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5-2016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元素摄入缺乏会导致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液氧 B . 氨水 C . 不锈钢 D . 矿泉水
3、以下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 C . 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工业污水可直接排入河流 D . 蒸馏能降低水的硬度
4、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有关氧气的实验,其中相应实验装置有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B . 氧气的制取 C . 氧气的干燥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6 B . +4 C . +3 D . +2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把浓硫酸注入盛有水的量筒内稀释 B . 用镊子取用块状固体药品 C . 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测定pH D . 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7、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   )
A . K2MnO4:高锰酸钾 B . 2N:1个氮分子 C . S2:1个硫离子 D . H2:2个氢原子
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都是氧化物 B . 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C .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9、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提纯青蒿素(C15H22O3),青蒿素对疟疾有良好疗效,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B . 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D . 每个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10、下列实验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是(   )
A . 用酚酞试液区别稀硫酸与食盐水 B . 用水区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C .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D . 用相互刻划法比较黄铜片和纯铜片硬度的大小
1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 . 30℃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含甲物质60g C . P点可以表示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 升高温度(溶剂不蒸发)后,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你认为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A . 滤渣中一定有镁粉 B . 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银 C . 滤液中一定有Mg2+ D . 滤液中一定有Ag+和Cu2+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3小题)

1、厨房中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食材:黄瓜、桂花鱼、马铃薯和牛肉,其中富含淀粉的是      ,该营养素在人体中所起的作用是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其完全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燃烧过程中      能转化成热能.关闭天然气开关熄灭火焰,其灭火原理是      
(3)食醋中含有的醋酸(CH3COOH)属于      (选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微观解释打开醋瓶子能闻到一股酸味的主要原因是      
(4)陶瓷餐具属于      (选填“金属”、“无机非金属”、“合成”或“复合”)材料制品.
(5)以下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填标号).

a、垃圾分类后仍入相应类别的垃圾桶   b、洗菜水用于浇花

c、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保鲜海产品   d、洗完铁锅后擦干.

2、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1是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是某同学从如图1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填标号).

a.钠属于金属元素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c.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表示原子核带11个单位正电荷

(2)钠可以在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X↑,则X的化学式为      
(3)配制一瓶如图2所示的溶液,请问:①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需加入水的体积为      mL;②若用6%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而成,则需6%氯化钠溶液的质量      g.
(4)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方法鉴别碳酸氢钠和氯化钠两种白色固体的方法是      (包括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3、如图是欣等五种物质的部分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A、B、C、D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化合物(酸、碱、盐和氧化物),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D是一种红棕色粉末(“→”表示反应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      ,D的名称是      
(2)工业上,能使D转化为铁的物质是      
(3)若A是碱,则B可能是      (写化学式).
(4)若A是钠盐,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

1、小林同学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并回收催化剂二氧化锰和产物氯化钾,请你协助他.

(1)制取氧气

请根据如图1回答问题:

①写出装置A中的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      

②小林同学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原因是      

(2)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残留固体按如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流程回收难溶性二氧化锰和可溶性氯化钾,请回答:

①残留固体中加水后,搅拌的目的是      ,操作a是      (填操作名称).

②实际回收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低,原因可能是      

2、某化学实验小组对“影响石灰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盐酸的浓度和石灰石的颗粒大小等”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进行实验]

室温下,选用20mL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4%和6%)分别与1g颗粒状或块状的石灰石进行实验(固定夹持仪器略去).

(1)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按上图装置进行实验,在装药品前应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的做法是      .开始实验时,应将20mL稀盐酸      (选填“快速”或“缓慢”)推入锥形瓶中,以保证盐酸能全部推入锥形瓶中.
(3)[处理数据]

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后,获得的相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均取20mL)

石灰石固体形状

(均取1g)

二氧化碳体积(mL)

(均收集前30S的气体)

a

4%

颗粒

64.0

b

4%

块状

40.4

c

6%

颗粒

98.2

d

6%

块状

65.3

①要比较      (写一组),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②从上述实验中得出石灰石的颗粒大小反应速率影响的结论是      

(4)[拓展延伸]

如表是实验时记录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和对应的时间的一组实验数据(每间隔4S读数一次):

时间/S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气体体积/mL

16.0

22.2

29.4

39.3

50.4

57.6

62.0

64.7

66.0

66.0

从上表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到20S后反应速率逐渐变      ,其主要原因是      

(5)你认为影响石灰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实验室利用粗锌(含锌65%,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少量的硫酸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若要制得硫酸锌6.44g,试求:
(1)理论上需要纯净的锌的质量;
(2)应取多少克粗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泉州市2015-2016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