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生物的进化 同步训练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能产生大量后代 B . 为获取食物和空间,生物之间要进行生存斗争 C . 为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 D . 适应环境的个体会保留下来
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


A . 恐龙蛋变成恐龙 B . 海洋变成陆地 C . 类人猿变成人 D . 蝌蚪变成青蛙
3、根据现代进化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研究某种鸟的行为时,为便于观察研究,可从种群中随机选取一只作为对象 B . 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C .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微小有利变异的积累 D .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4、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


A . 鹿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B . 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跑得快 C . 长颈鹿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逐代积累形成的 D . 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
5、能在沙漠中生存的植物,一般根系特别发达,或叶片变为刺,而那些吸水、保水功能差的植物在沙漠中不能生存。达尔文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


A . 生物个体间存在着差异 B . 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 C . 生物的变异对生存是不利的 D . 产生适应环境的变异的个体易生存
6、生活于内蒙古等地草原上的一种羚羊,四肢细长有力,奔跑极快,这一特征的形成,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 偶然形成的 B . 为逃避敌害经常奔跑的结果 C . 由定向变异产生,跑不快的被淘汰 D . 在长期的避敌生存斗争中,经漫长的年代自然选择的结果
7、1997年,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有了显著提高,下列人们对这一事实做出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 . 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适应了新环境 C . 是定向的自然选择过程 D . 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8、多数情况下,某些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 . 遗传物质的改变 B . 食物缺乏 C . 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D . 冰川的作用
9、 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 . 兔和狼之间相互选择 B . 兔和狼之间存在生存斗争 C . 兔和狼都有遗传和变异 D . 强壮的狼所生后一代一定很强壮
10、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 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 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 . 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D . 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11、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由于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不同.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 不同种类的地雀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B . 不同环境对地雀的形态特征起选择作用 C . 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D . 生物的进化与变异无关
12、下列各项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  )

A . 长颈鹿长颈的形成 B . 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非常相似 C . 鱼的背部是深色、腹部是白色 D . 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白和黄色
13、雷鸟羽毛的颜色可根据季节改变,冬天和夏天颜色不一样,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解释,这是(  )

A . 环境进化的结果 B . 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生存竞争的结果 D . 人工选择的结果
14、古代长颈鹿的颈不太长,现代长颈鹿的颈都很长,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颈长的个体(  )

A . 繁殖能力较强 B . 攻击力弱 C . 生存机会大 D . 吃高处树叶使颈越伸越长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1859年,英国科学家       发表《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是        ,其实质是        。达尔文认为现存于地球上  的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       的结果,并且都是由一个        进化而来的,因此,生物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        关系。

2、

下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如上图,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      的。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      ,并繁殖后代。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      也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      的。这种说法是按照      学说来解释的。

3、中生代繁盛的爬行动物--恐龙,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而逐渐灭绝,从达尔文进化论来看,这是长期       的结果。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桦尺蛾尽量回收,统计数目,其结果如下表: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      变异现象(填“遗传”或“变异”)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2)
A . 长期烟熏 B . 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 . 长期自然选择适应性
(3)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2、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

(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它为猎豹和羚羊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      

(2)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      ;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      

(3)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      作用.

(4)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这是      的结果.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生活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蛾有浅色和深色两种体色,它们都喜欢栖息在树干上.19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导致工厂大量排烟,使树干由浅灰色变成黑褐色,桦尺蛾也由浅色常见类型逐渐变成为深色常见类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桦尺蛾的发育过程与蚕一样,属于       发育.

(2)遗传学上,桦尺蛾体色的深色与浅色称为       .

(3)桦尺蛾的两种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形基因用a表示.将一只浅色桦尺蛾与一只深色桦尺蛾交配,子代若全为深色,则       色为隐性性状,子代桦尺蛾的基因组成为       .

(4)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种类的变迁是长期       的结果.

2、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

(1)青霉素使用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      ;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做      ,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做      。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      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使得抗药性逐代积累而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变异是      的,但      在很大程度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      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

3、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与环境相适应。例如: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呈针状,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茎呈肥厚的绿叶状,有利于更多地储存水分并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

(1)仙人掌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是长期      的结果;

(2)请你依照上例,说说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一种适应现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生物的进化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