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同步训练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若肾功能衰蝎,可能会导致(   )。

A . 患急性胃肠炎 B . 患心肌炎 C . 因体内废物不能排出,患尿毒症 D . 患急性支气管炎
2、肾脏和输尿管相连的具体部位是(     )。

A . 肾小管 B . 肾髓质 C . 肾盂 D . 肾皮质
3、下列血管内流静脉血的是(       )。

A . 主动脉 B . 入球小动脉 C . 出球小动脉 D . 肺动脉
4、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 B . 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 C . 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D . 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比④内液体多了葡萄糖
5、尿的形成是在肾脏内的(  )

A . 肾小体 B . 肾小管 C . 肾单位 D . 肾盂
6、尿的形成过程中,既能随血浆过滤成原尿,又能全部被重吸收回到血液的物质是(  )

A . 血细胞 B . 大分子蛋白质 C . 水和无机盐 D . 葡萄糖
7、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过程的是(  )

A . 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B . 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C . 皮肤排出汗液 D . 消化系统排出食物残渣
8、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 . 养料增加 B . 尿素减少 C . 氧气增加 D . 尿素增加
9、下列对人体排泄的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排泄的物质主要是水、二氧化碳、尿酸和尿素等 B . 二氧化碳、尿酸和尿素来自有机物的分解 C . 排便、排尿、排汗和呼出二氧化碳等活动都属于排泄 D . 细胞代谢的废物必须及时地排出体外
10、

下图是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比较①肾静脉、②肾动脉、 ③输尿管、④膀胱四处结构内尿素的浓度,最低的是 ( )

  

A . B . C . D .
11、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摄取米饭可以增加人体内水分 B . 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造成水分流失 C . 排尿与排粪均需肾脏参与 D . 调节水分平衡无需神经系统参与
12、尿液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

A . 血液→肾小囊 →肾小球→肾小管→形成尿液 B . 血液→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管→形成尿液 C . 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形成尿液 D . 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盂→形成尿液
13、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体血液中的尿酸(C5H4N4O3)含量过高。医生建议,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时排泄。如图尿酸流经②结构再进入到④结构的过程属于(      )


A . 肾小管的滤过过程 B . 肾小球的滤过过程   C . 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 D . 肾小球的重吸收过程
14、

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 的作用是重吸收 B . ②中的液体是原尿 C . ③的作用是滤过 D . ④中流的液体是尿液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            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      、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便是尿液.

2、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有:                   . 其中生产农家肥的重要方式是      

3、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样本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红细胞

白细胞

A

-

-

1.6

2.0

0.0

-

-

B

0.1

-

0.75

0.03

0.002

-

-

C

-

++

1.6

1.5

0.02

++

++

属于原尿是样本      (选填“A”“B”或“C”);

4、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因此,为患者输液治疗时必须考虑生理盐水的浓度。请完善下列相关实验。

【探究目的】      

【实验材料】载玻片、试管、滴管、消毒棉球、一次性采血针;氯化钠溶液、柠檬酸钠(抗凝剂)等。

【实验步骤】

①取5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依次为0.5%、0.7%、0.9%、1.1%、1.3%的氯化钠溶液,并各加入2滴      

②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

③向5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min。

④分别取5支试管中混合液各1滴,置于5个洁净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      有何变化。

【实验结果】

①在浓度为0.5%、0.7%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吸水胀破;

②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

③在浓度为1.1%、1.3%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失水皱缩。

【实验结论】适于人体的生理盐水浓度是0.9%。

5、

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机器,其主体结构是一个透析器,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透析器时,尿素等废物就通过透析膜扩散到透析液中。

(1)人体肾单位中与该透析膜的作用相当的结构是      

(2)新鲜的透析液成分与血浆相似,血浆与血液相比,血浆中没有      (选填“血细胞”或“葡萄糖”)。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下表是正常成年人的血浆和尿液中主要物质浓度 (单位:%)的比较,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A

0

0

2.0

0.05

1.6

    B

7~9

0.1

0.2

0.002

0.91

(1)样品中属于尿液的是        (填“A”或“B”),你判断的依据是      

(2)样品A中的尿素、尿酸、无机盐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样品B,这是因为      。      

(3)如果样品A中出现了蛋白质,表明肾脏的      部位可能发生病变。样品A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       。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

 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肾单位由肾小球和       成(填序号).

(2)①中的液体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的.

2、

如图为肾脏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甲图中子母代表的结构名称.A      、B      、C      、D      

(2)乙图为肾单位结构图,肾单位是由                  组成.

(3)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包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一条      .肾小囊包裹着肾小球.

3、

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2)血液流经肾小球的滤过后在[ 4 ] 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与血液相比少了大分子蛋白质和      

(3)当原尿流经[⑤]       时,大部分的水,全部的      和部分的无机盐会被重吸收进入血液。

(4)若尿液中出现葡萄糖,一般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       (高或低),部分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形成糖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