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0 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4小题)

1、

下图为不同地区丹霞地貌,它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左图)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右图)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 B . 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 . “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 . 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
(2)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形成条件是(    )

(2)
A . 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 . 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 . 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 . 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2、下图为某河漫滩剖面示意图。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完成下面小题。

(1)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    ) (1)
A . 河流落差大的河段 B . 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 C . 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段 D . 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河段
(2)若图中河床各处岩性相同,图中水流侵蚀作用最明显的位置是(    ) (2)
A . B . C . D .
3、

一般认为,位于太平洋板块上的夏威夷群岛是由一个固定不动的岩浆上涌通道所形成的火山喷发而成。下图是夏威夷群岛火山岩年代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太平洋板块的移动方向是(    )

(1)
A . 西北→东南 B . 东南→西北 C . 西南→东北 D . 东北→西南
(2)有关夏威夷岛上①②两地年降水量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①﹤②  洋流、纬度 B . ①﹤②  纬度、大气环流 C . ①﹥②  洋流、地形 D . ①﹥②  地形、大气环流
4、

2012年6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海南省设立地级三沙市。三沙市石油资源丰富,读“三沙市海上油气田地质构造及开采示意图”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海上油田所在的位置属下列哪种地质构造(    )

(1)
A . 背斜 B . 向斜 C . 地垒 D . 地堑
(2)③②①层可能储存的物质分别是(    )

(2)
A . 天然气、水、石油 B . 水、石油、天然气 C . 石油、天然气、水 D . 天然气、石油、水
5、

白云山位于福建省福安市西北部,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里有数千个大小不一的石臼,其数量之丰、个体之大、形态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读石臼景观图及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成因上看,石臼景观形成于(    )

(1)
A . 流水侵蚀 B . 风力侵蚀 C . 流水沉积 D . 冰川堆积
(2)构成石臼的岩石为海洋沉积形成的白云岩,图中代表该岩石的字母是(    )

(2)
A . a B . b C . c D . d
6、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 (1)
A . 向斜山 B . 背斜山 C . 向斜谷 D . 背斜谷
(2)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 (2)
A . B . C . D .
(3)若在③处钻40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    ) (3)
A . 15m B . 45m C . 75m D . 1O5m
7、下图为武夷山脉某地岩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图示区域的断层构造有(    ) (1)
A . 1处 B . 2处 C . 3处 D . 4处
(2)上图中(    ) (2)
A . ③处因地壳张裂形成谷地 B . ①处因地壳褶皱凹陷形成谷地 C . ④处因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D . ⑤处因地壳褶皱隆起形成山地
(3)上图中④⑥两处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是(    ) (3)
A . 由地壳水平运动挤压形成 B . 由地壳水平运动拉张形成 C . 由地壳垂直运动断裂形成 D . 在岩浆运动产生的顶托力作用下形成
8、重庆武隆天坑群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堪称南方喀斯特地质地貌经典。其中的箐口天坑形态完美,可通过二王洞直达天坑底部,世界罕见。下图为天坑局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地区(    ) (1)
A . 主要岩石为石灰岩 B . 箐口天坑深度可达500米以上 C . 二王洞长约300米 D . 岩层受内力断裂下陷形成天坑
(2)图中所示地区的水循环环节特点为(    ) (2)
A . 全年降水丰富且均匀 B . 地表径流形成明显的春汛 C . 蒸发旺盛、下渗缓慢 D .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3)下列与武隆天坑成因类似的景观为(    ) (3)
A . 云南石林 B . 黄山怪石 C . 庐山飞来石 D . 新疆蘑菇石
9、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m3/s。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m/s)。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以下四地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 (1)
A . B . C . D .
(2)下列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2)
A . B . C . D .
10、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蓝窗”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 (1)
A . 火山活动 B . 风化作用 C . 海浪侵蚀 D . 冰川堆积
(2)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    ) (2)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3)马耳他岛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3)
A . 地势低平,盐碱化严重 B . 地表严重缺水 C . 夏季干热,冬季冷湿 D . 大风天数多
11、图I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II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I               

(1)图I所示地区的地质构造形态为(  ) (1)
A . 向斜 B . 背斜 C . 地垒 D . 地堑
(2)图II中,能反映乙处岩石形成过程的数码代号是(  ) (2)
A . B . C . D .
12、贵州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中国南方喀斯特”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 (1)
A . 炎热多雨的气候 B . 寒冷干燥的气候 C . 岩浆岩广布 D . 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
(2)“中国南方喀斯特”常见的地貌景观是(  ) (2)
A . 角峰 B . 沙丘 C . 峰林 D . 风蚀蘑菇
13、下图为长江三峡中巫峡的景观素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处景观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断裂下陷——洼地积水 B . 岩层沉积——挤压褶皱——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C . 挤压褶皱——岩层沉积——冰川侵蚀——冰雪融化 D . 岩浆侵入——岩层沉积——断裂抬升——流水下切
(2)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可能与巫峡相似的是(    ) (2)
A . 东非大裂谷 B . 挪威峡湾 C . 渭河谷地 D . 虎跳峡
14、峨眉山万佛顶的地质构造是(    )
A . 地垒 B . 地堑 C . 背斜 D . 向斜
15、下列外力作用在月球表面存在的是(    )
A . 侵蚀 B . 风化 C . 搬运 D . 沉积
16、产生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的浮石,呈现白、灰白、乳白、浅黄等多种颜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对浮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质地轻是因为有木质成分 B . 多孔可能是因为变质所致 C . 能浮于水面是喷发物多孔 D . 多种颜色可能是人为涂色
(2)浮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 (2)
A . 沉积岩 B . 变质岩 C . 侵入岩 D . 喷出岩
17、地形变速率是指每年地表产生变形变位的速度,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地形等变速率线(毫米/年)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省地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流水侵蚀 B . 海浪沉积 C . 火山喷发 D . 板块运动
(2)珠江流域地形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 (2)
A . 流域内河流落差减小 B . 上游喀斯特地貌逐渐消失 C . 下游流水沉积作用减弱 D . 入海口海水侵蚀作用增强
18、读某地岩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岩层由早到晚顺序正确的是(    ) (1)
A . 丁-甲-丙-乙 B . 甲-乙-丙-丁 C . 丙-甲-乙-丁 D . 甲-丁-丙-乙
(2)丙地岩石为(    ) (2)
A . 花岗岩 B . 玄武岩 C . 大理岩 D . 页岩
19、读“某地表景观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岩石裂缝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1)
A . 内力作用 B . 风化作用 C . 侵蚀作用 D . 搬运和堆积作用
(2)左图所示地质作用对应右图中的( ) (2)
A . B . C . D .
20、比拉大沙丘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该沙丘全长 2700 米,宽500米,高114米,160年前只有35米高,现在仍在不断增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拉沙丘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1)
A . 风力侵蚀 B . 风化作用 C . 地壳上升 D . 风力沉积
(2)比拉沙丘不断增大的主导力量是(    ) (2)
A . 盛行西风 B . 极地东风 C . 东北信风 D . 西南季风
21、读“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1855~1964年,黄河三角洲扩大的趋势是(    ) (1)
A . 持续加快 B . 先加快后减慢 C . 持续减慢 D . 先减慢后加快
(2)推测1954~1964年期间(    ) (2)
A . 黄河的含沙量减少 B .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加剧 C . 下游水利工程增多 D . 黄河流域植树造林增多
(3)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3)
A . 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 B . 黄河径流量减少 C . 海水侵蚀作用增强 D . 水利工程的建设
22、如下图为某板块边界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相邻板块的运动方向。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    )

A . 甲、乙之间——裂谷、海洋 B . 甲、丙之间——海沟、海岭 C . 甲、丁之间——海沟、岛弧 D . 甲、戊之间——褶皱山脉、高原
23、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组成。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1)
A . 岩石风化 B . 风力沉积 C . 流水侵蚀 D . 河湖沉积
(2)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    ) (2)
A . 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 . 天气寒冷,暴雨多 C . 空气干燥,降水少 D . 大气稀薄,光照强
24、图1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石柱林立、排列整齐(见图2),柱子之间垂直裂隙发育,每根石柱高约20-30米、直径约40-60厘米,横切面大致呈六边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1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1)
A . 拉张褶皱、断裂、砂岩沉积、砾岩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 B . 拉张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 C . 挤压褶皱、断裂、抬升侵蚀、岩浆侵入与喷出、砂岩沉积、砾岩沉积 D . 沉积、挤压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
(2)图2所示石柱林是(    ) (2)
A . 砂砾岩 B . 片麻岩 C . 玄武岩 D . 花岗岩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      

(2)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      ;乙      ;丙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地。

(4)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      ;②是      ;③ 是      

(5)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5)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邻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 2154.9 米,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还有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这里自古土壤肥沃,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1)推测华山的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0 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