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2 生物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B . 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C . 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 . 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2、如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出发菌株 挑取200个单细胞菌株 选出50株 选出5株 多轮重复筛选

A . 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 B . 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C . 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 D . 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
3、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下列关于基因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 B . 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增殖的污染 C . 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 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
4、下列属于诱变育种实例的是(  )
A . 八倍体小黑麦 B . 高产青霉菌 C . 无籽葡萄 D . 抗虫棉
5、“筛选”是很多生物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单倍体育种中,筛选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株 B . 诱变育种中,筛选高产人的胰岛素原的大肠杆菌 C . 胚胎移植中,筛选用于移植的早期胚胎 D . 基因工程中,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6、在育种过程中秋水仙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试剂,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相似 B . 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在分裂后期起作用 C .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后得到的植株都是纯合体 D .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即可得到多倍体
7、下列关于生物育种操作,最合适的途经是(   )
A . 单倍体育种中,先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待其长成成熟植株后进行花药离体培养 B . 多倍体育种中,先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待其长成成熟植株后与原品种杂交 C . 杂交育种中,先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交配,产生的子代个体间再进行随机交配 D . 诱变育种中,对种子用诱变剂处理后,对未出现所需性状的个体继续使用同种诱变剂
8、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杂交水稻与白菜﹣甘蓝的育种原理相同 B . 基因工程育种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C . 由于三倍体西瓜没有种子,因此无籽性状不能遗传 D . 单倍体育种过程一般需要杂交、花药离体培养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三个过程
9、已知现存土豆均为杂种(只要有一对基因杂合,即为杂种),可用块茎繁殖.欲通过一代杂交选育出黄肉(A基因控制)抗病(另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品种,应选用的杂交亲本是(  )
A . AaBb×aabb B . AABb×aaBb C . AaBB×Aabb D . aaBb×Aabb
10、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二倍体水稻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较弱小,种子也较小 B . 二倍体水稻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 . 四倍体水稻经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二倍体水稻,含两个染色体组 D . 四倍体水稻与二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11、生产上培育无籽番茄、青霉素高产菌株、杂交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抗虫棉的培育依据的原理依次是(  )

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②染色体变异   ③基因重组   ④基因突变  ⑤基因工程.

A . ②④③③ B . ①④③③ C . ①④③⑤ D . ①②④②
12、关于育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诱变育种可产生新基因,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 B . 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 C . 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 D . 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长,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

二、综合题(共6小题)

1、现有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不抗病(ddtt)的两个小麦品种,这两对性状是完全显性.如果用这两个品种的小麦培育出矮秆抗病的新品种,其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第一是常规的杂交育种,其方法是:

①第一步:将两个亲本杂交获得F1

②第二步:      

③第三步:       , 不断自交、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第二是能够缩短育种年限的方法,常用的方法       , 简要说明培育过程如下:

①杂交得子一代基因型为       , 将子一代的花粉离体培养,得小麦单倍体基因型为                        

②将四种单倍体植株用      处理,使其      加倍成基因型为                        的四种二倍体植物;

③长成植株后,选矮秆抗病植株,基因型为       , 即为所需培养的新品种.

2、油菜是一种常见的经济作物,科学家应用多种育种技术,培育出抗除草剂、抗虫等油菜新品种.
(1)抗除草剂油菜的培育可应用诱变育种方法或转基因技术.前者是利用物理、化学因素提高       . 后者应用的原理是      
(2)科研人员以纯合的抗线虫病(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萝卜和不抗线虫病油菜为亲本杂交,通过如图所示途径获得抗线虫病油菜.

①F1植株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 因而高度不育.用      处理,形成异源多倍体.

②BC1在产生配子时,R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随机分配到细胞任意一极,其它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分配正常.选择染色体数为39的抗线虫病BC2植株自交,正常情况下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若染色体数为38的后代植株也具有抗线虫病的特性,则可能原因是      

3、

玉米自交系(遗传稳定的育种材料)B具有高产、抗病等优良性状,但难以直接培育成转基因植株,为使其获得抗除草剂性状,需依次进行步骤 I、II试验.

Ⅰ.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自交系A,技术路线如图.

(1)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表达载体需用2种限制酶,选择的原则是    (单选).

①Ti质粒内,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

②G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中,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

③酶切后,G基因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不相同

④酶切后,Ti质粒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相同

(1)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如表是4种玉米自交系幼胚组织培养不同阶段的结果.据表可知,细胞脱分化时使用的激素是      ,自交系      的幼胚最适合培养成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

激素

结果

自交系

2,4﹣D(2.0mg/L)

6﹣BA(0.5mg/L)

IBA(2.0mg/L)

愈伤组织形成率(%)

芽的分化率(%)

根的诱导率(%)

99

13

90

85

80

87

88

83

12

16

85

83

(3)农杆菌转化愈伤组织时,T﹣DNA携带插入其内的片段转移到受体细胞.筛选转化的愈伤组织,需使用含      的选择培养基.

(4)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导致未转化愈伤组织也可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只能在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用K分别处理以下愈伤组织,出现蓝色的是          (多选).

(4)
A . 无农杆菌附着的未转化愈伤组织 B . 无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 C . 农杆菌附着的未转化愈伤组织 D . 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
(5)组织培养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核DNA中仅插入一个G基因)进行自交,在子代含G基因的植株中,纯合子占      .继续筛选,最终选育出抗除草剂纯合自交系A.

II.通过回交使自交系B获得抗除草剂性状

(6)

抗除草剂自交系A(GG)与自交系B杂交产生F1 , 然后进行多轮回交(如图).自交系B作为亲本多次回交的目的是使后代      

(7)

假设子代生活力一致,请计算上图育种过程F1、H1、H2、H3各代中含G基因植株的比例,并在图1中画出对应的折线图.若回交后每代不进行鉴定筛选,直接回交,请在图2中画出相应的折线图.

(8)如表是鉴定含G基因植株的4种方法.请预测同一后代群体中,4种方法检出的含G基因植株的比例,从小到大依次是      

方法

检测对象

   检测目标 

检出的含G基因植株的比例

PCR扩增

基因组DNA

G基因 

x1

分子杂交

总mRNA

G基因转录产物

x2

抗原﹣抗体杂交

总蛋白质

G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x3

喷洒除草剂 

幼苗

抗除草剂幼苗 

x4

对Hn继续筛选,最终选育出高产、抗病、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玉米自交系.

4、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      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1,使早熟基因逐渐      ,培育成新品种1.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      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      育种.
(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      ,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      ,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③,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      ,成本较高.
(4)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      ,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5、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与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非糯性和糯性由基因R和r控制,非糯性为显性,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非糯性矮茎和糯性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糯性矮茎品种.请回答:
(1)若采用诱变育种,可用γ射线处理大量种子,目的是提高突变率,使其DNA分子中碱基对发生      ,引起其      改变.
(2)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代中选择糯性矮茎个体,再经连续自交等纯合化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糯性矮茎品种.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杂交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若要在细胞水平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如何操作?      现象为      
(3)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需用秋水仙素对      进行处理,作用是      
6、某自花且闭花授粉作物,抗病性与甜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A和a控制,抗病为显性.其甜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R、r,T、t)控制,其决定关系如图,现有感病高甜度和抗病低甜度两个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高甜度品种.请回答.

(1)该图遗传机理可以说明基因通过      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通过上述两亲本杂交所得到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1中抗病高甜度的比例为      
(3)若想采用单倍体育种,此过程涉及的原理有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注意: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2 生物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