰队 C . 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 D .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6、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 .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7、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 . 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 . 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 .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9、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下列对鸦片输入危害的叙述,直接危害到清政府财政收入的是(    )
A . 白银大量外流 B . 大批官僚、地主吸食鸦片 C . 士兵吸食鸦片 D . 银价上涨
10、1840年~1842年,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揭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这场导致中国走进屈辱历史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中法战争
11、下边《伦敦新闻画报》评述的是(    )


A . 虎门销烟 B . 《南京条约》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辛丑条约》
12、以下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A .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 五口通商 C . 领事裁判权 D . 赔款2100万元
13、《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的实施(    )           
A . 体现出英国对华贸易的公平性 B . 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入 C . 促进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开始瓦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14、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的共同主张是(    )           
A . 师夷长技、自强 B . 民主、科学、新青年 C . 民族、民权、民生 D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5、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


A . 洋务运动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北伐战争
16、据下面“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部分)表内容,可以推断该新式学堂创办于是(    )

时间(年)

课程内容

1862

英文

1863

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

1867

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戊戌变法时期 C . 辛亥革命时期 D . 新文化运动时期
17、如图为北师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目录。请根据内容,为本单元选出合适的标题(    )

A .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B .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 伟大的抗日战争
18、下图是法国画报封面,描绘的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议和”期间李鸿章被一队日本兵和一队俄国兵护送前往谈判地点时的情景。此次议和结果是签订了(    )


A . 《马关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辛丑条约》 D . 《南京条约》
19、19世纪90年代列强对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利于其进行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           
A . 开放广州、厦门为通商口岸 B . 中英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 C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 以海关税作为战败赔款担保
20、“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下列战争中“中国的首都”曾被“占领”的是(    )        
A .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以下都是中国近代发行的报刊,如果要查阅同盟会纲领最早最准确的阐述,应查阅的是(    )
A . B . C . D .
22、小明爸爸从台湾带回一盒台湾产的巧克力,其生产日期是中华民国106年10月,保质期3个月。这盒巧克力的保质期限到(    )           
A . 2015年12月 B . 2016年12月 C . 2017年12月 D . 2018年12月
23、某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下列是几位同学的发言主题提纲,其中正确的是(    )           
A . 甲同学:辛亥革命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 . 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完全摆脱了列强控制,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C . 丙同学: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 丁同学: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进程
24、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A . 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B . 推翻君主制度 C . 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 . 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25、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
年代商办外国人办
设厂数(家)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设厂数(家)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
1872-18945346879.6%1032800057.3%
1895-19134639081041%13610315346%
A . 问题形成 B . 史料收集 C . 史料整理 D . 历史解释
26、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 B .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C . 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举人,上书光绪皇帝 D .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

二、材料解析题。 (共3小题)

1、中国近代史是屈辱的历史。阅读下列条约内容,回答问题。

条约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条约二: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条约三: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1)条约一指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之后签订的?简要说明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条约二指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在哪个战争之后签订的?简要说明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条约三指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在哪个战争之后签订的?简要说明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中国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说明了什么?
2、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历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某法令:中央设立铁路矿物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材料三: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 ,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选修4)》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改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请举一史实说明这一观点。但是这一“自强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请评价其积极的作用。(2分)
(3)材料二法令是在哪个事件中颁布的?这个法令主张在中国发展什么?

为什么这个法令没有得到实行?

(4)材料四中“革命”指哪一历史事件?材料四中的现象体现了该历史事件在哪一领域的变化?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近代化过程有怎样的特点?
3、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历史,在抗争中涌现出来许多仁人志士。请将下表空白格的内容填写完成。





人物头像







姓名

      

李秀成

      

谭翤同

秋瑾

政治面目

地主阶级开明派

      

清朝北洋海军爱国将领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要事迹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指挥太平军为保卫安庆,解围天京英勇奋战。



      

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因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被捕遇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深圳市罗湖区某中学2017-2018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