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同步训练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 . 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B . 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C .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D . 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2、有消化功能的消化道有(  )

A . 口腔、咽、食道 B . 咽、食道、胃 C . 食道、胃、小肠 D . 口腔、胃、小肠
3、下列消化道中(  )吸收营养物质最多

A . 食道 B . 大肠 C . D . 小肠
4、如图中,A,B分别表示脂肪滴在不同消化道部位的状态。如果脂肪滴B状态,则可能位于消化道中的(  )

_x0000_i1027

A . 口腔 B . 食道 C . D . 小肠
5、消化道中,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

A . 小肠、口腔、胃 B . 胃、口腔、小肠 C . 口腔、胃、小肠 D . 口腔、小肠、胃
6、下列食物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A . 鱼肝油 B . 矿泉水 C . 面包 D . 食盐
7、下列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抽血化验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动脉 B . 大量出汗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量减小 C . 人体需要七大营养素,淀粉被最终消化的场所是口腔 D . 小脑病变时,可能会出现走路不稳、动作不协调的现象
8、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蛋白质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B . 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氧化分解成葡萄糖 C . 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            D . 人体的异化作用就是指人体的呼吸作用
9、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劈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B . 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 . 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 . 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利于滤过作用
10、

如下图为某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经过消化道各器官时的消化情况,则该营养成分是(   )


A . 糖类 B . 蛋白质 C . 脂肪 D . 粗纤维
11、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均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以下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 . 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C . 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pH的影响 D . 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
12、

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如图所示,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类营养物质,必须消化成可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 . B . C . D .
13、

下列对于图中器官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 . ②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C . ③中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 D . ④分泌的消化液只能消化蛋白质
14、科研人员为了研究食物对蟑螂生长的影响,将刚孵出的蟑螂分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喂含不同营养的食物,如右表。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成分的多少,“—”表示没有此成分。哪一组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消化是指在      内将食物分解成为      的成分的过程;消化后的营养物质经      进入      的过程叫做吸收.

2、在观察家畜小肠绒毛的实验中,用放大镜观察小肠的内表面,可以看到内表面有许多环形      ,其表面有许多      状的突起,每个突起就是一个      

3、酶对生理活动中的化学变化具有催化作用,如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转化为麦芽糖。但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酸碱度和激活剂等因素的影响。资料显示:Ⅰ、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为激活剂。Ⅱ、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无影响。

为了探究氯离子(Cl-)是否为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小科利用蒸馏水、0.5%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0.5%氯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设计要求

(1)步骤一:取2支洁净的试管标为A、B,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0.5%淀粉溶液2毫升和1滴碘液;向A试管加入1毫升蒸馏水和1毫升唾液;向B试管加入       。

设置对照实验

(2)步骤二:       。

控制实验条件

(3)步骤三:观察颜色变化。若观察到       则说明氯离子是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

获取实验证据

4、

唾液淀粉酶是唾液腺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能将淀粉消化分解为麦芽糖。如图曲线ab表示唾液淀粉酶催化某反应生成麦芽糖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产生曲线ab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5、家庭厨房就是一个科学小世界,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大米、小麦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2)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其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当烧菜时温度长时间在120℃以上,不仅鲜味消失,而且会生成焦谷氨酸钠。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2)
A . 在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味精鲜味最强 B . 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 . 起锅时加入味精比菜刚入锅时加入味精的鲜味更强
6、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多样性的特性,其活性受温度和pH等因素影响。氯化铁是—种无机催化剂,其溶液能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肝脏组织细胞中也有一种能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酶。为了研究生物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以下是该实验的几个步骤:

 ①向2号试管内滴人几滴氯化铁溶液,作为对照

②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在1、2号管的管口,仔细观察,会发现1号试管口的卫生香燃烧猛烈

③取两只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注入10 毫升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④轻轻振荡这两只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会发现1号试管的气泡多且最先产生

⑤取豌豆大小的新鲜肝脏,放在培养皿中迅速剪碎并投人到1号试管中

(1)请根据实验原理,选择正确的顺序是      ; (1)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④①②⑤ C . ③④①⑤② D . ③⑤①④②
(2)该实验主要证明了酶具有      的特性。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1]是肾小囊壁,在A过程中,正常情况下[3]血液不能过滤到[2]的是      

(2)若[1]是肾小管壁,则B过程表示的过程是      

(3)若[1]是小肠绒毛壁,经过B过程后,则[3]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加的是      ,含量减少的是      。在[2]处参与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      

(4)若[1]是肺泡壁,A、B为两种气体.那么煤气中毒严重时窒息而死,原因是一氧化碳影响了      与B结合,使细胞无法获得B,从而导致死亡.[3]中白细胞与其他血细胞相比,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      

(5)若[4]是神经细胞,则C→D血液成分的变化之一是      增多。

2、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代表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一种气体。据图回答:

(1)水、无机盐、葡萄糖和膳食纤维中不能通过①过程进入循环系统的是      。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      

(2)a代表的物质是      

(3)排出的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发生了病变。

3、

大米的加工过程如图所示,每100克糙米、胚芽米和白米的部分营养成分如下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有关稻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稻谷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B.水稻幼苗是由稻谷中的胚发育而来

C.稻谷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D.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输送给稻谷

(2)大米富含淀粉,进食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      后被吸收。

(3)下列对大米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

(3)
A . 米糠层没有营养物质     B . 食用糙米有利人体健康     C . 米加工得越精细越有营养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

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      

(2)毕希纳实验证实了      

(3)下列关于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3)
A . 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 . 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 . 科学的发现是一个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