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动物的行为对植物不利的是( )
A . 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
B . 猴子吃桃,将桃核随意乱扔
C . 过多的蝗虫啃食玉米等的叶
D . 榛睡鼠可储存大量的果实
2、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学习行为能遗传给后代
B . 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C .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D . 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3、下列哪项是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 )
A . 声音
B . 气味
C . 动作
D . 印迹
4、养鱼池中的鱼群,有时会大量游到水面,并加快口部和鳃盖的运动,这是因为( )
A . 池水上层的水温较低
B . 池水中缺少氧气
C . 池水表层光线较强
D . 池水表层透明
5、下列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且有口无肛门的是( )
A . 水螅
B . 涡虫
C . 蛔虫
D . 蚯蚓
6、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
A .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B . 不随地大便
C . 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D . 早晚刷牙、洗脸
7、“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是由于母兽给幼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就像人类的哺乳,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
A . 鱼类
B . 软体动物
C . 哺乳动物
D . 两栖类
8、“鱼戏莲叶间”是描写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 )
A . 躯干和尾的左右摆动
B . 尾鳍和臀鳍的左右摆动
C . 胸鳍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D . 所有鱼鳍共同协调配合
9、下列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B . 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C . 体内受精,土中发育
D . 体外受精,土中发育
10、有句俗话“捅了马蜂窝,定要挨蜂蛰”。一旦被一只马蜂蛰了,就会很快遭到成群马蜂的围攻,这是因为其它马蜂( )
A . 看到了攻击目标
B . 看到了第一只马蜂的舞蹈动作
C . 嗅到了第一只马蜂释放的气味
D . 听到了第一只马蜂飞行的声音
11、小欧同学家的宠物狗非常可爱,小欧一回家,小狗就会把他的拖鞋叼给他,让小欧非常高兴。小狗这种行为属于( )
A . 适应行为
B . 学习行为
C . 经验行为
D . 先天性行为
12、根据响尾蛇能利用红外线追踪热源物体的原理,工程师设计制造出了“响尾蛇”导弹。这种技术属于( )
A . 转基因技术
B . 克隆技术
C . 仿生
D . 生物反应器
13、大多数动物在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中所处的地位主要是(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上述三项都是
14、下列各种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 桑蚕吐丝作茧
B . 猴子剥食香蕉
C . 马戏团的狗熊骑车
D . 牛拉车
15、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运动系统主要是由 、 和 组成的.
2、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 和 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3、鲫鱼、乌贼(俗称墨鱼)等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以 为主;动物利用不同的运动方式去适应不同的 ,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三、连线题(共1小题)
1、将下列动物与其主要的运动方式用直线连接。
金丝猴 A、跳跃
袋鼠 B、攀援
蚯蚓 C、行走和奔跑
猎豹 D、飞行
蝴蝶 E、蠕动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科学家在某处发现了一些动物的化石,如右图所示,其中有两种动物的头部化石保存比较完整。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两种动物的食性各不相同,有食肉的,还有食草的,请回答下面问题:
(1)形成化石A的动物的食性应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形成化石B的动物的食性应是 ,判断的依据是 。
(3)经分析这两种动物应该属于哺乳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大多体表被 、哺乳 ,牙齿有 、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体温 。
2、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扣求食的金鱼喂它 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 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 行为.
(2)美国红雀喂鱼得行为是由其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头和牛奶的行为是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 。
(3)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分析资料一,并说出其中动物通过运动完成自己行为的两个实例.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