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南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近年来,由于森林面积的减少,它们的栖息地大大减少,现存的近千只大熊猫被隔离成30多个小群体,这些小群体中,个体最多的不到50只,最少的则不到10只。对上述现象所产生的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对繁衍不利
B . 有利于大熊猫的进化
C . 有利于人们照顾大熊猫
D . 人们看不到大熊猫
2、用一个网罩将一片草场罩起来,草可能会被虫子吃光了,其主要原因是( )
A . 罩住后虫子的天敌进不去,虫子的数量迅速增加,把草吃光了
B . 罩住后阳光能进去,植物不能生长而很快被吃光了
C . 网罩内还有其他的动物帮助吃草
D . 罩住后虫子迅速繁殖而把草吃光了
3、身体分节的特征使蚯蚓( )
A . 能够运动
B . 运动灵活
C . 提高体温
D . 呼吸自如
4、哺乳动物在生殖发育方面的主要特征为( )
A . 体腔内有膈
B . 卵生、哺乳
C . 体温恒定
D . 胎生、哺乳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做( )
A . 生物圈
B . 大气圈
C . 水圈
D . 岩石圈
6、蝗虫能适于空中和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
①用气管呼吸 ②胸部有两对翅 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7、蚯蚓在干燥环境中不久就会死亡的原因是( )
A . 神经系统受到损伤
B . 不能呼吸,窒息而死
C . 血液循环不通畅
D . 蚯蚓穴居生活怕干燥
8、大鲵又叫娃娃鱼,是最大的两栖动物,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B . 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C .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 . 蜻蜓点水
B . 青蛙冬眠
C . 兔的心脏在跳动
D . 孔雀开屏
10、鱼是适应水中生活的一类动物,它的呼吸器官是( )
A . 肺
B . 鳞片
C . 鳃
D . 体表
11、腔肠动物体壁中央有( )
A . 体腔
B . 肠腔
C . 消化腔
D . 胃腔
12、爬行动物的鳞片与鱼类的鳞片相比,除了具有保护作用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
A . 调节体温
B . 协助运动
C . 分泌毒液
D .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13、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
A . 外骨骼
B . 细胞膜
C . 皮肤
D . 翅
14、骨骼肌具有的特性是( )
A . 兴奋
B . 分泌
C . 收缩
D . 坚韧
15、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利用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达到控制蛾蝶类害虫数量的目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 )
A . 摄食
B . 运动
C . 通讯
D . 产卵
16、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维持群体生活一个重要条件是具有( )
A . 繁殖行为
B . 传递信息的能力
C . 贮食行为
D . 防御行为
17、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菜叶等为食,食物残渣排到体外,形成蚓粪。蚯蚓的这种活动( )
A . 污染了环境
B . 改良了土壤
C . 给蔬菜生长带来了危害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18、珍珠贝和三角帆蚌常被人们用来人工培育珍珠,光亮珍珠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结构有关( )
A . 贝壳
B . 外套膜
C . 珍珠层
D . 足
19、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蜘蛛结网
B . 野鸭的迁徙
C . 红雀喂金鱼
D . 鹦鹉学舌
20、鸟类飞行时,翅膀扇动的动力来自( )
A . 羽毛
B . 肌肉
C . 骨骼
D . 皮肤
21、放置在阳光下的鱼缸中的鱼哪一个会先死去(鱼、缸大小均相同)( )
A . 一缸清水2条鱼和一部分水藻
B . 一缸清水2条鱼
C . 一缸清水10条鱼
D . 一缸清水10条鱼和一部分水藻
22、蚯蚓的生存环境是是( )
A . 潮湿、疏松、植物稀少的土壤
B . 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C . 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
D . 干燥、疏松的土壤
23、家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其中臼齿的作用是( )
A . 切断食物
B . 磨碎食物
C . 撕裂食物
D . 挤碎食物
24、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 )
A . 哺乳动物
B . 昆虫
C . 鱼类
D . 爬行动物
25、放在冰箱中的食品能保持一段时间不腐败,主要是因为冰箱中 ( )
A . 细菌很少
B . 细菌繁殖很慢
C . 没有细菌
D . 细菌被冻死了
26、雷达能探测并追踪飞机的行踪,它模仿的是哪一种动物的哪一种功能 ( )
① 海豚 ② 蝙蝠 ③ 声呐 ④回声定位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7、母狼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孩哺育成狼孩,这个事实说明( )
A . 母狼试图使婴孩成为自己的孩子
B . 母狼有较强的哺育能力
C . 母狼对人的报复行为
D . 母狼有哺育幼体的本能
28、人体骨骼支架共有多少块骨构成( )
A . 300
B . 600
C . 290
D . 206
29、马戏团里,小猴子可爱鳃表演动作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调节猴子完成这些表演动作的是( )
A . 运动系统
B . 神经系统
C . 内分泌系统
D . 肌肉系统
30、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 . 黑猩猩
B . 蚯蚓
C . 羊
D . 大山雀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 .
2、生物圈中的动物多种多样,目前已知的大约有 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 动物和 动物两大类。
3、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是 , , 。
4、斑马是一种能够迅速奔跑的动物,在它的运动过程中,起支架、杠杆作用的结构是 ,起动力作用的是 ,使四肢活动更加灵活的结构是 。
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 的和所占的 总是维持在 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 。
6、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含碳的 ,并释放氧气。动植物和人在进行 时消耗氧气,产生 。其残体或被微生物 放出二氧化碳,或被掩埋到地层中形成石油或煤,燃烧石油或煤也产生 ,二氧化碳重新参与碳循环。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看图答题
(1)一块骨骼肌包括 和 两部分,它具有 的特性。
(2)①表示 ,在图A中处于 状态,而同时② 则处于 状态;在图B中,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 、 。
(3)在 的调节下使①和②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作。
2、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哪些?
3、典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请依据这一生态情景,分别将黄雀、柳树、螳螂和蝉用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