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5-2016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二、解答题(共5小题)
实 物 图 片 | ||||
名称 | 铁锅 | 瓷器 | 塑料杯 | 筷子 |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与假设】
a.二者混合发生了化学反应
b.二者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并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甲同学 | 在盛有1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1﹣2滴稀硫酸,振荡,同时测定溶液的pH | 溶液pH减小但仍大于7 |
乙同学 | 在盛有10 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然后再加入稀硫酸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乙同学在做完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实验后,为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二
【思考与交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碳酸钠固体于试管中滴加乙同学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 若 | 稀硫酸 (“过量”或“不过量”) |
若没有明显现象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
丙同学在绝热装置中,向分别盛有10 mL10%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不同体积某浓度的稀硫酸,充分混合后溶液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最高温度18℃).
【设计并实验】采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产生氧气,测定不同时刻从试管排出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
时段 | 氧气浓度变化特点 | 氧气浓度变化范围 | 加热时间 | 气泡特征 |
① | 逐渐增大 | 21.2%﹣…… | 1﹣11s | 不持续、不均匀 |
11﹣16s | 持续、均匀、快速 | |||
② | 快速增大 | 28.8%﹣66.7% | 16﹣34s | |
③ | 逐渐变暖 | 66.7%﹣86.3% | 34﹣80s | |
④ | 趋于稳定 | 86.3%﹣88.7% | 80s﹣135 |
在加热药品的第①时段后期(11﹣16s),气泡已经连续、均匀且快速冒出,此时排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最大只有 %左右.
【实验探究】
①取一个氧气瓶,使瓶内留有占集气瓶40%的水(余下的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小心地把瓶内的水排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立正放好.
③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带火星木条复燃.
【反思与交流】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 (填“不一定”或“一定”)是纯氧.
时机1(加热10s) | 时机2(加热15s) | 时机3(加热35s) | |
带火星木条 | 复燃 | 复燃 | 复燃 |
木炭燃烧 | 木炭变红 | 燃烧,红光 | 剧烈燃烧,白光 |
蜡烛燃烧 | 燃烧更旺,红光 | 燃烧更旺,白光 | 燃烧更旺,白光 |
铁丝燃烧 | 铁丝熔成红色小球,有火花产生(红光) | 燃烧,火星四溅,有少量黑色固体生成 | 燃烧,火星四溅,有较多黑色固体生成 |
三、计算(共1小题)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