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方式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经过一段时间处理后,测定根对某种无机盐离子的相对吸收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编号

培养瓶中气体

温度(℃)

离子相对吸收量(%)

1

空气

17

100

2

氮气

17

10

3

空气

3

28

A . 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 . 有氧条件下温度升高,幼根对该离子相对吸收量增加 C . 在第2组条件下,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所需能量来自无氧呼吸 D . 1,2组幼根吸收该无机盐离子的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
2、为探索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无机盐的特点和关系,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幼苗.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种养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00%)中相应养分百分含量比较,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水稻吸收水、镁离子、硅离子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的特点是:V硅离子>V>V镁离子

②番茄吸收水、镁离子、硅离子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的特点是:V硅离子>V>V镁离子

③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这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④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⑤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植物自身的遗传性有关;

⑥水稻和番茄从培养液中吸收Mg2+和Si4+需要叶绿体直接供能.

A . ②⑥ B . ①⑥ C . ②④ D . ①③⑥
3、

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 B . 图甲为主动运输、图乙为协助扩散,故两种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C . 图甲物质由膜外运输到膜内过程中一定消耗氧气 D . 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4、如图所示,不能表达下列哪项生理过程(  )

A . 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 B . 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C . 汗腺细胞分泌汗液 D . 肠腺细胞分泌肠液
5、动物细胞内低Na+高K+的离子环境对于神经冲动的产生、细胞渗透压平衡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浓度差与细胞膜上的Na+K+泵有关,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Na+和K+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B . Na+K+泵每次运输的Na+数量多于K+ C . 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乌苯苷会影响K+的运输 D . 该运输过程的持续会导致大量ADP的积累
6、如图中Ⅰ~Ⅲ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转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所有图中均有主动运输 B . 所有图中均有被动运输 C . 图Ⅰ、Ⅱ和Ⅲ可表示自由扩散 D . 图Ⅲ细胞需消耗能量
7、下列关于质壁分离实验和细胞吸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菠菜叶肉细胞呈绿色可以作为观察质壁分离的材料 B . 洋葱内表皮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故不能用作观察材料 C . 植物细胞都具有原生质层故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D . 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故不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8、研究发现:人体红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协助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而小肠上皮细胞肠腔面上存在特定的载体,可以逆浓度梯度从肠腔吸收葡萄糖,当细胞内葡萄糖浓度高时,小肠上皮细胞基底面又可以顺浓度梯度将葡萄糖转运到血液中.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 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可能不同 B . 同一细胞在不同条件下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可能不同 C . 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都体现了选择性 D . 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都会伴随ATP的水解
9、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开始液泡颜色逐渐变深,后来又逐渐变浅,能够反映细胞液含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是(  )
A . B . C . D .
10、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 . 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 , 则达到平衡后(  )

A . h1>h2  Ma>Mb B . h1<h2  Ma>Mb C . h1<h2  Ma<Mb D . h1>h2  Ma<Mb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平衡的状态)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       . ②      
(2)丙图中⑦为       , 相当于甲图中的       . (填序号)
(3)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       . 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 90% 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       . 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       . 为什么?      
(5)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      
2、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图象,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植物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      的分离;图b细胞在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后,在该实验中,质壁之间充满的是      

(2)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      ;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①是死细胞  ②大量吸水  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④大量失水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

①红心萝卜B比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之后,水分子进入红心萝卜A的细胞的速率会      (不变,变大或变小)

3、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其中可含有蛋白质、mRNA、DNA片段等生物活性物质.科研人员对外泌体在乳腺癌细胞间耐药信息的传递方式进行了相关研究.
(1)获得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株MA,并提取其外泌体AE,将AE与乳腺癌细胞阿霉素敏感株M共培养12h,测定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可利用      技术示踪AE的去向.

②AE可以被M细胞摄取,此过程依赖于      

③比较三组实验结果,初步说明      

(2)研究发现多耐药基因(MDR)表达产物是P﹣gp,该蛋白有ATP依赖性载体蛋白活性,可将药物(阿霉素)通过      方式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具有耐药性.
(3)检测发现M+AE共培养后的M株P﹣gp表达量提高,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已知P﹣gp半衰期(降解50%所需要的时间)约为14~17h.

实验结果否定了外泌体仅通过携带P﹣gp的方式传递耐药信息,判断依据是      .推测可能的其他方式是      

(4)下列关于外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4)
A . 可参与细胞间通讯 B . 可实现基因跨细胞表达 C . 可望成为药物载体 D . 不能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4、美国科学家James E.Rothman、Randy W.Schekman以及德国科学家Thomas C.Südhof,由于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共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囊泡被分成披网格蛋白小泡、COPI被膜小泡以及COPII被膜小泡三种类型.三种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分工井井有条,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据图回答问题(括号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      ;“a”表示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与主动运输的区别是      
(2)如果转运系统受到干扰,则会对有机体产生有害影响,并导致如糖尿病等疾病,糖尿病的产生原因除了可能是胰岛素合成过程(环节)有问题或者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      .在胰岛细胞中能发生碱基“A﹣T”配对的结构或部位是      
(3)COPI被膜小泡则主要介导蛋白质从      运回      .COPII与结构C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具有      
(4)为了确定参与膜泡运输的基因(sec基因),科学家筛选了两种酵母突变体,这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差异如下:

酵母突变体

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

sec12基因突变体

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

sec17基因突变体

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据此推测,sec1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与      的形成有关.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      

5、如图一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甲乙代表生物膜的成分,abcd代表被转运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横坐标)的变化.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很多研究结果都能够有力地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理论.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3)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其对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对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      ]      的活动.
(4)图二与图一中的      (填序号)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一致.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      
(5)柽柳是泌盐植物,其叶子和嫩枝可以将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为探究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柽柳幼苗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C6H12O6的溶液中进行培养.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      

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C6H12O6的吸收速率.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

a.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      

b.若乙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明显      甲组,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方式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