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大成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情况 B . 光在两种物质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光的反射定律就不成立了 C . 在发生漫反射时,只有部分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 . 光在任何形状的物体表面上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是赞美桂林山水的,诗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下列诗句也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B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C .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D . “青鬼来试人,夜深弄灯影”
3、下列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 . 雨后绚丽的彩虹 B . 彩色电视机画面 C . 色彩丰富水彩画 D . 五光十色霓虹灯
4、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镜花水月 B . 海市蜃楼 C . 坐井观天 D . 立竿见影
5、如图所示,M点是凸透镜右焦点的像.则透镜的焦距是(   )

A . 0.1m B . 0.2m C . 0.3m D . 0.5m
6、小明拿着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看到的是景物的(   )
A . 正立放大的像 B . 倒立放大的像 C . 倒立缩小的像 D . 正立缩小的像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C . 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 . 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
8、如图所示,潜入水中的潜水员,看见岸上的景物的位置变高了,下列哪一幅光路图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   )
A . B . C . D .
9、如图是平面镜成像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树荫下的光斑   B . 手影   C . 月亮的“倒影”   D . 笔“折断”了
1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月光下的人影 B . 池塘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 . 拱桥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 D . 玻璃三棱镜分解了的太阳光
12、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的是(   )
A . 5cm B . 10cm C . 15cm D . 20cm
13、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   )

A . 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近 B . 小明和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 . 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远 D . 小明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远
14、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正确的图是(   )
A . B . C . D .
15、下列现象中,与“绿树成荫”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 山在水中的“倒影” B . 小孔成像 C . 筷子好像被水“折断”了 D .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16、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是否可逆”的一个实验环节,则紧接着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 沿ON向后转动板A B . 沿ON向后转动板B C . 让光线从板B射向O D . 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17、如图所示,要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则入射光线应该绕入射点(   )

A . 逆时针转30° B . 逆时针转45° C . 顺时针转30° D . 顺时针转45°
18、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 . 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 . 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m D . 当该同学走近镜子时,她自己在镜子里的像变大
19、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 .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 .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 . 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20、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中蜡烛通过透镜成像的情况,下列过程中用到的主要光学规律与此相同的是(   )

A . 照镜子 B . 放大镜 C . 放电影 D . 拍照片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将蜡烛放在A处时,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B处,再将光屏从P处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晰的放大像,则两次所成的像都是      立的,P位于A的      侧,上述过程中光屏是向      侧移动的,用刻度表示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      

2、太阳发出的白光是      光,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500s,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约为      km.
3、小亮做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如图所示,他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硬纸板ANB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他发现:当用激光笔紧贴硬纸板左侧向平面镜的O点射出一束光时,在硬纸板ONBC面内能看到反射光;如果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将硬纸板ONBC面以ON为轴向后折转,则在ONBC面内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4、身高1.72米的人在平面镜前1.5米,平面镜长1米,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高      米.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春暖花开,天气晴朗,蓝天飘着朵朵白云.小芳和爸爸妈妈在公园游玩,发现水里的鱼好像在云中游.如图所示我们所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选填“实”或“虚”),像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些      (选填“深”或“浅”).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所成实像的像距越      (选项:“大”或“小”).

u/cm

n

f/cm

v/cm


10

1

2

2.5

2

5

10

3

8

40

(2)该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成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且物距调节为6cm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他选用的是三个透镜中焦距为      cm的凸透镜;这一成像原理可应用于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
2、如图所示光的色散实验中,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照射到白屏上,在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       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其它颜色光消失,只留下       色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则在红纸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种颜色的彩色光带.因此,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大成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