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0 光与光合作用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的来龙去脉,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 B . 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 C . 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 D . 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
2、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移途径是(  )
A . 光能→叶绿素→ATP→葡萄糖 B . 光能→ATP→叶绿素→葡萄糖 C . 光能→五碳化合物→叶绿素→葡萄糖 D . 光能→叶绿素→五碳化合物→葡萄糖
3、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nm~500nm波长的光 B . 用450nm波长的光比600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C . 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增加 D . 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420nm~47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4、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 .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 .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 . 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5、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离体叶绿体在自然光下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 B . 若将叶绿体置于红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C . 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D . 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ATP提供能量
6、如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

A . 9:8 B . 8:9 C . 2:1 D . 1:2
7、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羊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种植羊草的草地上随机选取样方,用透明玻璃罩将样方中所有羊草罩住形成密闭气室,并与二氧化碳传感器相连,定时采集数据,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整个实验过程中密闭气室内温度必须保持一致 B . 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在夏季某天中不同时段采集到的数据 C . 四条曲线分别表示羊草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 D . 200s时,曲线④和曲线①相应数值之差为净光合速率
8、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曾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假说.能证明这一假说的实验是(    )
A . 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 B . 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 C . 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 D .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9、我国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强调,种植农作物时要“正其行,通其风”.此措施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利于农作物进行(  )
A . 蒸腾作用 B . 细胞呼吸 C . 光合作用 D . 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10、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当植物在进行正常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在短时间内叶绿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  )
A . C3和C5都迅速减少 B . C3和C5都迅速增加 C . 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 D . 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图1表示某新育小麦幼苗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其中C3在不同代谢过程中表示不同的化合物.图2、3为研究人员分别测定的新育品种P1、P2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光合作用的过程有      ( 填序号),生理过程中      (在a~e中选择填空)发生在生物膜上.

a. 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 ①②d.④⑤e.都没有

(2)图2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      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氧气的释放量.实际光合速率应      (大于/小于/等于)图中的测量值.
(3)由图2、3可知,      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4)据图比较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及变化趋势            
2、如图分别是叶绿体模型图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②]      上.
(2)暗反应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④]      和[⑤]      
(3)过程Ⅳ称为      ,其代谢产物[⑦]是      
(4)夏日的午后,如果气温过高,叶片的气孔关闭,导致[⑥]      供应大大减少,C3的产量随之      (填增加/减少).
(5)图中Ⅰ阶段必须在      (填“有光”/“无光”)条件下才能进行,故称为      阶段.
(6)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②]      
3、为研究高温对盛花期棉花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者将A,B,C三个品系植株从30℃环境移入40℃环境培养,测得相关数据如图1.请分析回答:

(1)在高温环境下,三个品系光合速率均下降,原因可能有:

①高温破坏了      膜的结构,使光合色素捕获(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光反应受到抑制,其中叶绿素b的颜色      

②高温下气孔开放度      (下降/升高),光合作用强度      (下降/升高),是因为      

(2)三个品系中的      品系在高温条件下光合速率下降最少.原因之一是该品系在高温下      更显著,因而能更有效地散热,以降低高温对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在30℃时,测定三种品系光合速率变化情况如图2.当光照强度过大时,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      .在P点时,检测的是棉花叶片的      
4、谷子是一种重要的旱地作物.研究某地区夏谷的两个谷子品种鲁谷10号和矮88在谷田自然条件下的群体光合作用特点,结果如甲、乙两图所示.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据测定,该地区谷子开花后最高光强可达1500μE•m﹣2•s﹣1以上,依据甲图分析      (填“鲁谷10”或“矮88”)对高光强利用率较强.据乙图分析,在田间群体CO2浓度相同条件下      (填“鲁谷10”或“矮88”)光合速率更高.
(2)另据测定,该地区清晨谷田群体CO2浓度达360〜400μL•L﹣1 , 据乙图分析,此阶段影响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是      ,该因素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      阶段.而测定晴天中午群体CO2浓度降到300μL•L﹣1左右,从群体光合速率角度分析,与清晨相比中午CO2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5、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Ⅱ的色素名称是      ,若缺少色素Ⅰ,则植株对      光的吸收能力减弱.
(2)将提取到的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条件下2﹣3min后,试管内的氧气含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该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设计实验所测得的相关数据(温度和CO2浓度等条件均适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klx)

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光照强度(klx)

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值时CO2吸收量mg/(100cm2•h)

黑暗中CO2释放量mg/(100cm2•h)

甲植物

1

3

12

6

乙植物

3

9

30

14

①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呼吸作用速率,若将甲植物从光照强度为1klx的环境中移至光照强度为3klx的环境中,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CO2来源于      .此时叶肉细胞中葡萄糖      (填“会”或“不会”)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原因是      

②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甲、乙两植物固定CO2速率的差为      mg/(100cm2•h).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0 光与光合作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