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0 卤素及其化合物

年级:高考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

在玻璃中加入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可制得变色镜片,其中所含物质及变色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溴化银应避光保存 B . 变色镜片可反复变色 C . 变色镜片颜色变深的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 D . 变色镜片中的氧化铜在变色过程中质量不变
2、近年来,加“碘”食盐中较少使用碘化钾,因其口感苦涩且在贮藏和运输中易变化,目前代之加入是(  )

A . I2 B . KIO C . NaIO D . KIO3
3、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澳大利亚学者研究发现,夏季给鸡喂食碳酸水会使蛋壳变厚 B . 陶瓷、水泥及所有玻璃都是硅酸盐产品 C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 . Cl2有漂白性,所以用Cl2可与石灰乳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
4、向K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后,溶液蒸干后并将剩余物灼烧,最后残余的物质是(   )
A . KCl B . KCl和I2 C . KCl和Br2 D . KCl和KBr
5、下列反应能说明卤素的活泼性顺序的是(   )

①2HClO4+Br2(g)═2HBrO4+Cl2

②2NaBr+Cl2═NaCl+Br2

③2KI+Cl2═2KCl+I2④2KI+Br2═2KBr+I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 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B . 单质的熔、沸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升高 C . 单质的氧化性减弱 D . 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7、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 B . 图中:如果倒置的量筒充满了氯气,水槽内装满水,经足够长的时间光照,量筒内最后剩余气体为HCl和氧气 C . 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D . 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 . 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C . 氯气具有漂白性 D . 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9、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基本相同的是(   )

①活性炭

②新制氯水

③二氧化硫

④臭氧掌

⑤过氧化钠

⑥双氧水.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⑤ C . ②④⑤⑥ D . ③④⑥
10、饱和氯水久置后,溶液中的各种粒子:①Cl2②H2O ③Cl④HClO ⑤H+减少的是(   )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④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新制备的氯水,显      色,说明氯水中有      分子存在。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立即有      生成,说明氯水中有      存在。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首先变红,但很快又褪色,这是因为      。氯水经光照后,颜色逐渐消失,并放出无色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B、C、D四个集气瓶中分别充满了Cl2、O2、H2、HCl四种气体中的一种。A瓶中的气体是黄绿色;C和A中的气体混合见光会爆炸;将D瓶的瓶盖打开,在潮湿空气中会出现白雾。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各瓶中的气体分别是:

A.      ;B.      ;C.      ;D.      

3、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有效成分是      ;漂白原理是(用方程式表示)      
4、某同学按如图进行实验,在A中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在B中放的是湿润的红色布条,在C中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A中现象是                    B中现象是      

结论是      

③若C中盛有的是混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当通入一定量的氯气时溶液红色褪去,有同学说红色消失的原因有两种可能,请你帮他写出哪两种可能?

a:      

b:      

请设计实验证明哪种可能正确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溴、碘等.
(1)在光照条件下,氯气和氢气反应过程如下:

①Cl2→Cl+Cl

②Cl+H2→HCl+H

③H+Cl2→HCl+Cl

反应②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反应③中被破坏的化学键属于      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2)已知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元素a与氯元素相邻且属同一周期,元素b也与氯元素相邻且属于同一主族,那么比较元素a、b以及氯元素三者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与氯元素同周期且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
(3)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3)
A . 卤素单质的熔沸点按F2、Cl、Br2、I2的顺序由低到高 B . 原子半径按 C . Cl、Br、I的顺序由大到小 D . 卤化氢的稳定性按的H E . HCl、HBr、HI的顺序由强到弱 F . 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的F2、Cl2、Br2、I2顺序由难变易
(4)碘单质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I与  I互为同位素

b.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c.从海带中提取I2的过程只发生化学变化

d.提纯含泥沙的粗碘可用升华法.

2、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物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由于杂质、水份、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

已知:氧化性:IO3>Fe3+>I2还原性:S2O32>I

反应式:3I2+6OH═5I+IO3+3H2O,KI+I2⇌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硫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示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足量的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该红色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示紫红色的物质是      (用电子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中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

      (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        . (3)
A . Na2S2O3 B . AlCl3 C . Na2CO3 D . NaNO2
(4)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      
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是氯气发生仪器,C、D 为气体净化装置(C中装有饱和食盐水,D中装有浓硫酸),E是硬质玻璃管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空广口瓶,烧杯G 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3)C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4)E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5)烧杯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验证氯气的性质,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进行试验,a、b、c、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小组同学用KMnO4晶体与浓盐酸反应来制取少量的氯气,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其化学方程式为:KMnO4+HCl(浓)→KCl+Cl2↑+MnCl2+H2O (未配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而       元素被还原.
(2)配平上述反应:

       KMnO4+       HCl(浓)═       KCl+       Cl2↑+       MnCl2+       H2O

(3)c处湿润蓝色石蕊试纸会先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4)e处滤纸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氯气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上述反应若在标准状况下产生56L的氯气,则转移电子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0 卤素及其化合物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