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2016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食物腐烂
B . 汽油挥发 工业上制取氧气
C . 酒精燃烧 铁生锈
D . 水的电解 干冰升华
2、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酸类.丁酸乙酯( 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 . 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C . 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D . 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6:2
3、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
A . 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B . 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 . 为了节约用水,洗菜、淘米后的水用来浇花
D .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分类回收废弃物
4、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安全常识 | B.化学与生活 |
假酒中毒﹣﹣由甲醇引起 煤矿爆炸﹣﹣由瓦斯引起 假盐中毒﹣﹣由NaNO2引起 | 除去餐具油污﹣﹣用洗洁精乳化 人体缺乏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
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 | D.化学中常见的“三” |
用10 mL量筒量取7.25 mL水 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铁粉 | 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 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
A . A
B . B
C . C
D . D
5、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 . 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B . 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则碱溶液一定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气体
C .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D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6、下列溶液无色,在pH=1时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Na2SO4 NH4Cl ZnCl2
B . NaOH NaCl NaNO3
C . CuSO4 NaCl KNO3
D . K2SO4 AgNO3 NaCl
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需区分的物质 | 矿泉水和蒸馏水 | 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 | 氯化钠和硝酸铵 | 纯棉制品和涤纶制品 |
方案一 | 加肥皂水搅拌 | 带火星的木条 |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 | 观察颜色 |
方案二 | 观察颜色 | 澄清石灰水 |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灼烧闻气味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
(1)烫发用的定型剂主要成分是溴酸钠(NaBrO3),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引起皮炎.溴酸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
(2)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3)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KNO3的质量;③KNO3的质量分数;④30℃时KNO3的溶解度;⑤溶液的质量.用序号填空: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 .
2、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奥运火炬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 能;火炬铝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是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嫦娥一号”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则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液氢作燃料除了单位质量燃烧的热能最大以外,还有一个与环保有关的优点是 .
(3)汶川地震灾后搭建的板房材料铝塑板,是在高压聚乙烯的基材中加入氢氧化铝等物质而制成,这种板材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是 (写名称);震后救灾需要大量的消毒剂,我国研制出比漂白粉更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ClO2”,制取ClO2反应为:X+2NaClO2═2ClO2+2NaCl,则X的化学式为 .
3、从Ca、Na、C、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单质是 ;
②一种氮肥是 ;
③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 ;
④蒸馒头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 .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单质是 ;
②一种氮肥是 ;
③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 ;
④蒸馒头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 .
4、初中化学实验中,铁钉多次亮相.如图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1)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
(2)②中,铁钉主要与空气中的氧气、 发生反应.
(3)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如果用a、b、c分别代表光亮铁钉、锈蚀铁钉、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5、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总结了Na2CO3的部分化学性质.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溶液变为 色.
(2)在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②制取烧碱,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为了验证反应③,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为 .
(4)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填序号). (4)
A . CaCl2
B . BaSO4
C . NaCl.
6、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的化学反应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 ;
(2)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水溶液叫氢硫酸.硫化氢有剧毒.
①收集硫化氢气体时应选用 装置;
②实验室用硫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同时生成氯化亚铁,写出制取硫化氢的化学方程式 ;
③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制取硫化氢后应采取的措施是 .
2、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
(1)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强使用如图所示 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 速度,观察到试 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由此可知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开始小强假设该产物为CaO,但通过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 的含钙产物为Ca(OH)2 . 请解释小强否定原假设建立新假设的理由: .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小强的新假设,并填入如表空格中:
实验步骤 | 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 |
|
| CaO2与H2O反应有Ca(OH)2生成 |
| CaO2与H2O反应无Ca(OH)2生成 |
(3)小强在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由此他还得出了什么结论 .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计算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物 质 | 样 品 | 加入稀盐酸质量 | 反应后溶液质量 |
质量(g) | 9 | 73.2 | 80 |
(1)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