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八校联谊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美国及挪威的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   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被称为网格细胞,它们构成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

A . 神经组织 B . 上皮组织 C . 肌肉组织 D . 结缔组织
2、如下图,哪个标志显示物质有腐蚀性 ( )
A . B . C . D .
3、如下表格,对四种动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

甲类

大熊猫、老虎

乙类

扬子鰐、蛇

A . 是否会生长 B . 有无脊椎 C . 是否属于哺乳动物 D . 是否属于食草动物
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液体倒入试管 B . 点燃酒精灯 C . 滴加液体 D . 读取液体体积
5、小强在野外采集了 4 种植物 P、Q、R、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如图所示,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马铃薯,它是 ( )

A . P B . Q C . R D . S
6、小刚在室温为 20℃的实验室内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当他将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很快上升。当某时刻水银面经过 35℃这一刻度时,这示数表示( )
A . 此时刻热水的温度 B . 此时刻房间内气温 C . 此时刻玻璃泡内水银温度 D . 不能表示任何物体的温度
7、科学实验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遥远的星体。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借助这两种仪器是为了( )
A . 完成观察任务 B . 得到观察结果 C . 延长观察时间 D . 拓展人们的观察力
8、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一次国王故意为难阿基米德,他在众臣面前一定要让阿基米德说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基米德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跟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跟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若…… 这则故事说明了( )
A . 测量总是有误差的 B .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 C . 测量工具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大小 D . 测量前应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9、下列所列举的各个细胞中,功能最强的是( )
A . 人的一个脑细胞 B . 树叶上的一个细胞 C . 猫头鹰眼睛里视网膜上的一个细胞 D . 一个衣藻细胞
10、下列各项属于果实的是( )
A . 一根白萝卜 B . 银杏树上长的一个白果 C . 一个内有三粒豌豆的豆荚 D . 松树的一个球果
11、下列体温恒定的动物是( )
A . 鲨鱼 B . 大鲵 C . 乌龟 D . 海豚
12、某同学想要观察草履虫的运动特点,他所选用的最合适仪器( )
A . 只要用放大镜即可 B . 用低倍的普通光学显微镜 C . 用高倍的普通光学显微镜 D . 需用电子显微镜
13、为了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假如宇宙飞船能将火星土壤带回地球,我们可将火星土壤放入一个密闭的箱子内,然后向箱内通入混合气体(气体中无任何生物体)并添加其它所需的营养物质。接着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中各种物质是否发生变化来得出判断。这一实验是基于什么假设进行的? ( )
A . 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繁殖 B . 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单细胞的生物 C . 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D . 生物能进行呼吸并排出代谢废物
14、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 38℃的体温计的玻璃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其温度,待其示数稳定后,测得的结果是( )
A . 体温计示数降到刻度线以下,无法读数 B . 体温计示数为 0℃ C . 体温计示数降到 35℃ D . 体温计示数仍为 38℃
15、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
A . 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B . 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C . 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 D . 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
16、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1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 . 3 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C . 4 控制着生物的生命活动 D . 6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7、骨髓移植能够治疗白血病,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造血干细胞产生血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的(     )
A . 生长 B . 分裂 C . 分化 D . 分类
18、小明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物质的黏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认为可能与温度高低有关,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在三个小瓶内,一瓶放在冰箱中,一瓶放在室内的桌上,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内加热一会儿,然后找来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相同的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分别同时滴到倾斜度相同的三支相同试管口的内壁上,观察比较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所需时间长短,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蜂蜜处理

放冰箱中

放室内桌上

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则 可 知 (    )

A . 蜂蜜黏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B . 蜂蜜黏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弱        C . 蜂蜜黏性强弱与温度无关               D . 因本实验观察的是时间而不是黏性,不能确定黏性与温度的关系
19、意大利科学家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问题是(     )
A . 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 B . 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 . 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 . 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20、某同学先后 5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 1.74  厘米、1.73  厘米、

1.74 厘米、 1.72  厘米、1. 93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

A . 1.7325  厘米 B . 1.73  厘米 C . 1.77  厘米 D . 1 .772  厘米
21、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将其玻璃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液柱的长度为 2.5 厘米;插入1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柱的长度为 17.5 厘米。当它的玻璃泡插入某液体中时,发现其液柱长度为 5.5 厘米,则被测液体的温度为(     )
A . 20℃ B . 37℃ C . 50℃ D . 33℃
22、在运动会上的推铅球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
A . 偏大 B . 偏小 C . 不变 D . 都有可能
23、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 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 . 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 B .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 C .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 .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二、简答题(共7小题)

1、请给以下测量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一间教室高度约 300      ,一位七年级学生体积 约为 40      ,空气污染物之一是空气中漂浮的微小颗粒 PM2.5,其直径约是 2.5      
2、158 毫升=      厘米3      升=      3
3、常用的水银温度计是利用      性质制成的,如下图甲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是      ℃。

而图乙中物体长度是      厘米=      米。

4、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请回答:

(1)如果目镜标有“10×”,物镜标有“10×”,    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2)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是:安放→      →放片→调距   →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除了选择大光圈外,还应选择图中[    ]      (填数字和名称)的凹面。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 小黑点不动,换成倍数更高的物镜,小黑点仍不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      (填序号)上。
(4)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则用低倍镜观察的图是      (填甲或乙);如果 a 表示标本的同一位置,则由甲图变换到乙图的操作步骤顺序是      (填下面数字序号)  

 ①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  a 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④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⑤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 a移至视野中央。

(5)甲、乙两图中,若光圈和反光镜不变,视野较亮的是      图。
5、小明从市场买回来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了分析研究。
(1)他切开一个番茄,有许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是番茄的      ,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2)取另外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排列紧密,这层表皮属于      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是果肉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比较薄,且排列分散,属于      组织。
(3)切开果肉,发现里面有一些白色“经络”,取其中一条“经络”,洗去果肉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轻轻一压,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中的细胞一个个上下连接,且中间的细胞壁上有许多小孔,你估计这部分结构可能是      组织。
(4)根据以上的观察,小明得出结论:番茄是一个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      
6、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相互配合工作的,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当你在跑步时,      

系统需要更多的氧气,这时在      系统和      系统的调节下,呼吸系统和      系统

的活动就会加强,使呼吸变急、心跳加快并加强。

7、小刚同学在实验室做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

(1)制作临时装片过程的各个步骤如下,请将每步骤的各个空格填完整:

①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以防止      

生。②先漱口清洁口腔,然后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口腔内壁上沿同一方向轻刮几下,将刮下的口腔上皮细胞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液体中。③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④染色:在盖玻片一侧加 1-2 滴      ,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则制作过程的步骤安排顺序是       (填序号)。

(2)观察装片时,若观察到右边效果最佳的是      图;若观察到如甲图所示现象, 说明装片内有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我们发现:在一个茶杯内倒入热水,发现热水放在桌上一段时间后就会成为温水。小刚想研究一下热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过程如下:在杯子里倒入大半杯热开水, 将杯子放在室内桌面上,让水自然冷却,并用温度计每隔 5 分钟测量一次水温,直到水温降到室温为止。记录了水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如下表:

时间(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温度(℃)

90

70

55

45

38

32

28

26

26

26

(1)若现在有二支温度计:其一是量程为 110℃的水银温度计 A,另一是量程为 60℃的酒精温度计 B,你认为小刚应选用温度计      (填“A”或“B”)来做实验,原因是      
(2)你认为当时室温是      
(3)据表中数据,你认为热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降低的快慢规律是      
(4)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请你说出一个会影响实验时间长短的因素      
2、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环境对生物产生的影响,他们搜集了一些资料,根据当地政府的生物多样性报告,研究了近二十年来当地稻田青蛙数量的变化。根据报告中的数据,做成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图线。

(1)根据图线中青蛙数量变化规律,请预测该地区 2010 年每亩稻田中青蛙的数量为      
(2)通过调查和走访,研究小组同学了解到当地存在以下情况:①降雨量逐年减小;②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小;③工厂化水平大幅提高,兴建了许多造纸厂;④农业生产上大量施用了化肥和农药。你认为      (填序号)有可能造成当地青蛙数量的变化。
(3)该兴趣小组还认为除草剂的使用有可能是造成青蛙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他们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研究步骤如下:

第 1 步,将常用的稻田除草剂“稻草隆”配制成浓度为 25 毫克/升的溶液。

第 2 步,在溶液中投入 30 尾蝌蚪,观察蝌蚪的反应,每隔 24 小时记录一次。结果如下表所示:

投放蝌

蚪(尾)

蝌蚪存活数量(尾)

最后存活数

(尾)

存活率

(%)

24 时

48 时

72 时

96 时

120时

144时

30

29

27

25

21

17

12

12

   ▲    

由此,他们得出结论:除草剂“稻草隆”影响了蝌蚪的生存。

①请计算一下,表格中“    ▲    ”处的数据是      

②该实验所要研究的问题是      

③该实验存在的一个缺陷是      

3、铺设水泥路时,有时要在水泥中掺入少量纤维材料以增加牢固程度。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料是否会影响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设计好方案,利用图中装置用落锤对样品进行连续撞击直到样品断裂,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

级别

样品厚

度(厘米)

样品面积

(厘米2)

  ▲    (厘米)

掺入纤

维种类

纤维掺

入量(%)

撞击

次数

1

4

100

50

20

2

4

100

50

A 纤维

0.1

80

3

4

100

50

B 纤维

0.1

9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的牢固程度可通过比较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      来判断。
(2)表中“▲”处填写的内容应为      
(3)为缩短检验上述规格样品的实验时间,需减少撞击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      
4、我们所学的科学教科书的前言中提到了“科学家伽俐略被教堂顶上吊灯来回摆动所吸引, 他观察到灯摆动时,每来回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于是他将手指按在手腕上,利用脉搏跳动来测定灯来回摆动所需时间,经过多次反复测试,终于证明了‘他自己的设想’是正确的,从而得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后来人们利用该结论发明了摆钟。”那么吊灯往返摆动的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和小刚分别提出了下列猜想。小明猜想:摆动的时间长短可能与系吊灯的绳长 (即摆长)有关;小刚猜想:摆动的时间长短可能与吊灯的摆动幅度有关。于是他们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在一根细绳一端拴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于支架

上,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摆长(厘米)

摆动幅度(厘米)

小球往返摆动20次所需时间(秒)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需时间(秒)

1

100

5

40

2.0

2

100

8

40

2.0

3

80

5

30

1.5

根据上述资料和实验数据,请你一起来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画线处提到“他自己的设想”指的是      
(2)除了小明和小刚的猜想外,请你自己对此也另提一个合理的猜想      
(3)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图中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4)实验中,他们俩不是直接测量记录来回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而先测量来回摆动 20 次所需的总时间再计算出来回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长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5)从表中数据得出      (填“小刚”或“小明”)的猜想正确。
(6)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结论制成的。若某一摆钟变慢了,要重新调准它,应将其摆长调      

(填“长”或“短”)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台州八校联谊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