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建中学校2016-2017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到日本旅游,不能进行的项目是( )
A . 泡温泉
B . 滑雪
C . 赏樱花
D . 雨林探险
2、截至2015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1万千米,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9万千米,高铁运营里程位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20年,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超过3万千米。下列说法不属于我国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
A . 经济的快速发展
B . 巨大的运输市场需求
C . 铁路技术的不断进步
D . 铁路运输适合短途运输
3、2006年1月10日,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正在进行一场重要的足球比赛,看台上到处是赤膊助威的球迷,此时该国的热带草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国家是( ) (1)
A . 巴西
B . 南非
C . 澳大利亚
D . 阿根廷
(2)此日,湘潭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2)
A . 昼长于夜
B . 昼短于夜
C . 昼夜等长
D . 不能确定
(3)有关该国所在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3)
A . 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B . 有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
C . 多经济发达国家
D . 居民主要是黑种人
4、若①、②、③、④表示的城市有武汉、广州、哈尔滨和北京,则④是( )
A . 武汉
B . 哈尔滨
C . 广州
D . 北京
5、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下游是地上河
B . 下游地区多丘陵、山地
C . 下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D . 下游地区用水量大
6、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大多在夏季进入汛期,原因是( )
A . 均受夏季风的影响
B . 均受高温影响
C . 分别受夏季风和高温影响
D . 分别受高温和夏季风的影响
7、下列商品粮基地,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是( )
A . 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B . 江淮地区和太湖平原
C . 江汉平原和鄱阳湖平原
D . 成都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8、关于我国国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然环境单一,资源丰富
B . 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地区差异显著
C . 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丰富
D . 经济发展迅速,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9、关于各地农作物耕作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珠江三角洲为一年一熟
B . 三江平原为一年两熟
C . 洞庭湖平原为两年三熟
D . 海南岛为一年三熟
10、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以下四位同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明明:“我的家乡河湖密布,适宜发展渔业。”
B . 华华:“我的家乡山高坡陡,适宜发展畜牧业。”
C . 佳佳:“我的家乡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
D . 涵涵:“我的家乡青藏高原草地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
11、上海是我国大型的钢铁基地,它发展钢铁工业不具备的因素是( )
A . 交通便利
B . 消费市场广阔
C . 濒临海洋,便于进口铁矿石
D . 靠近煤矿、铁矿产地
12、读下图,完成第下面小题。
(1)图中摔跤的这一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是( ) (1)
A . 四合院
B . 蒙古包
C . 石板房
D . 吊脚楼
(2)该民族的饮食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是( ) (2)
A . 米饭
B . 馒头
C . 以肉、奶为原料的食品
D . 拉面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习近平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经过几十万建设大军的艰苦奋斗,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了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标志着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全面实现。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布看,冬春 ,夏秋 。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 地区。写出图中数字代表调水线路① ;② ;③ 。
(3)我国土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而水资源北方相对较南方 (多/少)。
(4)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下图为“西气东输”主干线路走向示意图,结合图完成以下各小题。
(1)“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位于 (填地形区名称),这里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填河流名称);终点是 (填城市)。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不穿过的是( ) (2)
A . 河西走廊
B . 黄土高原
C . 东北平原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3)“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设计所考虑的最主要的人文因素是( )(填字母) (3)
A . 地形类型
B . 城市分布
C . 农业发展水平
D . 交通便利程度
(4)“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至少写两条)
3、黄河是世界上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给我们华夏人民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是“母亲河”;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读图完成以下内容。
(1)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A 山,注入G 海;
(2)黄河在B处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誉的 平原;
(3)黄河上中游的分点C为河口,中下游的分点D为 ;C、D之间的黄河中游,主要流经 高原;由于该高原土质疏松,缺少植被保护,该地区夏秋季节多暴雨,加上支流又多,较大的支流E为 河、F为 河,所以该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所流失的水土大部分汇入黄河,使得黄河成为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这些泥沙的很大部分沉积于下游河床,形成举世瞩目的“地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