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6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
年级:高考 学科:物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假如一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r增为原来的2倍,则( )
A . 据v=rω可知,卫星的线速度将变为原来的2倍
B . 据F=
可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减为原来的
C . 据F=
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减为原来的
D . 由
=mω2r可知,卫星的角速度将变为原来的
倍






2、
如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质量相等且小于c的质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b所需向心力最小
B . b、c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
C . b、c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 . b、c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3、“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成功实现了自动交会对接.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一起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可视为圆周轨道,轨道离地球表面的高度约为
R,运行周期为T,则( )

A . 地球质量为(
)2
B . 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飞船里的宇航员受到的重力为零
C . 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飞船的线速度为
D . 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飞船的加速度为g



4、对开普勒行星绕太阳运转的第三定律
=k,正确的是( )

A . T表示行星的自转周期
B . 比值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C . 该定律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比值k与所环绕的行星有关
D . k是一个普适恒量,行星绕太阳运转与卫星绕行星的运转的k一样
5、太阳表面半径为R′,平均密度为ρ′,地球表面半径和平均密度分别为R和ρ,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0 , 则太阳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
A .
g0
B .
g0
C .
g0
D .
g0




6、冥王星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公转周期为T0 , 其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a,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b,半短轴的长度为c,如图所示.若太阳的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忽略其他行星对它的影响,则( )
A . 冥王星从A→B→C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
B . 冥王星从A→B所用的时间等于
C . 冥王星从B→C→D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 . 冥王星在B点的加速度为


7、“嫦娥四号”(专家称为“四号星”),计划在2017年发射升空,它是嫦娥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更深层次、更加全面的科学探测月球地貌、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档案资料.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嫦娥四号离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绕月周期为T.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
B .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C . “嫦娥四号”必须减速运动才能返回地球
D .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ρ=



8、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 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
A . 6 h
B . 12 h
C . 24 h
D . 36 h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前,“天舟一号”在距离地面约380km的圆轨道上飞行,则其( )
A . 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B . 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 . 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
D . 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
2、18世纪,数学家莫佩尔蒂,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设想“穿透”地球;假设能够沿着地球两极连线开凿一条沿着地轴的隧道贯穿地球,一个人可以从北极入口由静止自由落入隧道中,忽略一切阻力,此人可以从南极出口飞出,(已知此人的质量m=50kg;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地球半径R=6.4×106m;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均匀球壳对壳内任一点的质点合引力为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与地球构成的系统,由于重力发生变化,故机械能不守恒
B . 人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万有引力与到地心的距离成正比
C . 人从北极开始下落,到刚好经过地心的过程,万有引力对人做功W=3.2×109J
D . 当人下落经过距地心
R瞬间,人的瞬时速度大小为4
×103m/s


3、
如图为嫦娥三号登月轨迹示意图.图中M点为环地球运动的近地点,N为环月球运动的近月点.a为环月运行的圆轨道,b为环月球运动的椭圆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嫦娥三号在环地球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大于11.2km/s
B . 嫦娥三号在M点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应点火加速
C . 设嫦娥三号在圆轨道a上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为a1 , 在椭圆轨道b上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为a2 , 则a1>a2
D . 嫦娥三号在圆轨道a上的机械能小于在椭圆轨道b上的机械能
4、如图所示,A、B两卫星绕地球运行,运动方向相同,此时两卫星距离最近,其中A是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r.地球可看成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其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若经过时间t后,A、B第一次相距最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卫星B的周期为
B . 卫星B的周期为
C . 在地球两极,地表重力加速度g=
D . 由题目条件可以求出卫星B的轨道半径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卫星运动的线速度;
(2)卫星运动的周期.
2、
火星(如图所示)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人类对火星生命的研究在今年因“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的发现而取得了重要进展.若火星可视为均匀球体,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火星半径为R,火星自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火星的平均密度ρ.
(2)火星的同步卫星距火星表面的高度h.
3、一位同学为探月宇航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在距月球表面高h处以初速度vo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然后测量该平抛物体的水平位移为x,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若物体只受月球引力的作用,求: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月球的质量;
(3)环绕月球表面运行的宇宙飞船的线速度.
4、如图所示,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一斜坡上P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上另一点Q,斜面的倾角为α,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